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一、实际利率的现行核算方法【例】龙津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流动资金,于2010年10月1日发行的3年期债券,债券票面利率为6%。当年12月11日,甲公司购买票面价值为100000元的债券,购入价格为102017元(其中包括未到期的两个月利息1000元),款付毕。每年3月31日和9月30日付息,对该债券甲企业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入账,以期获取长期利息。  相似文献   

2.
企业在进行债券投资时,由于具体投资时间及债券发行者规定的付息方式等的不同,在会计核算上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对投资者而言,同为债券投资利息,但进行账务处理时,利息可能计入投资成本,也可能形成短期债权计入“应收利息”。   因此,如何区分债券投资中的“应计利息”与“应收利息”,对债券投资的正确核算意义重大。   区分“应计利息”与“应收利息”的基本原则为:按期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其利息计入“应计利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其利息计入“应收利息”。另外,对于发行日至购买日的利息也应视付息…  相似文献   

3.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企业的筹资手段之一。在转换日,理性债券持有人将视具体情况处理可转换公司债券:①转换价格高于股票市场价值时,要求发行公司赎回债券并支付利息补偿金;②转换价格低于股票市场价值时,将债券转换为股份;③不进行转换,持有债券至到期日收回本息。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发行附有赎回选择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其在赎回日可能支付的利息补偿金,即债券约定赎回期届满日应当支付的利息减去应付债券票面利息的差额,应当在债券发行日至约定赎回期届满日期间计提应付利息。在第屹种情况下,发行公司按规定的条件支付债券本息和利息补偿…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采用实际利率法核算债券推迟发行有一定的难度,笔者拟对此作一分析。一、推迟发行债券的核算要点推迟发行债券会计处理的关键点在于确定以下两个方面:①发行价格。债券推迟发行时,其发行日价格应该比原定发行价格高。因为付息日企业应付利息金额没有变化,但企业占用资金时间缩短,债权人会少得到推迟期的实际利息。推迟  相似文献   

5.
林志新  盛利 《财会通讯》2004,(11):35-35
一、提前从证券市场上用货币资金收兑债券的会计处理。由于债券提前收兑的日期往往不是规定的付息日,因而收兑现时应将上一付息日至提前收兑的利息一并还清,同时还要注销相关的未摊销溢价或折价以及未摊销的债券发行费用。将实际收兑价格加上未摊销的债券发行费用与债券账面价值加上一付息日至提前收兑日产生的应付利息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收兑损益。  相似文献   

6.
一、提前从证券市场上用货币资金收兑债券的会计处理。由于债券提前收兑的日期往往不是规定的付息日,因而收兑现时应将上一付息日至提前收兑的利息一并还清,同时还要注销相关的未摊销溢价或折价以及未摊销的债券发行费用。将实际收兑价格加上未摊销的债券发行费用与债券账面价值加上一付息日至提前收兑日产生的应付利息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收兑损益。  相似文献   

7.
一、实际利率的本质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融资租赁中承租人或出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确认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或"未实现融资收益"要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除此之处,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确认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确认的"未实现融资收益"、企业发行债券时确认的"应付债券——利息调整"、企业进行债券投资时确认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8.
一、实际利率的本质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融资租赁中承租人或出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确认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或“未实现融资收益”要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除此之处,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确认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确认的“未实现融资收益”、企业发行债券时确认的“应付债券——利息调整”、企业进行债券投资时确认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企业进行长期借款时确认的“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等项目也均要按实际利率法摊销。  相似文献   

9.
吴翔 《广东审计》2000,(6):42-43
企业决定以购买债券的方式对外投资时,必须先根据该债券发行的方式与所确定的利率,和当时资金市场或银行存款的利率进行比较之后,再做出是否对其投资的决定。一、债券投资形式债券发行的形式,现制度规定,有平价。溢价和折价三种形式。其区别仅在于购入债券时所支付的现金实际数与债券券面价值的差异额。即平价债券按债券面额支付现金数。溢价债券按规定的高于债券面额、折价债券按规定的低于债券面额支付现金数。债券到期还本付息时,无论是哪种形式购入的债券,均按债券的面额兑取本金,按该债券发行的所规定的利率收取利息。现行制度…  相似文献   

