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类型通胀目标制:框架划分及其转型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 《上海金融》2005,43(11):17-21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指中央银行直接确定和公布其通货膨胀目标,并以此规划货币政策操作的政策制度.按照央行对通胀目标承诺的清晰度及其公信力的差异,可将该制度框架划分为三种类型:标准型、混合型和初始型.对不同类型的制度框架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从一种框架向另一种框架转型提供政策指南.本文借助于对不同类型通胀目标制之间转型的实证分析,尝试总结归纳出转型过程中所存在的一般规律,为中国货币政策制度框架未来的改革提供一些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目标制逐渐成为全球主流的货币政策框架选择。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巨大变化对通胀目标制提出挑战,通胀目标制是否已经过时成为了当前全球货币政策框架研究的一个热点议题。文章以英国为例,揭示了危机以来通胀目标制实践所遇到的制约,阐述了对通胀目标制进行完善而不是放弃的理由,探讨了未来通胀目标制的调整方向以及中央银行会面临的相关挑战。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压力日益加大,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西方国家成功实践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实现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预期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文分析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在稳定通胀预期方面的制度特征,结合我国实施通胀目标制所面临的货币政策困境,提出了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可信度、以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单一名义锚、建立合理的通货膨胀目标区间、采用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增强信息披露机制、完善监测指标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文章中对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宏观关系进行了研究,他着重分析了资产组合与信息混淆对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交织影响;又探讨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他的研究结论是在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的稳定替代关系;拉下通货膨胀比拉上通货膨胀要困难一些,治理通胀代价比通胀收益要沉重;在治理通胀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介绍我国通货膨胀预期指数构建方法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我国通货膨胀预期与经济、通货膨胀预期与实际通货膨胀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对实际通胀不存在显著影响,而实际通胀存在显著黏性。文章结合对历史上发达国家经济滞胀情形的考察,对于我国当前在治理通胀的同时如何兼顾经济平稳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理论界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关系的问题上曾经有过很多争论。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经验实证,从而得出结论:二者关系有以下四种类型"低通胀-高增长"、"低通胀-低增长"、"高通胀-低增长"、"高通胀-高增长";并且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定的条件,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其经济意义在于:不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在具备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轻微的通货膨胀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开放经济下的新凯恩斯模型实证分析了开放经济体中不同的货币政策目标制。结果表明,面对国内利率政策、技术、国外通货膨胀、国外产出和国外实际利率冲击时,由灵活通货膨胀目标、资本自由流动和完全浮动的汇率构成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能够有效吸收冲击,减缓经济波动。相比而言,严格通胀目标制无法有效吸收国内外冲击,所以我国在开放经济下选择货币政策目标时,并不一定要选择严格通货膨胀目标,可以选择一些灵活通货膨胀目标的政策框架。此外,能够有效吸收各种冲击的灵活通胀目标、资本自由流动和完全浮动汇率制组成的目标体系也为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改革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开放经济下的新凯恩斯模型实证分析了开放经济体中不同的货币政策目标制。结果表明,面对国内利率政策、技术、国外通货膨胀、国外产出和国外实际利率冲击时,由灵活通货膨胀目标、资本自由流动和完全浮动的汇率构成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能够有效吸收冲击,减缓经济波动。相比而言,严格通胀目标制无法有效吸收国内外冲击,所以我国在开放经济下选择货币政策目标时,并不一定要选择严格通货膨胀目标,可以选择一些灵活通货膨胀目标的政策框架。此外,能够有效吸收各种冲击的灵活通胀目标、资本自由流动和完全浮动汇率制组成的目标体系也为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改革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陈汉鹏  卜振兴 《金融论坛》2021,26(10):12-20
本文利用变系数不可观测要素模型,以拓展后的卡尔曼滤波估计政府的通胀目标并评估其对于实际通胀的影响.研究发现,本文估计的通胀目标自2012年以来显著高于实际通胀,其有效拉抬通胀预期,成功抵消经济增速放缓对总体通货膨胀的抑制.通胀目标与实际经济行为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危机后均显著提升,中国不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扁平化现象,政府通胀目标对于实际通胀起到良好的锚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建立我国通胀预期管理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胀预期是公众对未来通货膨胀变动方向和幅度的事前估计和判断.通胀预期会从需求和供给等方面推动实际通货膨胀水平.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大多通过问卷调查和计量模型对通胀预期进行测量,并采取多种方法对通胀预期进行管理.我国目前尚缺乏针对通胀预期的调查制度和专门的通胀预期管理手段.为了有效管理通胀预期,我国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通胀预期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通胀预期是公众对未来通货膨胀变动方向和幅度的事前估计和判断,是真实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因素。一些国家在通胀预期管理实践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当前,我国通胀预期管理的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针对通胀预期的调查制度和专门的通胀预期管理手段,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通胀预期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通货膨胀预期是真实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决定因素,对货币政策目标和实施效果有重要影响。本文在总结1978年以后四次通货膨胀周期下通胀预期形成的基础上,对稳健货币政策下通胀预期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预期货币供给和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最大,并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提出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VAR模型,对影响当前通货膨胀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显示:流动性过剩是通胀的主导因素;控制新增信贷规模、提高利率以及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是治理通胀的有效手段;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治理通胀。  相似文献   

14.
