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靳四梅  高魁 《经济师》2011,(11):78-79
当前我国大多数地方中、基层人民法院行政审判案源普遍不足,从而严重影响了行政审判工作的科学发展。对此,有学者建议将行政诉讼的一审裁判权提级至中级法院行使,由高级法院对行政案件进行二审。文章建议,将行政审判从普通法院系统划分出来,成立专门的行政法院系统,专司行政案件的审理工作。行政法院系统由最高行政法院、高级行政法院、初级行政法院三级法院体系组成,采取二审终审制。文章还对行政法院司法辖区的划分、行政法院的人员配置、如何减少行政诉讼当事人的讼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实现司法公正是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社会转型时期制度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重新植理了两大法系关于法院审级制度构建的基本理论,检讨了我国现行法院审级制度的弊端,从司法审判内部机制改革、资源重新合理配置这一独特视角,对中国法院在审级制度上应进行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试图解决地方保护主义等体制性问题,并逐渐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3.
电子证据的高科技性、无形性、多样性和易被破坏性,使得网络犯罪在取证上面临相当的困难。我国目前有关电子证据的立法尚不完善,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的特点、收集、效力、采信规则及相关问题还有待探讨。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建立电子证据的取证、采信规则,对司法审判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司法公正目前已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不仅涉及到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还涉及到法院审判工作、司法队伍建设、廉政建设、监督机制以及司法环境、人们对法律的认识程度等多方面的问题。为此,本刊与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邀请了省内部分知名学者以及司法部门的领导,对司法公正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现将与会人员的发言摘要刊出。  相似文献   

5.
2010年12月28日印发了作为中央司法体制改革《三五改革纲要》成果之一的《关于规范上下级法院审判业务关系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业务进行监督指导的范围和程序,保障了各级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但该重要文件没有关于上下级法院执行业务管理关系的内容。实际上,自2000年1月起最高人民法院陆续下发了《关于高级人民法院统一管理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等规范性文件,确立了上级(高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执行工作从管案、管事、管人等方面加强管理、监督的原则,但时至今日,各级人民法院的执行管理与纯粹的审判管理相比仍明显滞后。  相似文献   

6.
张鑫 《现代经济信息》2011,(19):272-273
法院调解,即司法调解,是在审判人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依法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实体权益的一种诉讼活动和结案方式。被被誉为"东方经验"。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及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事调解制度中的不足逐步显现,制约了调解制度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作用的发挥。因此,完善我国的民事调解制度,对推进司法进程、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民法院是我国重要的审判机关,是国家权利的行使机构,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轨特殊时期,法院的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繁重压力.物资装备作为法院审判业务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前提和维系法院各项基本工作的重要保障,其在人民法院的总资产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如:法庭设备、现代化网络设备、办公设备、司法技术辅助设备、刑场...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 ,辛集市人民法院自觉用“三个代表”思想统揽法院工作 ,按照“抓班子、带队伍 ;抓党建、树正气 ;抓改革、促审判 ;抓公开、促公正 ;抓素质、树形象”的总体工作思路 ,以创建“公正、廉洁、文明、高效”法院为目标 ,坚持严肃执法 ,积极推进法院改革 ,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司法水平 ,审判工作及其它各项工作均取得了突出成绩 ,为辖区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司法服务和有效的司法保障。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把提高法官的自身素质作为法院建设的奠基工程来抓。首先是狠抓政治学习。我们以“三讲”教育为…  相似文献   

9.
比例原则源于正义的请求,是公平正义的具体化和一种利益衡量方式。在我国行政诉讼中将其作为司法审查的标准,可以拓展司法审查的深度和范围,缩小法官自由裁量的空间,提高审判的可操作性和司法权威性,有助于我国行政法治的发展。为了保证其在司法审查中的正确适用,我们应当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性约束将法院的司法裁量权纳入法治的轨道,以维护其存在的合法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司法公正是法治追求的永恒目标,影响司法公正的变量有很多,比如法官独立审判,党委、政府与法院的关系,法官素质,司法成本的投入等等,各种因素构成对司法公正的共同影响。司法成本的投入是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物质基础,司法经费配置不合理将对法院职权的行使产生不利的影响。从司法成本与司法公正的概念入手,研究两者之间正相关关系,得出结论:司法成本投入越大,司法公正越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11.
司法能力是一个内容丰富、含义广泛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包括司法道德、司法品格、司法方法、司法环境、司法效率、司法质量、司法效果等。它是法官群体司法能力的综合反映,是一种复合的、综合的和全面的司法能力的有机统一体。法官的司法能力是指在司法活动中应当具有的认识、了解、分析、解决或确认与法律关系密切的事实纠纷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集中表现为法官运用法律解决和处理各种案件的能力,而法官的群体司法能力的综合反映则构成了法院的司法能力。人民法院的司法能力是指法院作为整体认识和把握司法规律.运用司法手段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素质、方法和技能,具体而言就是人民法院在党的领导下,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遵循司法审判工作规律,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依法独立审判职责  相似文献   

