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基于课题制的虚拟学习型团队组建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学习型团队在组织边界、组织成员、构成方式等方面都具有与传统团队不同的特点。共同认可的目标、成员较高的个人素质和能力、领导者的沟通和协调能力等是虚拟团队成功构建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2.
企业已进入无边界时代,无边界企业将是最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无边界企业是基于核心能力运作的,核心能力的多样性,决定了无边界企业类型的多样化。无边界企业具有降低成本、实现“杠杆增长”、协同效应、有效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克服核心能力刚性等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企业边界变动与产业组织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边界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所能支持的活动范围,在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为了应对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的外部环境,企业纷纷调整其内部、外部组织边界,形成了企业网络化的趋势,同时也使产业组织发生了演化,产业组织的演化是企业之间的自组织现象,其结果是提高了产业的竞争秩序和效率,促进了企业网络递增效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截止“十一五”期末,我国多年来形成的收入分配不公,突出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GDP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分配不公,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在GDP分配中的“两个比重下降”;二是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十二五”期间,要针对产生和形成“两个比重下降”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四个原因,从七个方面的理论创新和分配制度安排上找准切入点,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基本扭转“两个比重下降”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治理分配不公是政府的责任,需要国家成立专门机构治理分配不公。  相似文献   

5.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构建与技术体系变革和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相适应的创新系统,是一国或地区保持国际竞争优势和实现赶超的关键因素。技术体系变革和技术经济范式转换涉及创新主体的跨学科、跨组织、跨产业和跨区域知识、技术重组和互补性创新。创新主体及其互动方式的多元化催生新型创新组织的涌现和发展,是创新系统演进的重要推动力量。与包括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工业实验室和企业研发机构在内的传统专业化创新组织相比,新型创新组织的功能边界跨越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市场推广创新环节,属于政府主导的混合组织,兼具网络化和一体化特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协同效应和风险社会分摊机制,新型创新组织以应用为导向,推动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市场推广和规模生产创新循环的形成和发展,加速了技术体系变革和技术经济范式转换,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国家或区域创新系统演进的新前沿。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研判企业环境发展态势和综合组织新范式有关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新环境下的新企组织范式应是"营销导向型互联企业".认为这种组织范式是组织要素之间一种均衡一致的关系集合,具有客户化、边界漂移模糊和柔性机制三大特征.它比以往的组织范式具有更高的一致性,更适应复杂多变的不确定营销环境.  相似文献   

7.
广义的公司治理是一个由主体、边界和范围、机制和功能、结构和形式等诸多因素构成的体系,包括内部治理和卟邵治理两个方面内部治理因其内在缺陷而面临“失灵”的危险,需引入外部治理。从中西方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中可以得出,控制权市场通过重新构造股东、董事会成员、经理层关系;对经理层形成潜在的压力使其及时改正经营中的失误;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公司效率等方面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联企业的法律地位是指关联企业在法律上有无独立的主体资格。企业在成为关联企业后,各成员企业具有法人资格,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而关联企业是企业之间的特定的经济目的而形成的联合,不具备法人资格,关联企业和其成员企业之间遵循独立责任和有限责任原则,但当法律上的平衡、独立掩盖着经济事实上的不平等和依附时,则应破除责任和有限责任的适用,而令控制企业对从属企业的经营活动承担直接责任。  相似文献   

