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背景,使用2000-2006的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Download Tariff Facility以及WITS数据库,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视角,提出影响企业生产率的三种渠道:技术进步效应、价格效应以及自选择效应,进而做了中介检验。检验结果表明,TPU下降会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且通过增加新产品的产值和出口产品种类、降低出口产品的价格提升企业生产率。因此企业在面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时,应该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扩大国际投资、选择多个出口市场,从而提升自身生产率。  相似文献   

2.
根据异质性企业出口选择理论,只有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才能跨过出口门槛开展出口;生产率最高的企业价格最低,出口价格与出口门槛正相关。本文研究中国制造业出口价格和出口门槛的关系,发现出口价格与出口门槛可能正相关,也可能负相关;并且结合质量调整价格(quality-adjusted price)模型,对结果进行了解释。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门类中多数是出口价格与出口门槛负相关,二者之间的正负关系取决于企业能力指数。大多数行业处在以低价竞争为主的阶段。同时,本文还对中国出口门槛进行了排序。  相似文献   

3.
市场势力、中国企业出口二元边际与产品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出口市场不断繁荣,通过二元边际分析,本文发现中国出口企业逐步走向产品种类创新的增长路径.接着本文从市场势力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市场势力通过竞争促进效应和替代效应对中国出口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贸易方式和进入退出企业来分析,发现市场势力不利于中国企业的创新.要提高中国出口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还需要注重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劳动比、补贴等因素.最后中国需要利用市场手段创造更加公平的环境,促进出口企业通过产品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标:反倾销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合并全球反倾销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2000~2006年的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法,从微观层面考察了反倾销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整体而言,反倾销壁垒抑制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其抑制效应主要体现在反倾销终裁措施实施之后,尽管反倾销的初裁预征税率也降低企业生产率,不过这种抑制效应很小并且统计上不显著。增加值下降和生产要素缺乏调整是导致企业生产率降低的主要缘由。研究创新:从企业层面量化反倾销壁垒对反倾销目标国的生产率效应。研究价值:较为细致地分析了反倾销壁垒的生产率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测算增加值出口和多边增加值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基础上,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和关税数据,系统考察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增加值出口对生产率进步的影响,并细致区分不同国家的增加值出口和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多种方案的稳健性检验和中介效应均证实结论的可靠性。研究发现:首先,无论是总体回归还是分国别回归,增加值出口显著促进了生产率进步,且对美国、欧盟和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增加值出口的生产率效应强于对金砖国家和印尼等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其次,考虑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交互影响,增加值出口强化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生产率效应,且对制造业中间品贸易自由的生产率效应的强化作用要小于对服务业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生产率效应的强化作用。此外,通过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中间品关税的下降能够增加进口的中间品种类,进而有利于行业生产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2000~200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制度质量的角度,描述了出口企业在目的国的动态特征;采用企业-时间固定效应和赫克曼两步法两种方法,研究企业在目的国的生存状况和出口增长情况,同时,分别对不同地区企业和不同所有权企业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目的国的制度环境越好越有利于出口企业的生存,但越不利于企业的出口增长。这些结论可为中国企业选择出口目的国以及保持出口的稳定和持续增长提供丰富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大样本企业数据,本文发现出口显著抑制了中国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增长,这为理解中国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下降的动因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支撑。具体来说,出口对中国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的抑制效应,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和港澳台企业中;而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非港澳台外资企业中表现得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特殊的出口模式是中国宏观层面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主要推手之一。促进中国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的提升,是扭转劳动报酬占比持续下降的核心举措。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国2008年~2009年工业企业数据,文章试图揭示中国企业出口与要素禀赋和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即形成中国企业出口竞争优势来源和快速的贸易规模的扩张的原因。文章的研究结果发现出口企业的出口深度越高,则企业的生产率越低且劳动力投入越密集,体现了中国企业出口行为中要素禀赋优势的重要性,但是也出现了生产率悖论;文章还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发现高生产率不是推动中国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而禀赋优势才是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的出口市场选择:事实与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企业 出口市场对的贸易数据,采用条件Logit模型考察中国企业出口市场选择的空间模式。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出口市场选择受企业以往出口经验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企业倾向于选择与老出口市场地理邻近或文化相似的出口市场建立新贸易关系,尤其是与前者。其中,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市场选择更加依赖于新老出口市场间的各种相似性关系。这提醒我们,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出口经验,尤其是成功的出口经验在相似出口市场间的溢出效应以加强新市场开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结构合理的贸易网络以稳定出口。  相似文献   