黄彬 《云南金融》2011,(7X):74-74
本文基于VAR模型,对影响当前通货膨胀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显示:流动性过剩是通胀的主导因素;控制新增信贷规模、提高利率以及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是治理通胀的有效手段;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治理通胀。  相似文献   

15.
韩国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柳勇  庄培 《上海金融》2004,55(10):44-46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不少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开始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货币政策,通胀目标制成为货币政策领域最受人关注的焦点。而最近一些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亚洲国家也纷纷开始采用通胀目标制(Inflation Targeting Regime)作为本国的货币政策框架。本文选取韩国作为样本,分析了韩国采用该制度的内外两方面的原因,详细介绍了韩国通胀目标制的制度设计,实证检验了该政策的效果,并分析了我国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高通胀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次通胀治理教训表明,在通胀治理上,要保持合理的政策力度,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稳定农产品价格以及加强宏观审慎管理,防止资产价格过快上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1988~1989年、1993~1994年和2007~2008年三次较高的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的治理方面也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保持物价稳定。大量的实证分析和长期的实践经验表明,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前瞻性就必须管理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对通胀预期的研究仍较为匮乏,实践中对通胀预期的监测也是非常的薄弱。本文独创性地改进了Carlson-Parkin概率法,以此计算我国的通胀预期值,并进一步地利用计算得到的通胀预期值,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种敏感性经济现象,往往表现为物价总体、持续、快速上涨,纸币购买力下降,或者表现为许多商品和服务短缺(被称为隐性通货膨胀)。通胀的类型多样、原因复杂,至今国内外政商学界看法分歧颇大,尤其是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通货膨胀问题越发明显和深刻,甚至传统理论亦不能给予合理解释。针对通胀问题,笔者认为认真搜集和正确借鉴国际上有益的治理通货膨胀经验和政策措施,会对科学管理当前我国通胀预期,实施适度的宏微观经济政策,有效缓解和应对通胀压力和严峻形势,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封面秀     
刘丽娟 《中国外汇》2013,(22):13-13
《经济学人》:通胀下降的风险经合组织(OECD)下降到1.5%,远低于各国中央银行的官方目标。超低通货膨胀最大的危险是滑向彻底的通货紧缩。日本的教训表明,在经济疲软、债台高筑的情况下,通货紧缩不但破坏性强而且很难摆脱。美国和北欧还没有通货紧缩的即时危险,但是超低通货膨胀的副作用也代价高昂:—方面低通胀会和经济疲软以及高失业率相伴;另一方面,低通胀还将影响中央银行对抗经济衰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种敏感性经济现象,往往表现为物价总体、持续、快速上涨,纸币购买力下降,或者表现为许多商品和服务短缺(被称为隐性通货膨胀)。通胀的类型多样、原因复杂,至今国内外政商学界看法分歧颇大,尤其是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通货膨胀问题越发明显和深刻,甚至传统理论亦不能给予合理解释。针对通胀问题,笔者认为认真搜集和正确借鉴国际上有益的治理通货膨胀经验和政策措施,会对科学管理当前我国通胀预期,实施适度的宏微观经济政策,有效缓解和应对通胀压力和严峻形势,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