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国关于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立法与美国、欧盟等国家相比较对消费者的保护程度有很大差别。分析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保护,以期对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立法提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几个实际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两大问题 :一是如何解决消法施行以来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是如何应对科技发展 ,特别是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等新的交易方式兴起带来的消费手段、方式变化所产生的新问题。这都需要从法律上予以研究和给出对策。从总体上说 ,对消费者权益加大法律保护力度 ,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 ,在立法上要体现出前瞻性 ,以能及时应对新情况、新问题 ,使消费者能够及时明了在参与具体消费关系时的具体权利义务内容 ,知道该主张什么权利 ,该如何主张权利。另一方面在立法政策倾向和救济手段上 ,需要进一步向…  相似文献   

3.
王宝社  李超  张生 《商场现代化》2007,(19):302-303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消费者保护法》相继在1994年实施,本文通过对两部消费者保护法内容进行比较,指出台湾地区的消费者保护立法有几点值得我们借鉴。但是台湾地区的立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对此方面加以研究,可以避免我国在消费者保护立法完善中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美国成文法为基础来概览美国流通法规.美国没有制定专门的流通法规,其以商品流通为内容的法规表现在诸多方面,本文介绍两个方面,首先体现在维护自由竞争为原则的反垄断法规和促进和保护中小企业法规中;其次表现在保护消费者和消费信用的立法中,早期保护消费者的立法主要侧重在产品质量和消费品的安全、质量、标识、广告等方面,后期更多地表现为维护消费信用的相关法规.本文就涉及商品流通的立法作相关梳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理论和实践中,消费者利益的概念基本上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消费者福利,反垄断法对消费者的保护被认为是保护竞争产生的间接结果,因此只是一种间接保护。对消费者利益的直接保护认识,为探讨消费者获得损害赔偿救济奠定了基础。对消费者利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的转变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可知反垄断法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同时这些不同的价值主张存在着冲突和对立。将我国的反垄断法价值体系与国外相比较,运用价值分析方法,从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的角度阐述《反垄断法》对消费者利益保护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保护问题不仅涉及消费者个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权益,还涉及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的安定和谐,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无论在立法中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充分体现了“特别保护消费者”的基本精神。但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不足,应采取充分发挥消费者组织作用等方式,来不断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唤醒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立法进程、促进法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消费者权益保护在权利范围、行政保护体制、维权途径、赔偿主体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现状与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驰名商标的侵权与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驰名商标是极为重要的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巨大财富。由于其具有重大经济价值,使得它更易遭受侵害,必须对其进行保护。我国坚持与时俱进,参照国际惯例,进一步完善国内立法,寻求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驰名商标,保障驰名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安全权是消费者的首要权利。但是当前我国消费者安全权的保护还处在较低水平。因此,当前必须加强消费者安全权的立法、执法、司法工作,培养消费者责任意识,以构建完善的消费者安全权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国家通过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和社会监督,多层次全方位地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但是,我们发现在此领域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那就是如何通过增强消费者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使保护消费者利益具有内在的动力。特别是对人们既是社会消费者同时又具有的另一重身份,即社会生产者的身份缺乏真正的理解和认识,只单一地研究和解决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不全面的。而真正地提高人们自身对消费者和生产者双重身份的认识,是最终从根本上保护整个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由于消费者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特殊地位,经济法将消费者作为一类特殊主体来保护,凸现了经济法对主体权利保护的社会性和公益性。在现代市场经济形态下消费者的弱势地位不可逆转并将持续存在,对消费者弱势地位进行深入探析是现代消费者立法的必然要求,因为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是消费者权利生成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2.
在各电商平台中普遍存在B2C仲裁条款,域外立法对其效力持不同观点,以欧盟、英国和美国最典型。产生两种截然相反态度的根本原因是欧盟和美国在消费者保护立法上的不同法律传统和法律体系上的关键差异。在中国,消费合同中存在B2C仲裁条款的泛行业化趋势,法律规制欠缺,司法实践对该类条款效力认定不一。分析域外这两种相反立场的根源,再结合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和诉讼性质可看出,中国应采取特别规制的路径:认定“B2C强制性仲裁条款”无效;符合生效要件的“争议后B2C仲裁条款”有效;消费者自行勾选了仲裁的条款需结合其是否具有真实选择权进行效力判断,且在立法上引入限制,才能够实现消费纠纷仲裁的立法本意。  相似文献   