12.
一、改革的探索长期以来,法院的审判工作沿袭着一种封闭式、行政化的模式,这种办案模式虽然在一定时期有其合理、积极的一面,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传统的习惯做法已很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一是“先定后审”,使庭审走过场;二是过分强调法院审判人员的职权作用,当事人始终处于被动、从属地位.法官为当事人收集证据,在庭审中宣读证言、出示证据.不注重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三是“只判不审.只审不判”,司法裁判行政化,合议庭、审判员主要对案件事实负责,而实体判决、裁定权则在院、庭领导.“审案的无权判案,判案的不审案”,这种做法、不利于严肃执法,案件逐级请示汇报,也延缓了办案速度.  相似文献   

13.
环境审判模式的生成,有其内在的价值和规律。环境案件的特殊性是环境审判模式的内生性逻辑,现有司法制度是环境审判模式的外生性逻辑。从司法实践看,现有的环境审判模式主要有分散审判模式、"三审合一"审判模式、"四审合一"审判模式。延续着环境审判模式的生成逻辑和司法实践,"三审合一"的环境审判模式是未来环境资源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但面临着六大基础性法律问题,需要环境诉讼机制与环境审判机制融合共生,才能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4.
章伟斌 《江南论坛》2009,(11):35-37
一、实践中的现状 近年来,各级法院不断探索司法改革和工作机制改革,以追求审判活动符合现代审判规律,适应形势发展,在以公开促公正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公开审判有了一定的发展,审判活动在程序方面更加透明。但也毋庸讳言,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观念和行为在许多法院,特别是在基层法院仍有不小的市场,审判过程中一些本应公开的环节或者活动往往被当作形式主义的东西而忽略、简化乃至省略。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民商事纠纷解决过程中,送达是民事诉讼和民事仲裁的重要环节。电子送达则是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送达方式,其立足于国际司法协助制度之中,具有新的内容和特色。实践中,域外电子送达的方式包括电子邮件送达、网上公告送达和国际司法协助送达。域外电子送达顺应现代办公模式的新发展,有利于提高涉外诉讼效率和维护司法公正。当前域外电子送达面临着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当事人不配合、国外法律不允许的情形。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应完善域外电子送达的相关立法、强化与当事人的沟通和完善双边司法协助机制。  相似文献   

16.
起源于美国的法院附设ADR制度,作为一种司法调解制度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运用。近年来,我国在司法实践中为完善法院附设ADR制度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我国的法院调解制度进行了全面规范,确立了协助调解人制度、独立调解人制度、和解协议确认制度以及和解协调人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尚存在许多程序方面的缺陷,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司法ADR制度,需要通过立法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审判组织制度不科学已经为大家所公认.在新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实施之后,法院案件数量呈"井喷式"、"爆炸式"增长,审判提效、法官减压的要求使改革审判组织制度的任务更加迫切."法官一法官助理一书记员"模式的试点进行了儿年,未能得到全面推行.笔者认为.若想跳出"法官一法官助理一书记员"模式的思路,首先就要建立"法官一书记员"模式.  相似文献   

18.
审判流程管理制度最先由山东寿光法院推出,后在全国法院推行开来。根据各地法院的实践,审判流程管理制度的含义可以概括为:它是指人民法院依照程序法的规定,按照审判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将整个审判工作程序系统地组织起来,对审判工作的各个环节、阶段进行全程跟踪、控制和监督的管理方式。具体内容包括审判阶段的立案管理、审判阶段的审理程序管理、审限管理、  相似文献   

19.
《仲裁法》颁布实施以来,对我国涉外仲裁的司法审查制度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在立法和司法层面上仍存在涉外仲裁司法审查的范围、司法审查的法律程序以及司法审查的审理结果等诸多不足.我国现行的《仲裁法》没有对法院受理当事人提出的撤销涉外仲裁裁决之诉能否上诉问题作出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1997年《关于人民法院裁定撤销仲裁裁决能否上诉问题的批复》中明确规定,对法院作出的撤销裁定,不得上诉.为了实现当事人对法院司法审查的监督,应制约法院行使涉外仲裁裁决的权力,使其纳入诉讼监督程序.  相似文献   

20.
在民事活动中,意思自治原则贯穿于始终.而在发生争议提起诉讼时,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也是解决民事案件的一个重要司法原则,贯穿于诉讼程序的始终.在诉讼超始体现为诉讼的提起由当事人本人自行决定,当事人不主动申诉,法院没有必要去主动干预,即"不诉不理"原则;在审判过程中,则体现为审判人员在庭前的调解和判决前按程序要对当事人进行和解,当事人可以有机会通过平等协商、互相谅解达成调解协议,充分显示了对当事人意愿的尊重;而在诉讼终结对标的的执行过程中,虽然不能由法院进行调解,但当事人可以根据意思自治原则进行执行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