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潘志强 《经济论坛》2002,(10):17-18
一、当前国有企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有企业由于在产权归属、经营管理、运行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国有企业的难题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改革20年来,我们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艰苦探索,虽然先后实行了放权让利、利改税、股份制,以至后来的现代企业制度、年薪制等,但都没能扼制住国有企业效益的恶化,没有扼制住国有企业亏损的扩大,没有扼制住下岗工人的增多。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主要存在三大问题:1.负担沉重。由于大多数国有企业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一个在职职工“养”两个退休职工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使得企业…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企业界,有一种很生动的说法:人们往往把“个大体壮”的国有企业比喻为“老虎”,而把“轻小灵便”的乡镇企业称为“猴子”。在过去的十多年的改革中,无论“老虎”还是“猴子”,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今天,我愿意从一位乡镇企业管理者的角度,谈谈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在管理上的差异以及一些共性的问题。国有企业是我们国家的经济支柱,过去是支柱,以后还将是支柱,但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是一批有“保姆”的企业,它们的“保姆”就是政府,从原料供应到资金落实、从生产经营到产品销售,到企业员工的生老病死、…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债务经济”的成因据测算,国有企业资产总值约为35000亿元,负债率高达74.3%。国有企业向银行贷款总额达25967.8亿元,而同期居民储蓄为21518.8亿元,这表明国有企业欠银行的债大于银行欠居民储蓄的债,大批国有企业已陷入“债务经济”的泥潭,这是事实。分析其原因,大体有两个:①历史包袱。几十年来,在产品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实行了数量扩张的发展模式,先投办一个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是一头没有养肥的“克朗猪”,就开始向其索取,拿税、拿利、拿折旧,实行这样的“竭泽而渔”的索取政策。相当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引用的思路是:在国家与企业之间引入多级代理关系,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国有企业,但这一思路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若干问题。其中,“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内部人控制”尤为突出。其主要成因在于制度的不完善,而导致责、权、利的不统一。  相似文献   

5.
“拨改贷”企业发展的障碍和出路马双目前,国有企业最大的困难是负债率过高,社会负担沉重,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特别是1988年以来,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实行“拨改贷”的企业尤为突出,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是当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中...  相似文献   

6.
从宏观资金运动现状析中小企业融资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两年国家实施了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大规模的国债投资带动了大量的包括贷款在内的社会资金,并且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于拉动大型企业投资十分有利,但中小个受益不多,为完成国有企业三年脱困任务,大型企业得到了较多的银行贷款而中小企业受到冷落。同时,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准备,近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确立了面向大企业、大城市的“两大”战略。撤消了相当一批县及县以上支行,这对于中小企业也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7.
姚锡虎 《经济师》1993,(8):18-20
<正>国营企业在前十年 改革中充当的角色 国有企业在前十年的改革进程中,虽然自身改革滞后,而正由于如此,它实际充当了初级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展的“铺路石”。 反思我国经济改革的历史过程,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政府承担了初期改革成本大于改革收益的缺口,承担了大量的改革成本。这主要体现在改革初期政府的“让利改革”、“补贴改革”优惠政策改革上,即退常所说的政府“花钱改革”。但实际上,政治只是中间环节,改革成本的真正承担者主要是国有企业,说得更明确一些,就是政府在台上搞改革,国有企业在台下支撑着改革。据笔者观察分析,国有企业在前十年改革中充当实际改革成本承担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王燕 《经济论坛》2005,(24):71-73
一、引言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为改善国有企业负担过重而实行“债转股”,这对于目前许多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和银行,无疑是一剂良药。国有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债转股”,就其资产的本质——国有性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一般说来不会发生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企业和银行目前的这种困境有其历史原因,90年代初已经初露端倪,一些学者当时已经提出过这种设想,但由于当时国有企业和银行的困境远没有现在这样严重,故争议较大。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国家一项好的经济政策,只是为企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要使国有企业和银行真正成为“双赢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丁斯蒂格勒曾经说过这样一名话:“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重组成长起来的。”兼并收购,资产重组成为企业获得最佳规模和竞争实力的最有效方式。中国经济深层次的大变革为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提供了历史性的大舞台。“抓大放小”、“多兼并,少破产”必将推动中国企业资产重组浪潮的到来!中国企业资产重组行为最早兴起于1984年的产权交易活动,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1984年7月,保定纺织机械厂以承担债权债务方式兼并了保定市针织器材厂,开创了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之光河;1985年…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非正常亏损是指在国有企业经营活动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包括“蛀虫”的腐败和领导班子不团结、生产经营管理混乱等原因造成的国有企业亏损现象。近年来,各地党委、纪委在治理国有非正常亏损企业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最近中组部、经贸委、人事部根据大量事实得出结论,搞好国有企业,关键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因此,以行政性介入剖析整顿国有企业的非正常亏损,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必要的选择,是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管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一、国有全业非正常亏损的原因和表现1.企业腐败。国有企业内部出现“蛀虫”,以权谋私…  相似文献   

