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使用1996年2月-2020年1月35个新兴经济体的跨境股票型基金微观数据,实证考察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新兴经济体跨境股票资本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导致新兴经济体跨境股票型基金净资本流入下降,这一影响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更为显著。受国别因素影响,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一国外汇风险暴露水平更高、国际金融一体化风险更大、与美国直接贸易联系更紧密,受到的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更显著,更高的利率水平有利于缓解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来看,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处于研发密集型行业下游和邮政通讯、金融商业服务等行业下游的经济体影响显著。渠道分析表明,全球投资者对新兴经济体的国别风险情绪变化是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重要传导渠道。进一步研究表明,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主要受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加征关税会显著降低新兴经济体跨境股票型基金净资本流入。在金融开放进程中,新兴经济体应防范外部不确定性引发的资本流动剧烈波动风险,保持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亚太新兴经济体数字贸易发展成效显著,已成为平衡中美在亚太地区经贸博弈的关键力量,我国与亚太新兴经济体数字贸易合作将对重塑亚太乃至世界经贸格局有着深远影响。文章从我国与亚太新兴经济体数字贸易合作现状出发,分析了亚太新兴经济体数字产业发展需求和我国数字产业优势,发现我国与亚太新兴经济体在跨境电商和数字新业态领域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同时,通过对亚太新兴经济体对外签订数字贸易条款的覆盖率和法定承诺率进行测算,发现亚太新兴经济体的数字贸易协定数量以及条款质量逐渐赶超我国,给我国与其数字贸易合作带来诸多挑战。为此,从多层次增进数字贸易合作共识、以协定整合及规则对接构建数字贸易合作制度性安排、以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化数字产业合作、打通数字贸易合作的数据流动通道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与亚太新兴经济体数字贸易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资本账户开放在给新兴市场带来境外流动性的同时,也加剧了新兴市场境内资产价格和汇率的波动。基于非线性分析框架,本文探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资本账户开放的跨境资本流动效应,并结合金融发展水平考察两者之间关系的渐进演变,比较资本账户开放的跨境资本流动效应在新兴市场和发达经济体中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资本账户开放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证券投资有促进效应,且该效应会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增强,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当金融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资本账户开放会降低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内证券投资规模,只有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资本账户开放才会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内证券投资规模;相较于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的跨境资本流动与资本账户开放之间非线性关系的转换速度更快,即受金融发展水平变化的影响,资本账户开放对新兴市场跨境资本流动影响的动态效应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商平台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数据的跨境流动,促使数字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在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冲击的不利形势下,我国与新兴经济体的数字贸易发展规模却逆势上扬,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综述我国与新兴经济体数字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我国与新兴经济体数字贸易的效率和潜力进行测算,并探讨疫情后对双边数字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天琪 《北方经贸》2014,(3):139-140
作为在金融危机时期带领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因此中国应当全面分析美国退出QE可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应当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促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加强对国际流动资金的监管分析;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深度合作,应对全球经济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33个新兴经济体1997-2013年的季度数据,分析了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动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当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时,经济增长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成为资本流动的主导因素;而当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利差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危机后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资本流动的影响相对危机前有所减弱,而且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主要影响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对直接投资影响较小.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各国政府应当维护宏观经济稳定性,增加政策透明度和可预见性,避免资本流动的大进大出给经济带来的不利冲击.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与应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世界金融风暴已经导致各国经济普遍下滑.主要发达经济体已经或者正在陷入衰退,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外需明显萎缩.同时,发达国家率先在关税壁垒之外寻求贸易保护的政策工具,一些新兴经济体也纷纷仿效,新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严重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8.
数据跨境流动治理对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全球数据跨境流动治理呈现强监管、碎片化等特征,各国都在有效维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前提下,积极优化本国数据跨境流动监管。鉴于我国数据跨境流动治理还存在数据跨境流动监管与发展数字贸易统筹不足、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方式单一、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政策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支持力度有待提升、数据跨境流动“朋友圈”有待拓展、特殊区域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政策创新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建立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机构、完善数据跨境流动立法、建立数据跨境流动白名单机制、优化数字营商环境、探索建立数据跨境流动特殊区域监管政策等举措。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新兴经济体普遍呈现出短期跨境资本外流现象。本文透过新增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幅、本外币存款同比增速、国际收支差额等指标走势,分析了我国短期跨境资本外流迹象,阐述了导致目前短期资本外流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4年美国经济有望进一步复苏,量化宽松政策很可能在年内完全退出,但低利率政策仍将保持较长时间。美联储退出QE3将加大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改变全球资本流动格局,加大新兴市场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在极度宽松宏观经济政策刺激下,全球经济逐步走出衰退,主要发达经济体从第三季度起缓慢走向复苏,新兴市场经济体率先反弹.发达经济体就业形势严峻、信贷持续收缩以及财政赤字日益扩大,个别国家主权信用风险凸显,构成经济稳定复苏和长期增长的不利因素.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将延续2009年的复苏势头,但是由于扩张性政策退出、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加大,仍不能完全排除复苏进程出现反复的可能性.2009年,危机救援活动取得积极成效.主要发达经济体继续主导国际金融市场格局,新兴市场经济体所占市场份额继续有所上升,全球金融市场信心逐步恢复,国际金融市场回暖.主要股指、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和黄金价格等大幅回升;主要货币短期利率显著下降,主要国家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受避险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美元除在年初走强外持续走弱.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将受到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和主要经济体扩张性政策退出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政府果断应对,继续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在外资继续积极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同时,中资也继续积极审慎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今后,中国将适当扩大境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全面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协调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2.
