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济谱 《商界》2009,(1):1-1
在有的人看来,人生无处没有赌,不论是创业还是选老婆,不管是买房子还是炒股票,都有赌的成分,都可能是一场赌局。对于不能绝对掌控后果的未来选择,就是赌。再说这个世界变化这么快,又有什么是能绝对可以预知的呢?以上看似有点道理,实则不然。商人凡事都用赌的心态,必然产生侥幸心理,做生意经常存有侥幸心理,一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相似文献   

2.
奈斯 《国际广告》2010,(10):23-24
比利时这个国家,正在现实的基础上创造一种超现实的认同,让我们能够参与一些新的思维方法,去创建自己的品牌。不管做什么,都会涌现品牌,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你都不能忽略品牌这个问题。从某个角度来讲,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品牌问题并不是那么好解决的。国家越大,可能外部世界越觉得你具有侵略性。因此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建立一个好的品牌更不容易。而对于小国来说,相对可能容易、更方便地建立品牌。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媒体,一个数字营销活动,这都不是企业数字营销的本意。那么对于企业,数字环境下,真正应该做的是什么呢?政府部门通常是运用新技术最谨慎的一个机构,但是像英国驻华大使馆挂出了一幅巨型二维码,很多人可以通过扫描了解信息。连这样的机构都去开始拥抱数字化,可见它对我们的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改变,我简单来说会有六个方面改变:第一是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了消费者,更精准和生动地  相似文献   

4.
1=∞,看到这个等式,各位会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不想做第一名的.因为第一名永远会拥有最好的资源,永远会得到大家的尊敬,而第二名却总是为大家所忽略。但是绝对的第一名就一个,对于这么多的兄弟姐妹们来说,真的是一点机会都没有吗?其实,我们拓展一下思维,就发现人人都有获得第一名的机会,这就是我不能十全十美,但是我可以一全一美,十个里面把一个做的尽善尽美,这也是一种成功!  相似文献   

5.
周佳 《中国商人》2023,(11):108-109
<正>从模拟到数字,从物理现实旅游到虚拟现实旅游虚拟现实的本质。如今,大部分人都把虚拟现实看作是一种新兴技术,但其实虚拟现实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由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和体验完全来自大脑的计算,自从人类大脑产生时,虚拟现实就产生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我们到哪里旅游,其实都是在虚拟现实中历练。虽然大部分消费者可能对旅游这种虚拟现实并不一定能产生意识,但是对于大部分的旅游产品设计者来说,必须具备这样的意识,才能真正更好地设计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6.
《浙商》2005,(3):43-43
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钱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符号,没有其他意义。我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希望能早日把飞跃建成世界级优秀缝纫机制造企业.真正打响”中国制造”.所以根本没空去想什么物质享受。如果我一个人出差.没什么活动,一天六七块钱就可以解决问题。吃饭是为了填饱肚子.睡觉是为了补充精力。在这点上.穷人富人都一样。我现在吃饭照样和员工一起在食堂里排队,职工要为我开小灶,我不干。很多人不理解我们一家为什么还住在公司的仓库里,其实人睡下去无非就是一张床。  相似文献   

7.
每月点评     
人,永远是这个社会的核心。传播学上的一个经典语录,即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特指人人都生活在一个媒体世界,我们接触到的所有信息,都是被媒介化的信息。如今,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生活在一个“人人都是媒介”的平等时代。  相似文献   

8.
石叶 《市场周刊》2005,(31):11-11
对于一家历史超过50年,并且在世界主要大陆拥有制造和销售中心的制造型企业来说,如何能够将远隔千山万水的工厂和销售代表整合在一个架构之下,使之可以像人体的各个部分一样即时协调工作,可能是他们不惜重金都想要获得的答案。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和荷兰的菲利浦公司都曾经为寻找这个可以点“时”成金的方法而不断尝试,现在这两家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却找到一个相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杨宇时 《广告大观》2008,(10):131-131
最近参加的研讨会和演讲,许多都在探讨研究三网合一的问题,即英特网、手机网、数字电视网络的趋于融合。三网合一绝对不是把三根电线拧合在一起而已,而是要彼此有分工来服务人群。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数码科技的不段发展,将来会有更多的智能终端连入互联网,形成一个愈来愈完善的“数码世界”。所以,以后“互联网”的概念与现在“英特网”的概念是不一样的。这个巨大的改变,对于我们的生活形态、商业模式、营销、品牌都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商》2012,(3):165-166
所以一个东西他值多少钱,首先是对具体的一个人来说值多少钱,然后是我对它的价值的一个估计,所以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客观的价值,一个价值必然是主观的,是我对他的一个判官。当然因为每个人的生活处境,价值框架,比如说什么东西是好的,什么东西是坏的,我们同样吃米饭,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对大米应该值多少钱会有一个相近的估计,所以可能这个市场上会有一个稳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日本企业攻入国际市场的奥秘侯寿华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日本企业不但遍及世界,而且产品销往全球。是什么促使日本企业取得成功?从日本企业攻入国际市场的奥秘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巧妙的经营谋略和赢利诀窍。倚重信息,以变应变信息对于企业来说,被当作企业...  相似文献   

