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现象越来越成为证券市场关注的热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控股方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进而侵犯广大中小股东、债权人利益的情况屡见不鲜。本文着眼于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原因和特征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控股股东委派董事长、控股股东的性质是影响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因素。根据实证结果从法制、公司治理、市场监管等角度给出了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福建上市公司担保贷款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霖养 《技术经济》2003,22(9):9-11
一、上市公司担保贷款的特点上市公司担保的特点是 2 0 0 0年 7月《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实施以前 ,上市公司的担保主要是为大股东及关联企业提供担保。我国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通过股份制改制从母公司剥离出来的 ,与控股股东之间有着天然的“母子”关系 ,为解决母公司、股东或其控股子公司及附属企业的债务融资问题 ,以上市公司的名义为其贷款提供担保似乎就显得顺理成章。同时由于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普遍存在制度缺陷 ,不少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利用上市公司担保贷款作二次“圈钱” ,有的上市公司长期为其控股股东提…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建民  刘星 《当代财经》2005,(9):112-115
本文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对公司进行保“壳”和再融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论文通过对存在控股股东型公司关联交易量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型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量明显多于法人控股型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配股盈余管理比法人控股型公司更为显著,同时发现国有控股型上市公司在确保“壳”资源免遭“ST”或终止上市的同时可能直接转移了上市公司的利益。因此不公平的关联交易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信息真实性,误导了投资者和侵占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十分普遍,国内不少学者对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与关联交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治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回顾了相关研究文献与研究现状,并提出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季春 《经济师》2008,(8):85-87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我国的证券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其中关联交易是一种经常被采用的方式,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在我国,关联方交易广泛地存在于上市公司的日常业务经营活动中,而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进行的关联交易更有其深刻的根源。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因经济体制的改革而设立的,因国企的改革而得到了发展。它的设计和组建并不是按照欧美国家那样完全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而是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和行政控制的色彩,融资是企业改制上市的主要目的。文章指出,由于我国股票市场中股权融资制度、融资机制、融资程序的错位而导致的上市公司制度改造和机制转换的不彻底,是引发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不公平的关联方交易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邹平  付莹 《财经研究》2007,33(9):135-143
在集中的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享有的控制权可能超过其持有的现金流权,造成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两权分离"。两权分离致使股权结构更加复杂,为控股股东关联交易、淘空上市公司和利润转移等行为提供了便利。文章从理论角度考察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企业价值及资本结构的影响,并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独立董事制度:理论、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孔翔 《经济导刊》2001,(4):11-19
新世纪伊始,关于在我国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话题逐渐热了起来,独立董事制度之所以逐渐在我国企业界,尤其是上市公司中受到重视,是有深刻的背景的,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发展的速度很快,截至2000年底,上市公司的数量已达1104家,但是,发展速度过快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尤其以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上市公司:内部人”侵害全体股东利益,控股股东或控股集团公司通过不正当的关联交易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地挫伤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也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声誉。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过于集中,董事会中内部董事与控股股东代表的比例太大,缺乏对大股东及“内部人”进行有效约束的机制。为了对上市公司“内部人”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控制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掏空”上市公司,在董事会中引入某种平衡力量或制衡机制就成为目前的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下,独立董事制度被寄予厚望,人们希望通过在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引入一定数量和比例的独立董事,运用他们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对公司的执行董事和高级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督,促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8.
翟英敏 《经济论坛》2005,(14):99-100
利用企业间的关联交易,提高经营业绩,粉饰财务报表。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大多处于一种复合型的多元结构,向公众披露的合并会计报表数,其范围涵盖了母公司、子公司、各类合营公司及控制、共同控制等各类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关联企业均各自独立核算,但关联企业之间往往在整个集团内互相配套,这些都为上市公司通过内部交易调节、合并数据提供了一个平台。在《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发布之前,有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利用内部关联企业的关系或与控股股东的关联企业的关系,通过采取诸如买卖商品、转让资产、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中国上市公司2001-2005年的相关面板数据,讨论并检验了关联交易、投资者保护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控股股东,且控股股东有利用关联交易转移公司利润的倾向,进而损害了中小投资者利益;投资者保护指标显著地与公司绩效正相关,从而在微观上验证了LLSV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上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案例屡见不鲜,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很多公司股权相当集中且在多数上市公司以股权融资为优先选择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问题显得更加的明显和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上市公司100强中,有六成的公司与其集团公司有母子关系,母公司或控股股东是上市公司的关键供应商。关联交易依然是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一个顽疾。近年来被揭示的一桩桩  相似文献   

12.