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能够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和释放风险,是跨境资本流动的自动稳定器。基于32个新兴经济体1990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四季度跨境资本流动数据,考察全球金融冲击背景下新兴经济体汇率制度选择对跨境资本流动的作用可以发现,全球金融冲击影响新兴经济体短期跨境资本流入,但不同汇率制度间存在系统性差异,相比于浮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强化了全球金融冲击对新兴经济体短期跨境资本流入的负影响。同时,考虑到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等诸多方面与其他样本新兴经济体存在的差异,将中国剔除后进一步检验汇率制度对全球金融冲击和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调节作用,亦得到了相似的结论。而且,替换全球金融冲击代理变量、考虑制度因素影响、考虑跨境资本流入导致汇率制度变迁的反向影响后该结论依然稳健。由此可以认为,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尽管灵活的汇率制度难以提供完美的绝缘性,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全球金融冲击对跨境资本流入的负面影响。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为真正实现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我国监管部门一定要把人民币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改革的自主性、渐进性和可控性;一定要合理引导人民币汇率预期,促使汇率更好地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财贸研究》2020,(2):18-29
近年来,中国面临外部风险冲击因素明显增多,其中以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效应影响最为突出。为系统评估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微观市场主体融资的影响,利用1989年1月至2019年7月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数据以及38个新兴经济体企业银团贷款数据,实证分析了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新兴经济体企业融资存在溢出效应,即随着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新兴经济体企业银团贷款利率会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渠道包括美元贷款和美国银行贷款等,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美元和美国银行贷款路径显著提高新兴经济体企业银团贷款利率,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仅通过美元贷款渠道对新兴经济体企业银团贷款利率产生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4.
TPP已成为美国主导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战略,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领袖"地位。TPP的发展必将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带来重大的影响。中国在与亚太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合作中,面对TPP谈判等现实问题,必须从战略层面推动与亚太主要成员的FTA合作,拓展我国外贸发展空间。文章从TPP的发展及特点出发,分析TPP谈判对我国亚太FTA战略的影响,提出加快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及东亚主要经济体的深入合作,不断完善我国的FTA战略。  相似文献   

15.
吴丹 《国际贸易问题》2008,305(5):32-36
本文利用东亚10个主要经济体1995-200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东亚贸易引力模型,对东亚进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和潜力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国家经济规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口国制度、国际直接投资、国家间的经济水平差距和地理距离是东亚双边进口贸易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香港、泰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对东亚的进口潜力较大,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对东亚的进口潜力较小。加强东亚区域内最终产品市场和区域贸易合作的发展、推进东亚各经济体的制度改革和调整、积极合理地引进国际直接投资、加强物流建设与合作,应成为东亚各经济体未来重要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与合作日益密切,随之而来的跨境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日渐显著。文章基于2015年江苏省各地区跨境资本流动、经济发展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利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了跨境资本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内大部分地区跨境资本流动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关系,即跨境资本的流动在部分地区之间具备趋同效应;不同地区跨境资本流动的空间效应更多地体现为误差项(不确定因素)对相邻地区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经济发展程度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对本地区跨境资本流动均产生正向影响,但显著性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世界经济迎来2007—2009年三年危机后的第一个复苏年。投资持续、内需恢复、贸易强劲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强劲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进入2011年,世界经济仍延续复苏态势,但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在延续,同时又面临新风险的考验。美国、欧元区、日本、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呈现不同的经济贸易发展形势。如何迎接机遇、应对挑战,成为各国普遍关心的话题。本文对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进行了深入细致分析,对我们把握当前经济贸易形势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东亚区域内贸易飞速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两大潮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一个独特现象,已经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纷纷对其作出大量研究。东亚区域内贸易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东亚经济体间存在多种冲突;贸易摩擦问题不断;区域货币金融合作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深。中国与亚洲地区经济体的贸易投资合作有坚实的基础,中国与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的次区域性互补投资关系密切。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已经启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将以优势互补、平等互惠为基础,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东亚区域合作性得益的存在,基于贸易商品渠道和市场的区域共同篮子货币的协调性汇率稳定机制一旦形成,基础性的区域宏观货币政策协调机制能够推动东亚区域成员经济体之间非货币汇率竞争性政策的竞争经济的形成,这将在更大程度上推进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和货币一体化的实际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