12.
廖莹 《现代商业》2011,(17):129-131
在现代日新月异的变化活动中,"和谐"这个词汇逐渐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与工作生活中逐渐显示其独特的魅力与影响。不论在什么领域,什么圈子它都充分发挥着古老的文化精髓内涵对我们的启迪与联想。在企业健康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更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因素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然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和谐又是一种主导方向的文化要素,本文对这一要素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剖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13.
《电脑采购》2006,(5):7-8
对于我们来说“最近的距离”有许多种解释。比如一切事物之间的距离.再比如有心与心之间的距离,随便在GOOGLE查了一下.跑出来了三百多万个结果,可大部分都是凄惋酸楚的爱情小段儿,翻了几页之后,不得不带着泪花儿感佩这帮不肯主动示爱的人,“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相似文献   

14.
创新2013     
林真 《中国广告》2014,(2):37-43
正2013年,对Isobar来说,是异常丰盈的一年,两家子公司的加入,从规模和人才上都充实了原有的阵容。对于走马上任中国区CEO的林真来说.不啻为一个好的开始。在这个700多人构建的团队里,会有更多的合作与整合。2013里程碑:自己和公司的进步2013年,我从亚太区回到中国工作。我发现.每个人在压力下的状况都不一样,有些好的想法是在压力下产生的,于是我发现了自己的黄金时间,了解了什么时间自己状态是最好的,在过去的一年,我也强迫自己学习新的东西,它们刺激我有不同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罗清启 《商界领袖》2003,(11):34-36
一个老打架的人如果你不知道他将来到底要干什么,他们感觉这个人我们用蔚蓝的规划来注释这个打架人的频繁举动的话,那么,这个人就会向英雄一样渐次伟大起来,想象一下难道不是这样吗?实际上国美在品牌管理上就犯第二种毛病,并且还病得不轻,到现在为止我们还难以用一个词去概括国美,它是什么?实在地说它是个乱糟糟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王若 《中国工商》2003,(5):34-37
财富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心话语。今天的中国老百姓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都更能感受到财富的灼热,它像一个充满磁性的声音,在我们的头顶神秘地召唤。财富看上去很美,似乎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然而,要顺利买到通往财富的船票,在短时间内,对大多数人来说还只是一个渴望而不可及的梦想。我们正在经历一个财富重组的时代。基于种种可知和不可知的原因,大多数人仍然只能和财富擦肩而过。是什么让我们成为被财富和机遇拒之门外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17.
王美诗 《广告大观》2008,(1):104-105
对于中国这个拥有辽阔疆土和世界1/5人口的大国而言,列车就是一个社会。当每年近13亿人游移在纵横四海的列车上时,同时也造就了13亿人次的列车承载能力。这个数据是惊人的,对于每个试图从这13亿人的市场中掘金的商人来说,追随他们的旅行生活节奏,就能成就梦想,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18.
VIP 中国农民     
我相信,我们的插画师阿满在酝酿用画笔描绘这个群体时,也和我一样踟蹰。他们是谁?对于正在阅读这本杂志的人来说,他们也许是你的父亲,你的祖你,你童年的玩伴。  相似文献   

19.
工业设计家、教育家约翰内斯·伊顿说:“色彩就是生命,因为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就像死的一样。光——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现象,通过色彩向我们展示了世界的精神和活生生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白勇 《商界》2010,(4):32-40
我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和我一样的年轻人,都参与到具有重大社会责任的环保事业中来。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改造世界的起点。我还想告诉我们的孩子们:这个世界原本就这样美。——白云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