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丽萍 《活力》2005,(7):60-61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证国家税收收入,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计信息虚假是指一些经济部门、企、事业单位所披露或者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客观、公正、完全、正确地反映本部门或本单位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有时甚至是不切实际、各取所需、随心所欲编造的虚假会计信息。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信息虚假的问题依然比较严重。本文针对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部动因 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手段,应首先从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人手。一般来说,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与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有极为密切的联系。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包括内在(主观)动因和外部(客观)环境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所谓虚假会计信息是指违背《会计法》、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规规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而编造的数据。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方法很多,但从其形成的动机上可分为无意的虚假信息和有意的虚假信息两类。无意的虚假会计信息大多是因为会计人员业务不熟练、经验不丰富而出现的工作失误,无目的性;而故意的虚假会计信息均是由于组织或个人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指使或怂恿会计人员违规编造的。不管其形成的动机如何,虚假会计信息均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虚假会计信息问题,就要解决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问题。  相似文献   

4.
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包括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会计信息生产者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是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内在动因;一定时期的法律环境、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会计人员业务、道德水平等因素,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外部条件。上述两方面共同作用,才会导致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白胜 《四川会计》2002,(12):41-42
目前,企业虚假会计信息已经成为信息使用者的一块心病。为了消降此虚假痼疾,本文企图从会计信息形成过程的角度,分析虚假会计信息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从会计信息形成过程的角度看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一)会计信息的初步形成阶段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可能原因1.经营者有“处理”会计信息的本能冲动性。会计信息内容既是会计主体营运状况的反映,又是经营者交出的一份工作答卷。因此从本能出发,经营者会对那些于己不利的会计信息进行技术处理,或掩饰、或淡化、或美化,经过处理后的会计信息就难以达到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标准了。当然…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说,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原因与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原因包括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就会计信息失真而言,内在动因是其主观基础,外部环境是其客观条件,只有这两方面共同发挥作用,才会导致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世界,会计信息失真愈演愈烈,因虚假会计信息导致的财务问题层出不穷。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虚假会计信息严重扰乱了社会的经济秩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关于虚假会计信息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分析虚假会计信息的危害,以警醒会计从业人员。通过介绍虚假会计信息的甄别方法,为广大会计从业人员提供借鉴参考。并且根据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阐释了虚假会计信息的治理方法,同时对我国会计信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希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虚假会计信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工作的经济管理作用。因此,探讨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原因,寻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制止虚假会计信息的蔓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建勋 《活力》2010,(14):249-249
会计信息质量是经济运行的真实反映,是作出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分析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根源。强化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增强各级领导和财务人员的法治观念,明确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后果,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着重要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般来说,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与生成过程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原因包括内在(主观)动因和外部(客观)环境两个方面。就会计信息失真而言,内在动因是其主观基础,外部环境是其客观条件,只有这两方面共同发挥作用,才会导致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一、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部动因 首先,会计信息生产者(包括会计人员、企业负责人及其他可以对会计信息施加影响的人员)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是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安然、世通、安达信等公司因虚假会计信息而申请破产,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性。会计信息失真会给一国经济管理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在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的基础上,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秀霞 《铁道财会》2004,(Z8):78-81
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人员造假账,出具虚假报告。许多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大量的腐败现象,几乎都与会计人员做假账分不开,这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毒瘤”。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科学管理和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必然造成决策失误,扰乱经济秩序。会计人员以诚信为本,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与整个社会环境特别是会计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经济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方面进行决策的依据。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保证。但目前的会计工作中,虚假、歪曲的会计信息已让众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的财税制度和社会中介机构监督相对不够健全和完善,造成各项财经法规、政策,在会计工作中执行不力,单位部门普遍暴露出会计信息虚假的问题,已影响到会计信息在加强宏观调控、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防范经济风险等方面功能的发挥。现在,新《会计法》进一步强调了会计资料要真实、完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是根除当前会计信息虚假的重要法律依据。 一、会计信息虚假表现种类 1、原始凭证虚假。目前,有些单位违反有关规定开具、收理一些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在开具发票时,不能按照时间顺序和规定要求,逐栏全部…  相似文献   

16.
李慧  王元章 《活力》2004,(8):73-73
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应有的质量特征被动摇,虚假会计信息盛行失真问题愈演愈烈,其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危害之大十分令人担忧,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相当严重。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的反映经济活动,给决策者和有关方面各方乃至整个经济秩序带来不良影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一)会计信息虚假、不真实 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是近几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较严重问题,它表现在很多方面,如有的上市公司为本身的利益或解救被套的庄家,编造失实的业绩,散布能够影响股价的虚假消息,误导广大中小投资者;有的上市公司通过虚报资产及有关财务报告状况的手段,抬高二级市场股价,达到取得配股资格或提高配股价格的目的;还有的公司在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时,谎话连篇。  相似文献   

18.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虚假性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圆 《审计月刊》2009,(8):47-47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虚假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在会计实务中.虚假会计信息有两类表现形式,即“假账真算”和“真账假算”。所谓“假账真算”即经济业务本身是虚假的.而会计处理是真实的,造成了会计信息虚假,如虚开发票、编制虚假预算等。所谓“真账假算”即经济业务本身是真实的。会计处理方法是违规的,以致提供的会计信息虚假.如不合理地利用会计政策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虚假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原因包括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会计信息生产者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是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内在动因;一定时期的法律环境、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会计人员业务、道德水平等因素,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外部条件。上述两方面共同作用,才会导致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因而治理虚假会计信息,既需要努力消除和改变易于导致其产生的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也需要多种治理措施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20.
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诉讼案件中,如何界定虚假会计信息问题是案件审理的关键,也是法务会计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文章在对研究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首先界定案件相关会计信息,然后进一步区分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定义,进而提出如何界定虚假会计信息,最终对虚假会计信息的实务鉴定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