10.
融资约束是发展中国家出口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可被视作与企业出口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出口企业需要更多资金支付沉没成本和固定成本。通过减轻融资约束,企业产品将能更好地出口到多个国家。随着企业国际市场份额的增加,企业自身的实力将得到增强,出口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利润。本文从生产率效应和事后效应两个方面解释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和非沿线24个经济体2010年1月—2019年3月的月度高频数据,采用面板校正标准误模型,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一带一路”倡议出口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显著的出口促进效应,且此效应在中美贸易摩擦的作用下更为显著。将中美贸易摩擦划分两阶段的研究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前期对“一带一路”倡议出口效应的发挥具有抑制作用,而后期表现为促进作用。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出口创造效应和出口转移效应,其总出口效应是两效应的双重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具有微弱的出口创造效应和显著的出口转移效应,出口转移方向为从非美非带路经济体到带路经济体,即出口转移效应是中美贸易摩擦发挥倡议出口效应促进作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行业专长效应的新视角,以2008—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本土所”与“国际所”的审计质量差异。研究表明:与“国际所”的非行业审计专家相比,“本土所”的行业审计专家能够利用自身行业专长优势,发挥出更强的专业胜任能力与独立性,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即存在行业专长效应;进一步地,我国推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制改革之后,这一行业专长效应增强,即“本土所”行业审计专家更能保障审计质量。拓展分析发现,“本土所”行业审计专家主要通过增加审计投入来提升审计质量;当两位审计师来自总所或相同分所时,更有助于行业专长效应的发挥。研究结论有助于矫正资本市场参与者针对“‘国际所’必然优于‘本土所’”的惯性误解,也可以为加强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建设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peer firms on firm investment strategies. We test the peer group effect hypothesis along differing levels of financially constrained firms as well as differing degrees of industry competition. Using idiosyncratic equity returns as the instrument variable, we use 2-stage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to identify the influence of peer firms’ investment decisions on a firm’s own investment policies. Our analyses empirically confirm that there is a peer group effect in making firm investment decisions. More financially constrained firms show greater dependency on peers’ investment decisions. Tests of peer sensitivity to the increase in industrial competition, however, displayed a U-shaped quadratic curve, which shows that firms have the lowest peer group effect in medium-competition markets. We claim that imitative behavior in investment is presumably weak in the mid-competition market because firms are yet to be distinguished in this market.  相似文献   

14.
企业网络化成长是复杂动态商业环境下一种高效的企业成长机制。首先,对企业网络理论进行综述。随后,重点介绍了网络结构促进企业成长的四个路径:提供成长资源;创造成长机会;增强成长欲望;施加成长压力。并详细分析了为企业创造成长机会的有关方面,运用产品的一个流程:生产、销售和贯穿这两方面的供应链管理,分析网络结构是如何来促进企业成长的。最后,指出它对中国企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立峰  李政 《价值工程》2006,25(12):106-109
企业成长的源泉始终是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的主题,近年来研究更加深入。本文回顾与分析了企业成长理论关于成长动力的研究,认为资源、能力、及知识是企业成长的动力与源泉,提出了企业应不断吸收、转换、创造知识,促进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16.
传统理论认为,扩大服务业开放有助于促进制造业攀升价值链高端并提升附加值创造能力,但实践中却存在着扩大服务业开放未能有效破解制造业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从而出口附加值创造能力提升受制的悖论。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扩大服务业开放后,国外服务要素作为中间投入直接进入制造业的“直接效应”与反向拉动国内服务业发展的“间接效应”,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具有相反作用。进一步利用中国企业层面经验数据进行检验,还发现上述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在中国制造业亟待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和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新阶段,依托扩大服务业开放的促进作用不能简单因袭“拿来主义”路径,更要注重开放的竞争效应、溢出效应、关联效应等有助于拉动国内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实际影响可能具有的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侯旭  孙端 《价值工程》2012,31(6):113-114
为了考察二级市场股票流动性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以2004~2009年间沪深两市A股股票分笔交易数据为样本,利用相对有效价差与托宾Q作为代理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股票二级市场流动性同上市公司价值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股票流动性提高,公司资本成本降低,经营业绩改善,上市公司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18.
以家族企业中的家族影响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广东省127家家族企业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了家族成员的社会资本、家族成员管理参与度和家族成员间和谐度这三个家族影响维度对家族企业绩效和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此三个家族影响维度与家族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创新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中起着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经济集聚视角下合理引导地方税收竞争对促进我国出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地方税收竞争和经济集聚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理论机制,利用2000—2019年中国省市面板数据进行空间模型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税收竞争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行为,在时间趋势上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动态变化特征。经济集聚关联效应表明,经济集聚可以显著降低企业出口行为对地方税收竞争的敏感度,有效缓解地方税收的“逐底竞赛”,且在东部沿海地区更为强烈。因此建议合理引导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采取竞争性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资本、技术和人口等空间集聚,以促进中国企业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