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涌案”和“袁宝璟案”的审理凸显了法律的公平和正义等价值;两案审判的曲折过程反映的是我国司法工作没有得到实质意义上的独立,人们的法律信仰依然存在缺失。保障司法独立,强化人们的法律信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融通基金原基金经理张野"老鼠仓"案曝光以来,基金"老鼠仓"再次成为社会热议论题之一,2008年出台的<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导意见>对此问题做出了相关的制度约束,<刑法修正案(七)>也将"老鼠仓"作为内幕交易的一种对其进行法律规制.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融通基金原基金经理张野"老鼠仓"一案进行分析,阐释基金"老鼠仓"所涉及的几个主要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法律解释入手,通过杭州飙车案和成都醉驾案对比,分析法官在处理具体案件中的法律解释问题,进而对法律解释之必要性以及幅度限制的探讨.最后,提出措施对法官法律解释进行必要限制.  相似文献   

4.
王宇 《大众商务》2010,(10):262-262
从法律解释入手,通过杭州飙车案和成都醉驾案对比,分析法官在处理具体案件中的法律解释问题,进而对法律解释之必要性以及幅度限制的探讨。最后,提出措施对法官法律解释进行必要限制。  相似文献   

5.
黄成  赵东  江正圣 《全国商情》2012,(3):90-91,93
伯尔曼提出"法律必须被信仰",依据是西方法律传统长期受宗教思想的影响,宗教和法律有高度融合的历史传统。宗教和法律分离导致了对两者信仰同时衰弱。但西方的这种危机不会重蹈革命覆辙,因为经济交流文化融合不断加深,世界法主体正在形成,人们借助圣灵引导,将形成超越法律和宗教的世界法。  相似文献   

6.
法律原则是法律规范的主要类型之一,是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主要的判断标准为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及其合理性分析。本文主要通过"周口平坟案"入手,来剖析政府行政行为在合法性与合理性判断标准下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传统的观念与法律的矛盾冲突不断凸显出来.传统的信仰价值体系处于危机之中,而新的信仰价值体系尚未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社会价值系统处于一种断裂的状态,于是产生了许多法、理、情的观念冲突.本文通过对我国法律信仰的现状进行剖析,指出转型社会的断裂、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当前司法因素是影响法律信仰培养的主要因素,并对法律信仰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就是大学生群体基于法律价值良好而对过法律生活的全身心认同。大学生要"努力树立法律信仰"已成为国家意志。这是因为大学生树立法律信仰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真正建成,也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形成自律意识以及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宪法的信仰是一个全新的提法。文章提出,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是历史的必然,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又始于对宪法的信仰,进而论证法治是宪法信仰的基础。笔者认为,宪法的信仰只能生长在法治的环境之中,另一方面,中国的法治化也需要宪法的信仰作为支持。  相似文献   

10.
时隔4年,当深圳"好来居"高空抛物案再次回到人们视野时,又一次挑动了社会各界敏感的神经.这起案件的判决结果或许会成为一个"示范文本",人们关注的不仅止于孰胜孰败,而是审判中"公平"砝码的偏向及今后对此类案件判决起到的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法律翻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同时,法律翻译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英文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为案本,分析一些法律文本汉译英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夏伟 《大众商务》2010,(8):45-45
融通基金原基金经理张野"老鼠仓"案曝光以来,基金"老鼠仓"再次成为社会热议论题之一,2008年出台的《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导意见》对此问题做出了相关的制度约束,《刑法修正案(七)》也将"老鼠仓"作为内幕交易的一种对其进行法律规制。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融通基金原基金经理张野"老鼠仓"一案进行分析,阐释基金"老鼠仓"所涉及的几个主要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3.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没有信仰的法律退化成了僵死的教条,这是伯尔曼所处时代西方社会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我国当前法治建设中存在着民众法治意识淡薄、法律信仰严重缺失的重要问题。中西法律传统的差异提醒我们,要建构法律信仰必须明确其内涵和偏误、培育法治精神和树立法律权威、转化和融合传统法律文化和道德信仰,而不是盲从西方社会以弥合法律与宗教之间出现的巨大鸿沟的方式来解决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4.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没有信仰的法律退化成了僵死的教条,这是伯尔曼所处时代西方社会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我国当前法治建设中存在着民众法治意识淡薄、法律信仰严重缺失的重要问题,中西法律传统的差异提醒我们,要建构法律信仰必须明确其内涵和偏误、培育法治精神和树立法律权威、转化和融合传统法律文化和道德信仰,而不是...  相似文献   

15.
论法律信仰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治现代化的根本条件就是人的法律精神现代化,树立法律信仰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人都信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实现真正的法治.法律信仰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艰难的培育过程,不仅需要主体条件,还需要客体条件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公民对法律的价值进行体验是我国公民形成法律信仰的必要内在途径。法律价值体验过程包括法律价值感受、法律价值体认、法律价值认同三个基本环节。从法律价值体验的阶段性来看,这一过程又依次呈现为公民产生法律信任、法律信赖、法律信念、法律信仰四个不断增进法律价值信服感的阶段。由于法律信仰是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意志等精神要素和法律行为要素全面沟通与整合的产物,我们要促进公民形成法律信仰,就必须让他们从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诸方式对法律价值进行全身心的综合体验。  相似文献   

17.
法律信仰是一个国家实现法治的精神支柱。当前,我国法律信仰的缺失已成为国家法制建设的主要障碍之一。我国法律信仰培植需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信仰,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精神为底蕴,注重民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培育,维护法律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法律信仰的生成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法律信仰首先应从其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入手,即理想中的信仰状态和现实中的信仰状态,得出社会公众对法律信仰崇尚程度的高低与其所付出的法律成本息息相关,进而对如何培养普通民众的法律信仰做出对策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对"齐玉苓"案的<批复>引发了国内法学界的热烈讨论,部分学者评价该案是我国宪法司法化第一案.本文通过分析宪法司法化的含义及我国现状,建议我国应在宪法框架内实现"宪法司法化".  相似文献   

20.
浅析我国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信仰的缺失是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主要障碍之一,将法律作为尊崇信奉的对象,树立法律的神圣性才能最终达到法律实现的目标,本文分析了法律信仰的应然性及其重要性,试图从多方面探索我国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构建法律信仰的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