9.
企业的评估能力、整合能力、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这四项要素构成了企业动态核心能力。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构建就是要调整企业内外部资源,使之能够在市场动态的环境中保持和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跨企业边界的、分布的企业间的合作,即在具有各自动态核心能力的企业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组成动态联盟并对其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0.
论管理的和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指事物协调地生存与发展的状态。从微观的角度看,“和谐”的理念主要用于处理一个组织中的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管理的和谐”。其主要包括自我管理的和谐、人才管理的和谐、行为管理的和谐、沟通管理的和谐、冲突管理的和谐以及跨化管理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从企业的边界理论和价值链理论的两个研究视角,对当前学术界在“外包”内涵上有待澄清的两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能够进一步说明企业四种生产组织方式的区别,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外包”的内涵,而且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梁晓东 《现代经济》2002,(11):32-35
无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最早诞生在沿海的专业物业管理公司,还是目前在全国物业管理行业中最为活跃、相对较具实力的企业,国有或国有控股的经济形式构成了这些企业存在和运作的基础。尽管二十年来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派生或其他民营股份制等到各类物管企业不断充实这一逐渐庞大的产业队伍,但就其企业规模和跨地区、跨产业的市场扩张态势而言,国有企业无疑仍然独执牛耳。这一现象的存在绝非偶然,当我们需要回顾我国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历史时,不难发现,“后勤”这一本身运用于军事的术语,不仅在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代代表着“国家控制”下的全体国民生活,尤其是当它与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产业系统相结合时,可以夸张地说:“计划经济”更象是“后勤经济”。从过去的历史以及现在仍然存在的现实中,如果要从各类产业系统中去寻找它们最为相同的特征,肯定是后勤部门——尽管它们可能有“机关事务部”、“后勤部”、“后勤处”、“行政处”、“生活福利科”等各类称谓,它的内涵,可以是幼儿园、医务室、车队、职工食堂、职工宿舍和家属院、阅览室、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甚至还可能包括子弟学校、计划生育、婚姻“组织意见”、环境养护和小型基建维护等等。企业尾大不掉,于是产生了“后勤社会化”。福利分房转为货币分房、职工医疗制度改革和保险业的引进等均为后勤社会化的实施方式。当社会的接纳能力有限时,机关和企事业仍然不能轻装前进,冒然“卸装”又将引发新的社会问题。于是又产生了“后勤社会化”。传统国有企事业的后勤产业化最为典型的两个方面,即是外向型的“多经产业”和内向型的“物业管理”。国企后勤产业化所产生的物业管理,在企业内部以独立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自身“辅业”与母公司“主业”分离的法人关系。但社会资产所有权方面,仍然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一切都是自家人,帐记在谁的头上是一回事,如何算又是一回事。在经营管理权方面,母公司仍然是最大的甚至是唯一的雇主,虽然形式上形成了契约管理关系,但其本质也只是孩子向家长伸手要钱,由无条件的合理变为有条件的合法。国企物管企业的真正成熟,并非只是在家有多乖,而是走出家门有多远!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的文化重构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它规范成员所共有的行为方式、信仰和价值观,是企业的战略决策、组织结构、人事制度、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而目前民营企业文化呈现出“家族主义”的典型特征,妨碍着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为此,构建民营企业的学习型企业文化,进行民营企业文化重构,成为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网络组织的治理边界是网络组织运作管理的对象和范围,是对构成网络组织诸结点协同运作领域的界定。它清晰存在而富有弹性,制约因素包括结点的核心能力、治理者的管理能力、自身的物质技术条件与治理成本收益、市场容量、经济体制等,主要功能是释放与吸纳组织内外信息,实现“组织化市场”的集约经营,创造协作创新的内在条件,发挥对环境的屏障作用,跨越贸易壁垒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典型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企业并未形成系统的市场策略,作为其中重要构成部分的营销渠道策略也未引起企业的重视.改革开放前十几年中,由于我国市场结构并未发生大规模变化,市场终端组织的形态单一,批发组织基本沿用传统的国营采购供应站形式,企业在营销渠道组织上没有对成员的选择余地,也因此无法形成系统的市场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从总体上看,《企业会计制度》在所有者权益会计方面基本上保持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如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实收资本和盈余公积等的核算完全一致,其差异主要在于资本公积的核算,同时,《企业会计制度》对所有者权益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本文拟就这些差异进行分析。 一、所有者权益的概念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由此可见,两种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略有不同,但其核心内容是相同的,即“所有者权益一资产一负债”。它就是《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所说的“净资产”,也就是《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其区别在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将所有者权益定义为“所有权”,而《企业会计制度》将其定义为“经济利益”。应该说,前者似乎有逻辑循环之嫌,因为所有者权益就是所有者拥有的所有权,而后者则更能明确所有者权益...  相似文献   

17.
曹海 《全国商情》2007,(2):72-73
曾经,教育培训师是一个被鲜花和掌声簇拥的明星职业,老板视其为推动市场的“发动机”,职业经理人视其为管理市场的“手臂”,网络领导视其为调整团队心态、调动市场潜力的“核武器”,直销人视其为传经送宝的“圣人”,直销难民视其为摆脱困境、改变命运的“救命稻草”。诚然,教育培训师既是直销企业系统文化的缔造者,又是直销企业文化的传播者,也是直销企业市场的推广者,还是直销企业公司与市场、团队领导和团队成员关系的维护者,是直销企业不可或缺的、当前中国直销业紧俏的人才。但在当前,形形色色的培训师恐怕并不如以往那般风光灿烂,为了名利,为了竞争,或是为了生存,他们演绎出了一幕幕直销行业中的“怪现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它规范成员所共有的行为方式、信仰和价值观,是企业的战略决策、组织结构、人事制度、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而目前民营企业文化呈现出“家族主义”的典型特征,阻碍着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为此构建民营企业的学习型企业文化,进行民营企业文化重构,成了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企业社区的形成。是新时期下企业为了加强自我发展、摆脱“企业办礼会”的沉重负荷而进行改制的产物。它以企业员工居住地的管理单位作为组织机构,围绕居民的生活、安全、服务等片面开展各项工作。可以说.企业社区就是企业的“安居同”、“服务场”和“加油站”。因此。一个企业要步入发展的良性循环,需要建立包括企业和企业社区在内的整套适应其发展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近期关于企业边界的争论主要在交易费用经济学、资源决定论和选择权说之问展开。交易费用经济学强调将市场与组织平行考虑,在决定企业边界如何变动时应考虑组织成本和交易费用的相对比较优势。资源决定论认为企业资源与外部资源的相关程度决定了企业在资源获取行为上是采用组织控制,还是市场控制,或者是两者的混合体。选择权说认为企业对资源控制方式的选择和企业边界的决定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技术不确定性及由此带来的技术和商业风险紧密联系的。这三种主流学说在不同的目标层次上讨论资源获取模式的效率性及企业边界决定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