根据代理理论,现金股利是反映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成本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发行可转债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了减轻赎回压力,有动机发放较高的现金股利以吸引可转债持有者转股。文章以此为研究假设,以我国2001年~2006年发行的可转换债券为样本,对可转换债券降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代理成本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可转换债券融资比例与现金股利发放率显著正相关,通过可转债融资可以降低现有中小股东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的控股股东在取得上市公司之后,采用多种资本运作的方法掠夺和掏空上市公司的案例可谓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民营企业的控股股东通过上市公司不公平关联交易、违规担保、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手段侵害外部投资者利益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文章主要通过对一些问题民营企业的情况分析后,认为民营企业中存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代理问题,并试图从内外部治理方面分析其原因和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禹 《经济研究导刊》2013,(17):275-276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的普遍现象,而其中的非法关联交易不仅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更加不利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营。上市公司非法关联交易的特殊性和隐蔽性导致公众监督与政府监管脱节的事实,凸显了加强完善非法关联交易的相关法律规定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来对上市公司的非法关联交易进行有效的规制,才能保证中小股东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并最终实现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因此,以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为研究对象,对关联交易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存在的问题,并从公司法与证券法的角度探究如何完善关联交易的相关法律制度,以期对相关法律制度完善做出微末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已有文献对于企业集团核心经济功能存在巨大争论,综合考虑掏空和支持互动机制有可能克服单一的掏空或支持视角研究的局限。本文实证考察了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掏空和支持的时机选择、工具差异和经济后果,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面临退市风险时,控股股东同时提供融资类和非融资类关联交易支持,而当控股股东陷入财务困境时,上市公司仅提供融资类关联交易支持,非对称存在的掏空支持互动机制构成集团内部成员间的相互保险。本文再利用证监会关联交易监管政策变动外生冲击开展的自然实验研究提供了补充证据,其政策含义在于监管当局应考虑制定关联交易的相机监管政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司大部分是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其中相当一部分采取了主体上市,原企业改造成母公司(集团公司)的模式。这种特有的模式便产生了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特有的现状:关联方通过与上市公司进行资产交易把大量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粉饰业绩;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或利用上市公司资信取得贷款;替上市公司转移利润,逃避纳税等等。而最终的受害者却是无辜的广大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因此,规范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对于稳定整个证券市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近年的大量恶性案例表明关联交易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一个严重问题。本文在全面分析1998—2 0 0 2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总体状况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关联交易与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关联交易的发生规模与股权集中度显著正相关,持股比例超过10 %的控股股东数目的增加会降低关联交易的发生金额和概率。此外,控股股东间的制衡能力越强,发生关联交易的可能性越低、金额越小。这些发现为通过增加控股股东数目,改“一股独大”为“多股同大”来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改革思路提供了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18.
股权分置改革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减少,控股股东利用关联担保进行侵占的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文章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分界点,通过对发生违规对外关联担保情况、对外关联担保的公司数量和发生额以及发生对外关联担保公司的业绩情况进行分析,剖析股改中、股改后关联担保变化特点,揭示我国上市公司对外关联担保的潮起潮落的原因。一方面有助于了解股权分制改革前后近10年我国上市公司对外关联担保的变化特点,另一方面也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对规范关联担保是否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产生的根源与间接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民 《现代财经》2005,25(7):8-12
论文应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行为进行了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产权制度是产生非公平交易的根源,信息不对称、中小股东的不参与行为和政府监督部门监督不力是导致非公平关联交易产生的间接原因。政府应该明确规定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方式、聘请中介机构公正审计会计信息,保证公司的所有股东获得其合法收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大股东掠夺在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关系中的传导作用。在理论上我们明确了小股东、大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三重委托代理关系,并将掠夺概念化为小股东补偿大股东的代理功能而支付给大股东的租,建立了所有权高度集中体制下公司治理的外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的理论框架。通过以关联交易作为对大股东掠夺的直接测量,本文用事件研究法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负价值效应,并发现控股股东控制上市公司的能力、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类型、对上市公司董事的股权激励以及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情况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掠夺的主要因素。本文还发现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情况与控股股东的控制能力对大股东掠夺具有显著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