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的汽车,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车内必不可少的.但是很多人对着些安全系统,并没有很好的利用或不是太了解.本文探讨了如何正确认识使用安全带与安全气囊.  相似文献   

2.
《经营者》2013,(22):34-34
自从汽车安全气囊诞生的第一天起,它就一直围绕着保护车内乘客安全在进行升级和改进。窗帘气囊、侧安全气囊、膝盖气囊、安全带气囊,甚至有些气囊安装在座位的底部。  相似文献   

3.
安全气囊(SRS)系统在现代轿车中基本上是作为标准装备,它是一种被动安全保护系统,但它必须与座椅安全带正确配合使用,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为减轻驾驶员和乘员受伤程度或为其提供有效的保护。目前,很多维修与检测人员对安全气囊(SRS)理解不够,在对安全气囊系统监测和维修时,没有根据说明书,违规操作,使得安全气囊(SRS)意外打开而造成严重事故。  相似文献   

4.
邰胜军 《价值工程》2014,(22):71-72
安全气囊(SRS)系统在现代轿车中基本上是作为标准装备,它是一种被动安全保护系统,但它必须与座椅安全带正确配合使用,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为减轻驾驶员和乘员受伤程度或为其提供有效的保护。目前,很多维修与检测人员对安全气囊(SRS)理解不够,在对安全气囊系统监测和维修时,没有根据说明书,违规操作,使得安全气囊(SRS)意外打开而造成严重事故。  相似文献   

5.
常冰 《经营者》2013,(10):54-54
几乎没有人告诉汽车使用者安全气囊标识上airbag单词之前那个SRS(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是辅助约束系统的意思,这就意味着它必须和安全带一同使用,整个系统才能完整有效地发挥保护作用,否则以时速300公里弹出的气囊反倒会成为伤人利器。  相似文献   

6.
简讯     
机动车安全新规征求意见要求装备安全带提示装置近日,新修订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以下简称《条件》)已经完成征求意见的程序,将根据行业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修订后的《条件》征求意见稿增加了对汽车安全气囊的原则性规定,首次提出乘用车应装备驾驶员安全带佩戴提示装置,并且从保护消费者权益出发,规定使用安全带的驾乘人员在遭遇碰撞时,不能因气囊未开启而受到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7.
辅助约束系统(SRS)可以在前部碰撞中减少驾驶员和乘员在车辆未配备乘员侧安全气囊的情况下受伤的危险性和严重程度,一般情况下SRS系统在侧面碰撞后部碰撞和翻滚事故中不会起作用,在这些事故中座椅安全带充当保护系统的角色。文章以Rexton汽车的SRS系统装置为例介绍了汽车的安全气囊检修原理。  相似文献   

8.
郭冠津 《企业技术开发》2011,30(5):102-102,107
确保行车安全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为此提出和采取了多种安全措施。近年来,用于车辆碰撞安全的安全带,安全气囊和用于防止车辆碰撞的防抱制动装置等各种安全装置安装在汽车上,市场需求旺盛。而且向高性能化、高功能化与预测碰撞的智能化的技术开发领域发展。文章主要探讨汽车座椅安全带的构造及安装技术。  相似文献   

9.
辅助约束系统(SRS)可以在前部碰撞中减少驾驶员和乘员在车辆未配备乘员侧安全气囊的情况下受伤的危险性和严重程度,一般情况下SRS系统在侧面碰撞后部碰撞和翻滚事故中不会起作用,在这些事故中座椅安全带充当保护系统的角色.文章以Rexton汽车的SRS系统装置为例介绍了汽车的安全气囊检修原理.  相似文献   

10.
美国交通部最近公布了新一代的汽车安全气囊标准 ,新安全气囊的设计对年幼儿童或体形瘦小的成人所造成的伤害较小。新的安全气囊标准与其他有关的汽车安全标准的改变是由美国交通安全管理局提出的。根据新标准 ,未来汽车制造厂在测试安全气囊时 ,需要使用平均身材的成人模型 ,在未系安全带的情况下 ,以每小时25英里的速度进行撞击测试 ,有别于过去的每小时30英里的测试速度。新规定旨在保留安全气囊的优点 ,并减少可能对儿童及身材瘦小的成人的伤害。安全气囊最早被广泛使用于90年代初期 ,它曾挽救过5400多人的生命 ,但也夺走了1…  相似文献   

