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地下管网的运维关系着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和生命财产等安全,但复杂的管网运维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虽然BIM技术可提供有效的可视化管理,但由此产生的大量数据文件对操作人员和运行设备提出较高的要求。基于BIM模型轻量化技术本文进行了管网运维管理轻量化的二次开发及探索,并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管网系统为例分析了应用过程。Web端轻量化模型的构建方便了模型的浏览,减轻了对计算机的配置要求,对管网优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由于BIM技术的简洁高效性,使得其能应用于装饰工程各方面.基于BIM建模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并以云南某项目为依托,使用Revit获取房间边界,然后通过边界自动创建装饰模型,再通过Dynamo中节点包WH_Filter.ByNameContain进行房间名称筛选.筛选完成后,再次使用Dynamo对房间进行墙、地、顶装饰面的布置.通过对BIM二次开发,快速创建族并修改相关装饰面的属性.通过BIM模型对装饰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及管理进行仿真分析,为装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安装提供快捷有效的帮助.结果表明,BIM模型可进行可视化调整和模拟,大大加强装饰与建筑各方的沟通效率.BIM技术在装饰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实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朱明 《中国招标》2017,(23):38-39
BIM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近年来在建筑领域推广较快。BIM技术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从而使设计、施工、造价控制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协同工作。BIM技术的优势由于BIM技术的本质就是模型加信息,故其优势在于:(1)可视性:所见即所得;(2)协调性:避免或减少冲突;(3)模拟性:事前把控现场情况。  相似文献   

4.
刘俊良 《中国招标》2023,(1):101-103
为解决当前建筑项目施工预算准确率过低影响后续工作开展的问题,本文以某建筑项目为例,开展BIM技术在建筑项目施工预算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建立基于BIM的半自动施工预算框架、基于本体的施工预算规范语义模型改进、基于本体推理的BIM预算模型缺失信息补充机制,提出一种全新的预算方法。通过对新预算方法与传统预算方法对比,得出新的预算方法准确率更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刘艳艳 《中国招标》2023,(9):121-123
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投标过程中存在的投标文件编制速度慢、商务与技术“两张皮”等问题,BIM技术可通过对建筑工程的数量、消耗、价格等信息,以三维模型进行整合,将技术和经济有效结合,在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根据多年建筑工程BIM项目投标工作经验,简要分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投标管理阶段的应用前景,并结合行业实际情况,提出规范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郝晶晶 《中国招标》2024,(1):113-1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建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基建项目管理中的造价问题困扰着不少管理者。为解决基建项目投资中存在的超预算等问题,文章引入一种立体化数字化建模技术,利用其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等优点,建立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模型,结合Solibri等软件进行进度模拟和预测,以期为工程管理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李雪晴 《中国招标》2023,(4):137-138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模式难以对项目从决策到运营各个阶段进行准确控制,项目参与各方的信息不对称也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BIM技术可以基于BIM数据库对投资方案进行对比,便于使用人选择,还能够使所有项目参与者直接看到建筑模型,便于提前发现和解决项目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效集成、施工装配化的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信息协同高度匹配,体现了建筑一体化建造的思路。EPC模式下,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一体化、信息化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通过分析EPC模式的选择、项目整体把控、一体化信息平台、EPC总承包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的建造4个部分来探讨EPC+BIM+装配式的最优匹配,推动一体化集成的装配式建筑。  相似文献   