11.
前言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已经找到了解决国有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解决国企困境大有希望。”那么,这一原因究竟是什么?曾经有不少人认为:国家紧缩银根的宏观调控政策,使许多国企的负债经营遭受数年的挫折,迫使企业不得不改变经营方式。在经营方式的转变过程中,负债率居高不下,又导致了企业经营资金的困难。由此推论,国有企业只要解决好融资问题,其亏损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此种国企改革的“融资规”确实值得磋商。对此,本文就国企改革层面,也谈“融资”并推崇“融…  相似文献   

12.
解决大中型企业困境的新思路:创建“虚拟联合体”山西省计划委员会主任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张奎“虚拟联合体”的提出长期以来,多数搞好国有企业的思路和办法都需要国家大量投资,这在目前来说很不现实,操作起来也非常困难。即使有资金,面对条块分割、部门封闭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杜玉春 《经济论坛》2004,(17):49-50
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十年焦点访谈》的背后”的专题节目中,连续揭露了几起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存在的政府官员滥用权力、国企负责人侵占国有财产的案件。其实这几个例子只是较为典型而已,在全国各地国有企业的改制中还有多少类似情况,恐怕是无法统计的。试举两例,“焦点访谈”2月12日披露,山东省农业机械集团临淄公司主要领导在企业改制中,仅花费几十万元“股份”就将拥有几千万资产的国有企业彻底搞垮,  相似文献   

14.
在“十二五”期间,营业税改正增值税是国家税制改革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措施,它主要是将国有企业的营业税变成增值税,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扩大增值税的增收范围、为了国家开展结构性减税工作,同时这一项措施又是一项利民利企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已有少数发达城市中的国有企业已经采取了这一措施,这不仅为众多企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给国有企业带来的影响,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于玲君  余鑫 《经济论坛》2002,(16):22-23
一、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是在公司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所有者(或代表)还没有进入企业并在企业内行使所有者职能的情况下,国家在企业实行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政策,并推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90年代,又大规模地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随着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建立,政府主管部门约束经营者的权力不仅未能加强,反而减弱。在许多国有企业转制的公司中,大多数经理同时担任董事长,形成了经营者自己聘用自己和监督自己的局面,逐渐出现…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向股份经济性质转化,向独立自主经营,走市场化道路变轨,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现阶段经济工作重点。但迄今为止,国有企业经济形式仍改而不变,经营管理机制仍转而不换。可见,国有企业改革困难重重。一、国有企业转轨的难点我们必须承认,这次企业改革的实质,就是对国家生产资料实行“私营”、“民营”,彻底打破直至取消“国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和重大转折。也正因如此,才缺乏实践经验,没有成熟的套路,以致举步维艰。主要表现在:1.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困扰着国有企业的改革。行政干预是企业发展的枷锁。虽然中…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改革与国家融资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迫切要求经济学研究从理论上对国有企业的诸多问题给出一个系统、一贯的解释。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企业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市场的问题。国有企业问题的根源在于从计划经济继承下来的以国家为中介的融资体制,本文称为国家融资。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出路则在于培育资本市场,以市场经济的融资体制替代国家融资。为说明这一观点,本文界定了国家融资的具体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有企业的高负债问题和“投入”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媛媛 《技术经济》2001,20(12):23-25
1、必须德才兼备。企业经营管理要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使企业能够生存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相应的“德”和“才”即德才兼备。“德”是指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基础;“才”是指能成功地完成企业经营管理的才能。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的难题:谁是国有资产的代表和谁来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实质上在于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能否代表和维护国有企业的权益,并把国家利益、企业集体利益和职工利益统一起来?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不同,在私营企业里,其资产权和个人的权益是一致的,与国家、职工等关系靠法律和法规来约束和规范。所以,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德才兼备,以维护国有企业的权益为己任,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职工三关系,否则,就很难摆正自己的位置,就有可能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化公为私,把企业引入岐途,直至搞跨企业。所以,选择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一定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张祥解 《经济前沿》2005,(7):i029-i029,F003
这是一个有46年辉煌历史,在深圳最老的国有企业。46年来,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凭着几代光明人的艰苦创业和拓荒奋斗精神,光明集团(前身为光明农场)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不仅解决了数千计的居民就业,而且在不断发展与创新中,光明集团也实现了从一般农场企业发展为国家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为深圳最具品牌产品的国有集团企业。其先后创造生产的“晨光”牛奶、“光明鸽”、“光明猪配套系”、“光侨肉食制品”、“卫武生物制品”等,已成为深圳和港澳地区颇受消费者喜爱的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20.
苏少贞 《经济师》2002,(2):276-277
国有企业收购中外合资企业在国内尚不多见,而收购后能有良好发展态势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作为一个通过收购破产中外合资企业改级而成的国有企业,广州广电林仕豪模具有限公司仅仅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就完成了收购,改造、磨合、巩固的企业重组过程,并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这一案例雄辩地说明了国有企业不但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完全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三资”企业的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