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博览》2010,(18):13-13
在当下的地球村,外国人学中文、中国人学外语热闹非凡。中国人学习的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我们环视周边,发现中国学生花了12至16年的寒窗苦读苦考,未必能够娴熟掌握英语。“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适合国人的外语教学之路。”教育专家如此说。对你我而言,也该算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王晓 《财会学习》2022,(5):136-13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课程的相关设施日趋完善,教育工作者在一步步完善互联网教学的同时也在探索教学方式的更多可能性.混合式教学作为线上与线下联合的教学模式在高校各学科的应用,广泛地受到师生的欢迎.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将线上和线下模式相互渗透,互为补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基于《经济学基础》的混合式教学实践,针...  相似文献   

3.
陈兵建 《时代金融》2009,(1X):92-93
本文通过在《经济学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中的实践和体会,总结了教学中所取得的成果。着重对课程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建设进行了探讨,旨在突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基础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先导课和必修课,但由于该课程的知识容量大、逻辑关系复杂、基本理论抽象,导致了教师“难教”与学生“难学”.本文着重从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了探讨,强调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加之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出发点,近年来学界争论较多。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待人学,多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理论出发。事实上,马克思后来(尤其是《资本论》出现后)基本在否定人的"类本质"的基础上,否定了异化理论。本文指出,《资本论》中体现出的,是真正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手稿》中的人学观念基本是对费尔巴哈思想的认同。但马克思后来对费尔巴哈的观念多有批评,而且基本否定了费氏的"类本质"观念。  相似文献   

6.
张杰 《中国金融》2005,(20):68-68
运用现代主流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时,总是存在这样的困惑:一些解释西方世界得心应手的工具,在解释中国问题时却显得力不从心。于是人们不免产生疑问:是我们尚未真正吃透现代经济学的精髓,还是它压根儿就不适用于中国?  相似文献   

7.
安春梅  陈兵建 《时代金融》2008,(12):122-123
本文从《经济学基础》课程案例教学的作用分析入手,探讨了当前案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案例教学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基础》是财经商贸专业基础课程。文章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对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指出当前进行经济学教改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教改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了很多年了,特别是2000年末和2001年初,关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作用、现状和发展,在经济学界引起了较大的争论。  相似文献   

10.
11.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科学,是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的科学,以此形成了一种基本原则和基本批判精神。中国的现代化首先解决发展问题,而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人的发展。这在本质上意味着是对马克思人学问题的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2.
6卷本《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文集》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件值得我国经济学界庆祝的好事,尤其是希望通过学习现代经济学来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学子们都应该为此感到高兴。这套文集不仅让我国的经济学界有机会较为系统地了解一位当代经济学大师的贡献,而且也将使得我国的经济学界有机会了解到一套以新的范式构建的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虽然在高速发展,但是我国缺失自身的经济学文化,这会影响我国经济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中国经济学是必要的工作.本文首先提出现实问题,接着阐述了文化本位与经济学发展的文化本位,并在最后提出了如何建构中国经济学,望本文对相关人士有参考或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虽然在高速发展,但是我国缺失自身的经济学文化,这会影响我国经济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中国经济学是必要的工作。本文首先提出现实问题,接着阐述了文化本位与经济学发展的文化本位,并在最后提出了如何建构中国经济学,望本文对相关人士有参考或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南金融》2007,(5):8-8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是中国经济学界的老朋友,他的著名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他对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关切,对转轨过程中现实问题的坦诚真言和中肯建议得到了中国经济学界的关注和认可。为了系统地介绍斯蒂格利茨教授的经济学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从2004年开始与斯蒂格利茨教授建立了学术出版关系,并于2005年3月正式签订了《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文集》出版合同,将其代表性学术著作译成中文结集出版。鉴于斯蒂格利茨教授在信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贡献,《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文集》将《信息经济学:基本原理》作为开篇之作(第一卷),并于2007年3月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管相关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教材主要承袭人大版《西方经济学》的框架和内容。然而《经济学基础》的教材在内容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材深度依然过深,相关概念和模型依然过于抽象化、数学化;教材缺乏对经济的整体性把握与认识;教材忽略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批判与扬弃等等。这都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们去研究与分析,找到完善该教材框架和内容的解决思路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黄达 《中国金融》2003,(21):9-9
《蒙代尔经济学文集》,这部以国方块字作为载体的《文集》,实在在地摆在我们的面前,令人常兴奋。中国的学界、政界,对于罗伯·蒙代尔教授在经济学领域的贡、声望和地位,相当熟悉;近年,教授对中国的特别关注,在中的频繁学术活动,以及环绕当前国经济热点问题在国际上发表的系列主张,更给中国人留下极为刻的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文集》的出版无疑会受到热烈的贺和欢迎。作为一个经济学领域的工作,看到《文集》的出版,首先想到的它对于帮助中国经济学界深入理蒙代尔教授学术思想的意义。蒙尔教授为经济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的一些理论建树,我们已经…  相似文献   

18.
张焱  ;陈兵建 《时代金融》2008,(6):107-108
文章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等方面入手,总结了《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特色和所取得的成果,并进一步提出了课程的后续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两税”欠缴现象长期存在的动因是不同利益主体(经济人)基于“成本——收益”理性衡估后的利益驱动.根治“两税”欠缴现象的上策当是探求“成本——收益”的顺差,使各利益主体囚“两税”欠缴而利益受损.  相似文献   

20.
李跃 《金融博览》2005,(6):30-30
究竟什么是中国经济学的主流?说法很多,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经济学必须“与国际接轨”,认为西方经济学中的制度学派应当是中国经济学的主流。应当承认,产生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文化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无疑起到了有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