13.
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抽象交易范式、具体交易范式、消费行为范式、服务合同范式等。抽象交易范式中,消费者属基于配平交易关系需要顾及到的主体之一,其保护不具独立意义,客观上得到制度性关照在于保护获得平等的交易机会。具体交易范式以德国立法例为代表,其通过与经营者营业或职业行为对照,确立消费者全方位弱的弱者地位,权益保护的目的旨在实现具体交易公平。消费行为范式以生活消费界定消费者概念,消费行为属自然人民事主体资格的组成部分,具有超越于商事行为的法律价值,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私法层面的解释。服务合同范式立足于生活消费在服务业主导产业结构下的时代特征,实现消费者概念向民法典民事主体制度的回归,并促进经营者商行为伦理性的现代重塑。  相似文献   

14.
唐文娟 《商场现代化》2007,(33):302-303
消费者权利的保护问题已演变为一种私法体系的社会化进程。消费者权利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核心问题,但随经济的发展,我国消费者立法体系的缺陷日益暴露。本文拟从比较研究的角度,通过对我国法律保护消费者权利的现状分析,以及国外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研究,提出我国应该在合同法律制度方面对消费者权利保护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杨沐  ;焦羽佳 《商业科技》2014,(20):197-200
金融服务是满足金融需求的过程。金融消费者是接受金融服务的人。金融的专业性和金融服务的复杂性决定,金融消费者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应当获得特别的保护。我国金融消费者没有独立的立法,也没有独立的保护机构,与金融发达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相比,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整体显示弱化和不足。2014年刚刚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然增加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但还未突出其特殊性,对于复杂性的金融商品引发的消费者权益损害难以获得法律支持。为此,应当为金融消费者保护单独立法,设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明确具体职责;可以在金融监管法中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如信息披露制度,金融服务者的说明义务,金融劝诱的限制,违反各项规定的惩罚措施和赔偿责任等。  相似文献   

16.
王颢 《价格月刊》2007,(1):71-72
国务院修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充分体现了保护消费者、经营者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在立法工作中体现和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本文在论述修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的重大意义和分析我国价格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黄亮 《江苏商论》2010,(6):31-33
召回制度的社会价值在于汽车制造业的健康发展与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在于良好市场生态环境的营造与国际经济竞争力的提高。通过立法以保护汽车消费者的权益,加强召回制度的惩罚和实施力度,完善汽车产品召回信息系统,建立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的互通平台,规范汽车质量鉴定标准,确保第三方鉴定机构的独立与公正是中美汽车召回制度比较带给我国汽车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公民信息泄露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各界人士强烈要求加强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虽然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被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但通过对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与修订分析可知,这些规定尚不足以对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形成有效保护,我国在行政保护主体与管理者举证责任等方面的制度仍有较大完善空间。为此,本文笔者以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为重点,通过对部分国家或地区的立法调查,提出针对我国实际发展情况的消费者信息保护制度构想,并反思当下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为业内人士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14年3月15日正式实施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立法上确立了消费者冷静期制度,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巨大进步,充分体现了消法的价值和目标。从我国的国情并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该制度的一些经验出发,提出如何进一步完善消费者冷静期制度的合理建议,进而使民众法律意识增强,社会公正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消费者冷静期制度会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以实现实质公正。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消费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由于我国法律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才起步不久,现实中还存在着许多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为构建和谐社会掺入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为此,我们必须逐步从各方面,特别是立法和法律的实践方面,完善对消费者的保护体系,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加大经营者的义务和责任,全面完善和建设好和谐社会中的和谐消费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