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到本世纪末要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在近期内争取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并由国家集中必要的资金,进行重点建设。本文想就争取山西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和筹集建设资金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开始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仅就这个问题,谈两点肤浅的学习体会。 (一) 国家财政经济情况根本好转的基础,是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有可能通过经常地自觉地调节社会  相似文献   

3.
十年来,我们的国家财政,经过统一财政经济工作,平衡了财政收支,稳定了金融物价;配合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给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了钜额资金,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些巨大成绩的取得,是由于我们党的正确领导,是由于认识了社会主义财政活动的客观规律性,并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了这些规律。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1-2019年中国31省份面板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模型系统考察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汲取能力的影响效果、异质性特征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地方财政汲取能力,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以及更换变量后仍然成立;数字经济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汲取数量和汲取努力,但在部分维度上抑制了汲取质量;数字经济对财政汲取能力的促进作用存在马太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区差异;财政纵向失衡在二者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且该作用存在双重门槛,随着纵向失衡程度的加深,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汲取能力的促进作用逐步减弱。研究结论为把握数字经济转型机遇,缓解财政压力,实现地方财政汲取能力提升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前后稳定物价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49年4月到1950年3月,历时一年的稳定物价的斗争,是新中国成立前后经济战线上的一次重大战役。这一战役的胜利,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延续十多年、中外历史上罕见的恶性通货膨胀和物价暴涨的混乱局面,建立起物价稳定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新秩序,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创立了良好的开端。在这场斗争中,我们取得的经验是十分丰富的。回顾这些经验,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有关货币和物价运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三国统一的原因众多。本文结合冀朝鼎先生“基本经济区”理论 ,主要从统一方略的角度对曹魏西晋政权最终完成全国统一进行财政经济分析。通过分析认为 :曹魏“发展经济 ,以守代攻” ,西晋“积谷养民 ,专心东向” ,是其灭亡蜀、吴 ,最终实现三国统一的财政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7.
刘鹏 《经济研究参考》2012,(39):33-35,71
建设发展型财政,增强财政自身实力是基础。在努力培植壮大财源、做大河北财政自身蛋糕基础上,必须高度重视做好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工作,这是建设河北省发展型财政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的实现途径。一、做好争取中央资金工作对河北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1985年我国财政消除了赤字,实现了收支平衡,财政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它标志着我国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说明我国国民经济正在转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这是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但也必须看到1985年财政工作成绩的取得,除了由于中央正确决策和各级政府的努力之外,还包含着一些有利的因素,其中有些因素,对于1986年的财政工作说来,则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例如,1985年粮减产,国家财政少支出粮棉价格补贴若干亿元,而粮棉减产势必影响1986年工业的生产和人民的消费,从而也会影响到财政收入。历史  相似文献   

9.
论“财政经济增长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指出 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都一再表明,财政与经济之间辩证的统一,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需要遵循的一条客观经济规律。它告诉我们两个基本原理: 第一,经济是财政的基础。财政之源在于经济发展,唯有经济发展才有可能为政府财政开辟和扩大生财、聚财之源。因而,就总体而言,是经济决定财政。正如毛泽东同志精辟地指出:“未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中国经济增长政府主导这一重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和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主导,而财政体制和财政制度为政府主导提供了激励。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政府主导的经济风险日趋突出。消解风险,中国政府需要尽快从经济增长主导地位退出,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深化财政改革,构筑政府自主退出的激励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一、把财政工作的重点,切实转到提高经济效益这个核心问题上来10年改革我国各项经济建设得到了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目前财政经济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也是不容忽视的。从辽宁财政工作遇到的困难看,至少有,企业上交利润总水平下降,亏损企业亏损额大量增加,财政赤字逐年增加,财政收入占国家收入的比重下降,企业超能力贷款带来财政的潜在危险、价格补贴己成为财政的沉重负担,财政支出增长过  相似文献   

12.
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古今中外无不如此。本报告以古今中外财政史上大量生动的事实、惊心动魄的声音,深刻地揭示了财政改革发展的规律与启示:强大的财政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权稳定的基础,合理运用财政政策是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财政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毛泽东1942年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作工作总结时曾指出:“财政政策的好坏固然足以影响经济,但是决定财政的却是经济。未有经济无基础而可以解决财政困难的,未有经济不发展而可以使财政充裕的。”1943年在为党中央所写的对党内的指示中说:“在财政经济问题上,应以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帮助农民增加生产,然后以百分之十的精力从农民取得税收。对前者用了苦功,对后者便轻而易举。”毛泽东这些指示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  相似文献   

14.
徐宁 《经济论坛》2007,(7):93-96
1956年Tiebout提出财政分权和地区间竞争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和推动经济增长后,经济学家们对此进行了广泛的关注。Oates(1972)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财政分权对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的积极作用,而Peacock和Wiseman(1961)则认为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在时间的演化上并没有简单的单调关系。但现在一些学者认为财政分权和制度创新一起成为经济增长的两大重要的决定因素(Lin和Liu,2000)。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内生原因研究。  相似文献   

15.
财政体制改革十年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一起走过了10年辉煌而艰难的历程,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当前,改革正在面临着渡过难关的严峻挑战。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要求我们认真回顾和深刻反思财政体制改革1O年来的经历,总结经验,探求规律,在新的历史基点上准确地把握财政体制改革的历史性课题,选择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与发展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沿着党的13大所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改革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6.
<正> 一《陈云文选》(1926—1949年)发表的《怎样做好财政工作》,是陈云同志1945年2月在陕甘宁边区财政厅工作检讨会上的讲话。这篇讲话以马克思主义的远见卓识,言简意赅和深入浅出地提出和论述了财政工作的方针、任务和工作态度。陈云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曾领导边区财政经济工作。中共中央西北局1943年成立西北财经办事处,统管陕甘宁边区和晋绥边区的财经工作,贺龙同志任主任,陈云同志任副主任。边区财政厅在《抗战八年财政工作检讨》中曾对他们的工作指导给予高度评价,并说“边区人民永远不能忘掉他们的功绩”。《怎样做好财政工作》的讲话就是陈云同志对边区财政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抗日战争时期的财政经济发展大体分三个阶段:1937—1939年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化财政体制的优化和改革,我国财政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突破,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和财政经济良性循环是经济健康且稳定发展的基础,不断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和财政经济良性循环,以促进国家财政的总收入.本文就现阶段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以及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探讨,并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和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综合发展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8.
唐代,封建社会经济繁荣,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以往的研究往往注重于均田制的实行,对于统治阶级所施行的其他政策注意较少.实际上,在唐代,封建国家的监察机构——御史台对财政经济工作实行了多方面的监督,对封建经济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对此.有加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正> 治理经济环境能否取得预期的成果,一个重要条件是逐步减少和消灭财政赤字。财政赤字之所以发生,其原因是复杂的。有经济上的原因,也有体制上的问题,还有指导思想和决策欠妥等因素。为争取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和增加透明度,亟需加强财政收支的管理与监督,加快财政体制的改革。为此,首先应对财政预决算的编制方法进行改革。现行的财政预决算编制方法,主要存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按财政收支性质编制,混淆了无偿收支与有偿收支的界线;二是没有把整个国家财政收支状况充分全面地反映  相似文献   

20.
陈计旺 《生产力研究》2001,(2):87-88,91
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财政政策是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财政策的演变、特点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根据国外在缩小中采取财政地区政策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现行的财政地区政策提出了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