11.
王剑 《经营者》2010,(6):32-37
挡风玻璃、安全车身、安全带、安全气囊这些面孔早已在汽车生活中为我们所熟知,《汽车消费报告》之所以颇费一番心思把这些带着故纸堆味道的老故事重新翻出来,是希望告诉大家“安全”从来都是汽车发展史上从未止息过的诉求,也希望汽车制造商能将汽车产品质量永远与关爱生命划上等号  相似文献   

12.
安全,环保,节能是汽车技术发展的长期努力方向。安全带作为强制认证的汽车用安全件,技术标准不断提高,并与安全气囊一起作为汽车电子系统的终端执行安全件,技术含量不断提升。对于入世后我国乘用车被动安全装备如何面对激烈的竞争,作者提出了加强标准化,重视知识产权,瞄准竞争对手。融入全球供货行列和进入行业的专业技术活动领导圈等对策,以保持企业在该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3.
谷斯基  郭梦康 《经营者》2013,(13):108-113
会“开”车不等于“会”开车。本期《汽车消费报告》带你回归常识,接下来你所看到的有关汽车安全话题要,都是最普通、最基本,但同时也是最重要、最贴近生活的。安全气囊或安全带,只是在被动保护驾驶者及乘客安全;而汽车安全技术等主动安全配置的诞生,则先行一步,希望有助于预防交通事故发生;但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的更根本的关键则在于人的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14.
常冰 《经营者》2013,(5):54
设计的安全其实远不如人们的安全行为更有实际意义,汽车,实在是被错怪了几乎没有人告诉汽车使用者安全气囊标识上airbag单词之前那个SRS(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是辅助约束系统的意思,这就意味着它必须和安全带一同使用,整个系统才能完整有效地发挥保护作用,否则以时速300公里弹出的气囊反倒会成为伤人利器。  相似文献   

15.
《汽车族》安全让人放心408的车身结构依据欧洲安全标准进行设计制造,全车超过5300个激光焊点,关键部件采用了强度高达1300兆帕的特高强度以及高强度钢板来进行重点强化,全车钢板厚度最高可达4mm。除此之外,像ESP、EVA(紧急辅助制动系统)等电子安全系统以及前后排6安全气囊、预紧式安全带.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三包政策规定:汽车在碰撞时安全装置无法按规定的功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如安全带、安全气囊或座椅固定装置的失效,汽车行驶中驾驶员或乘员车门自行打开,都将被视为"安全装置失效"。但这些纠纷解决或者政策的落实,最后都归结到一个问题:什么情况下属于"安全装置失效"?《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在100%正面碰撞中,对于未匹配安全气囊的车型来说,头部性能保护是乘员约束系统开发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某款微型客车,通过乘员损伤分析软件建立了该车的正面碰撞驾驶员侧约束系统仿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基于该模型研究了不同安全带类型和座椅靠背角对乘员头部与方向盘接触位置及头部损伤指标的影响,同时也通过零部件试验研究了方向盘面板和轮缘不同位置对头部碰撞性能的影响。最终得出合理设计座椅靠背角或持续限力式安全带限力级别,控制头部与方向盘上轮缘接触可以获得较好的头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未匹配安全气囊的车型,转向机构安全性能对驾驶员头部损伤影响至关重要。为了减少转向机构对驾驶员身体的伤害程度,本文主要以某款微型客车为依托,利用多刚体分析软件MADYM。以及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安全带和方向盘进行建模,研究了约束系统关键性能件中的无气囊方向盘性能参数对乘员损伤的影响,通过改善方向盘的结构及材料性能,提高了汽车转向机构的碰撞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未匹配安全气囊的车型,转向机构安全性能对驾驶员头部损伤影响至关重要。为了减少转向机构对驾驶员身体的伤害程度,本文主要以某款微型客车为依托,利用多刚体分析软件MADYM。以及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安全带和方向盘进行建模,研究了约束系统关键性能件中的无气囊方向盘性能参数对乘员损伤的影响,通过改善方向盘的结构及材料性能,提高了汽车转向机构的碰撞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当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汽车安全带对于保护车上乘员发挥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为实现安全带良好的保护效果,安全带总成的强度设计和保证是关键。一方面,汽车安全带总成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防止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安全带总成出现断裂或失效;另一方面,从安全带制造成本和整车减重角度考虑,不能够无限制地增大其强度。因此,在设计安全带强度时,制造商应该在其强度性能和制造成本之间选择合理的平衡点,使其能够满足使用强度要求,又能合理地控制生产成本。文章从汽车整车制造商的角度考虑,探讨汽车安全带总成强度设计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