10.
潘朝毅 《财会月刊》2010,(10):49-50
当划归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券的购买日不同于发行日,特别是每年分期付息日不同于资产负债表日时,会计期间的投资收益如何确定,现有的会计准则未作出明确规定。本文对任意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核算提出了一个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溢折价摊销处理从投资者的角度上看,存在按债券面值购入、溢价购入和折价购入三种情况。由于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差异导致债券投资者溢价或折价购入,购买价与面值的差异就是一种利息费用。当溢价购买时债券购买价高于面值,投资者将比面值多支付债券溢价部分,因此确认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时应考虑这部分在购买时比面值多付出的溢价金额,此时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债券的票面利息-溢价摊销;反之,折价购入时债券购买价低于面值,投资者将比面值少支付债券折价部分,因此确认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时则应考虑这部分在购买时比面值少支付的折价金额,此时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债券票面利息+折价摊销。从上述债券溢折价购买的情况可以发现,债券投资收益的确认都是在票面利息的基础上加或减债券折价与溢价,是对票面利息的调整。因而在债券的会计核算中设置利息调整账户进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明细核算,同时设置面值反映债券的初始购入成本。  相似文献   

12.
广集博采     
别忘兑付:今年到期的几种国债 (摘自《北京晨报》 )   一、 1998年向社会发行的三年期凭证式国债从 2月 20日开始陆续到期还本付息,其中在 1998年 2月 20日到 7月 2日期间购买的,到期利率为 7.11%; 1998年 7月 3日至 11月 30日期间购买的,到期利率为 5.85%。二、 1996年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五年期凭证式国债从 5月 15日开始陆续到期还本利息,到期利率为 13.06%。三、 1996年向养老保险及失业保险基金发行的特种定向债,期限五年,利息按年支付,年利率 8.8%,于 9月 3日到期兑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年利息。四、 1999年通过银行间证券…  相似文献   

13.
债券溢折价摊销的实际利率法是以债券发行后每期期初帐面价值乘以债券发行时的金融市场利率来计算每期利息费用,以此与按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相比较,进而确定每期实际摊销额的一种方法。本简要地谈谈实际利率法及其核算。  相似文献   

14.
当划归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券的购买日不同于发行日,特别是每年分期付息日不同于资产负债表日时,会计期间的投资收益如何确定,现有的会计准则未作出明确规定。本文对任意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核算提出了一个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简称指南)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各行业的会计制度一般都规定,企业溢价或折价购入债券时,若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有债券利息的,将这部分利息借记“长期投资———应计利息”帐户,按实际支付的价款扣除应计利息后的差额借记“长期投资———债券投资”帐户,贷记“银行存款”等帐户。这样,...  相似文献   

17.
企业购进债券进行长期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尚未到期的债权利息,按规定应构成长期债权初始投资成本,并在长期债权投资中单独核算,即通过“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账户核算。如果企业购进的是到期还本、分期付息的债券,按目前的规定,未到付息期的利息先在“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账户单独核算,待该项利息实质上形成一项债权时,再转入“应收利息”。笔者认为该处理有欠妥之处。众所周知,债券购进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利息一般包括已到付息期的利息和未到付息期的利息两部分。对于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视不同情况处…  相似文献   

18.
一、短期债券投资的会计核算在购入债券(包括国库券和企业或公司债券,下同)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时,会计制度规定应当单独核算(计入“应收利息”)。应强调的是,这里的已到付息期的“期”,指的是已到付息的“日期”,因此准确地说应是“已到付息日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简称“指南”)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相似文献   

20.
企业购买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入账后,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其利息调整金额。但对于债券法定计息期与会计计息期不一致时的实际利率法核算,目前尚存争议。有观点认为,上述情况的实际利率不按债券法定计息期计算,而按会计计息期(含法定计息期和年末)的总计息期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