9.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自诞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及商业建筑.随着BIM技术的持续推广应用,建筑遗产中逐渐引入BIM技术,但在建筑遗产领域应用研究尚未成熟.对国外BIM技术在建筑遗产中的应用案例、有关的技术开发和创新点,以及国内BIM技术在古建筑和少数民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回顾.研究发现BIM技术在建筑遗产应用中具有方向及创新应用点,可持续地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爱珠  陈帆 《科技和产业》2015,15(2):117-123
将运用BIM技术的建筑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江浙沪及北京地区运用BIM技术的55个项目,其中涉及的92个建筑企业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建筑企业间的运用BIM技术合作网络结构进行整体网络凝聚性分析、中心性分析和小团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建筑企业间的技术合作网络中的大多数企业可以通过中介成员与其他企业产生联系;BIM技术服务公司、建筑设计院的中心性相对较强;规模大的小团体较少,建筑企业的技术合作信息传递慢;建筑企业间的技术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建筑节能的两阶段论决定了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治理的两阶段性,建筑节能工程形成的系统复杂性决定了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治理体系与治理过程的复杂性,建设工程质量生产者负责制是国际惯例,它内在规定了承包商实施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治理的基础性作用.因此,从建筑节能工程质量形成的生产实践过程来看,强化承包商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治理是保证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的基础.本研究是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研究前期成果交叉融合的新成果,基于主体关联的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治理与监管互动视角,以建筑节能工程治理生产者负责制和全面质量管理为基本观念,实施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的新建建筑外墙节能工程质量承包商治理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质量风险管理的分阶段承包商分别治理;基于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有效性视角,以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改善为切入点,围绕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手段信息化平台运行和监督主体多层次激励体系架构,激发监管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两大基点,形成了建筑节能工程承包商治理与政府监管改善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曹红阳  韩洁 《改革与战略》2010,26(5):168-171
文章从实证的角度,以北京市兽医生物药品厂为例,通过分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科技项目——公共研发平台建设的实施效果,从改变企业经营方式、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吸收能力、提升中小企业公信力以及降低企业创新成本等几个方面论证公共研发平台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建设公共研发平台是促进以企业为主体自主创新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13.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内在要求,其有序发展离不开政府决策的有效引导。基于市场运行视角,从EPC模式、激励政策、节能技术、改造策略等方面梳理国内外市场运行理论研究成果。基于决策视角,从决策方法、决策机制、决策优化等方面概述国内外项目决策理论研究成果。总结了国内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运行特征。鉴于目前国内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决策理论研究的匮乏性,综合考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理念的先进性、使用与改造的重叠性及维护与改善的兼顾性等特性,剖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政府决策的特殊性,论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政府决策机制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因异地办公问题,急需解决地震资料集中管理和高强度数据交互传输与网络带宽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根据两地办公的硬件环境及地震解释平台应用需求,信息运维中心开展硬件资源池虚拟化、远程图像压缩传输、资源负载均衡管理技术研究。同时建设和应用科研云平台,实现图形资源的整合、精细池化、动态访问,满足低性能客户终端对高性能图形资源的办公应用需求,实现低带宽网络环境下地震解释平台异地办公的高效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能源场站集控平台研发的深入,功能需求逐渐增加。然而,现有平台建设过程中大多仅能够实现基本功能,而且受制于行业数据通信、数据治理、数据挖掘等技术,导致集控平台建设投入产出比不高,集控平台的智能化、智慧化水平仍需提升。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构建新能源场站智能管控平台,通过现场传感测量设备、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先进测控平台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新能源场站远程的监测维护、运行优化、故障诊断、管理决策等智能化功能,用真实、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撑新能源发电企业打造智能、高效的友好型新能源场站。以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内风光系统作为平台应用对象,结果证明平台有效地提高了运维控制工作效率,降低了总人工成本与总设备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6.
产业创新形势下的企业研发组织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祥凤 《改革与战略》2010,26(8):154-156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世界经济调整和升级的主要驱动力。文章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基于产业创新形势下对企业研发组织建设与管理进行研究,从研发组织建设的要求出发,提炼出典型的研发组织类型,并提出加强研发组织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国际领先企业技术创新共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的现有研究成果,构建符合国际领先企业特征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引导企业向着国际领先企业技术创新方向发展。新评价指标体系考虑了国际领先企业重视基础前瞻性研究、创新资源的全球化布局、科学合理的研发体系、优秀的创新激励软环境塑造、与学术机构开展战略性合作等特征要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知网上2003—2018年以研发效率为主题的学术期刊,运用CiteSpace软件,通过共现关键词、聚类分析、突现词演进等对研发效率展开可视化的科学计量分析,揭示15年间的研发效率研究热点及其演进的过程,探究研发效率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关键词的研究较为紧密,研发效率整体发展呈现出3个阶段,未来"研发创新"和"技术创新"依旧是前沿热点,但机构和学者之间缺乏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 of capitalizing acquired in‐proces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PR&D) on information asymmetry under 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No. 141 (R) (SFAS 141R). SFAS 141R requires acquirers to fully recognize IPR&D at fair value as an indefinite‐lived intangible asset until completion or discontinuation of the project. Prior research suggests IPR&D capitalization will result in an improvement in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In contrast, we find no evidence that capitalizing IPR&D improved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for IPR&D acquirers. Instead, most of our results suggest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information asymmetry for IPR&D acquirers during the post‐SFAS 141R period, relative to the concurrent changes for non‐IPR&D acquirers. In cases in which the results suggest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 the economic magnitudes are relatively small. In addition, we find no evidence that IPR&D acquirers engaged in increased classification shifting between IPR&D and goodwill during the post‐SFAS 141R period, as critics of capitalization had feared.  相似文献   

20.
周琼芳  张全斌 《科技和产业》2019,19(10):125-129
海上风电是最具规模化开发价值的可再生能源,预计2020年我国累计装机容量突破8.5GW。海上风电的运维成本在度电成本占比25%~40%。2019年起国家推行风电平价上网,对海上风电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通过海上风电度电成本分析,建立成本-效益模型。研究发现,风电设备的可靠性、可利用率决定了运维成本和度电成本的水平。基于成本-效益模型测算某海上风电项目的度电成本,风机设备可利用率为97.15%时,运维成本下降26.88%,度电成本最低,为0.575 2元/kW·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