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球价值链分工正深刻影响着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成长.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宏观层面的一国产业成长的研究较为集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对微观层面的产业成长研究则大多忽略了国际分工的影响.未来对此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价值链分工对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的影响研究和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价值链分工推动产业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使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测算了1995~2011年22个发展中国家的GVC分工地位指数,发现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呈"下降—上升—下降"的演化趋势,且GVC分工地位排名前列的发展中国家多为某些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利用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发现研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和自然资源丰裕度与制造业整体GVC分工地位显著正相关,制度通过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分工地位提升;行业层面回归显示研发投入和FDI对发展中国家电子及光电行业分工地位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拓展的增加值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制造业1995—2011年双边增加值贸易成本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对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贸易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贸易统计方式低估了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成本,扭曲确实存在;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贸易成本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不同技术水平行业和贸易伙伴国存在明显异质性;进一步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是有效降低双边增加值贸易成本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升价值链分工地位、降低贸易成本、推进贸易便利化是促进中国制造业持续顺利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国际分工格局的改变引致国际贸易格局随之改变,发达国家为持续占领和控制国际分工的主动权,必然采取保护相关措施抑制发展中国家急速扩展的国际贸易业务,进而减弱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位置,这就必然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事件频发。基于经济学视角,为了顺利推进我国开放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减缓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困扰,未来应从内部层面继续加快中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创新对内对外的开放模式;从外部层面加速价值链升级工程建设,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逐渐摆脱贸易摩擦的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总结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制造业工人工资的影响机制,然后结合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与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使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从个体微观层面实证检验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制造业工人工资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加深会显著降低制造业工人工资。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高技能工人、非生产性工人、外资企业工人以及中东部地区工人工资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上述发现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主要从事微利化的加工、组装环节,并且面临着被低端锁定的困局。  相似文献   

6.
垂直专业化指数可用来衡量一国或部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但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迅猛发展的今天,仅仅计算垂直专业化指数的大小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考察垂直专业化的结构特征。本文利用最新的贸易增加值分解方法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将1995~2011年中国制造业各部门出口产品的垂直专业化分解为最终产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中间产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以及来自国外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考察了中国制造业各部门的垂直专业化结构特征和变动趋势,为衡量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真实地位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新型基础设施能够产生各种积极的经济效应,虽然已被理论和实证研究广泛证实,但现有研究鲜有关注其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参与的影响。在研究视角上,与现有文献关注于传统基础设施不同,本文着重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作用视角,探讨影响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因素,从而拓展和深化有关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影响因素的认识。在研究内容上,本文在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可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角度,探寻促进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的更好对策建议。在研究方法上,尤其是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指标构建上,本文还尝试突破现有文献构建指标的不足,创新性地从企业层面构建能够更好地反映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科学指标。研究结果在中国制造业亟待进一步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进而迈向高水平开放的关键阶段,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虽然说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从中获取的实际利益却相对较少。本文在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定义和利益分配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导致中国服务贸易利益较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服务贸易至今在全球价值链上仍旧处于低端位置,为改变这一局面,本文对中国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剖析,进而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两个角度对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我国服务贸易利益的战略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入调整,贸易分工模式发生变化,同时中国进入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时期。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使用WIOD数据库1995—2011年的国际投入产出表,从供给层面测算中国整体及货物生产业、服务业增加值输出。并基于增加值测算产业显性比较优势。中国自身增加值90%用于国内最终品和中间品的生产,不足10%用于国外生产;各产业自身增加值用于国外最终品生产的比例大于中间品;传统货物生产业优势下降,而高技术货物生产业不具备比较优势;多数服务业具备比较优势,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竞争力不足。  相似文献   

10.
使用2021版增加值贸易(TiVA)数据,采用出口增加值分解、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显性比较优势方法测度并比较中国和俄罗斯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特征。研究发现,由于受到欧美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萎缩”、新旧全球价值链交替过渡期以及国内大循环增强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下降。俄罗斯依托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形成了以原材料、能源出口为主的贸易模式,处于全球产业链上游,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水平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但并不稳定。中俄之间初级产业和制造业存在一定的互补性,服务业互补性相对较弱。俄乌冲突促使俄罗斯“战略东转”的全球战略布局不断推进,全球价值链“萎缩”“重叠”“断链”迫使中国亟须寻求新的合作伙伴重塑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俄开展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合作前景广阔。传统能源产业可构建生产商或采购商驱动的价值链合作模式,中低技术制造业可采用产业转移模式进行合作,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应采用协同发展现代服务业,共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融合的价值链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任捷 《当代经济管理》2004,26(6):14-16,23
贸易管制短期内保护国内就业机会和进口行业,代价是损害消费者和出口行业利益。根据相对优势法则,自由贸易最终促进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珠化的加深,国家间的经济贸易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分析国际贸易战,研究和探索贸易战的根本原因和常用手段——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可以进一步认识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实质。国家利益问题仍然是决定和影响各国采取自由贸易政策或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因素。发展中国家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协商一致原则,致力于制定对自己更有利的贸易规则。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贸易中各种贸易标准对贸易利益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主动采用国际标准,是确保贸易利益、抵制贸易保护的有效措施。对此我国的出口企业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贸易的异化是指贸易利益和贸易政策的背离,并外在的表现为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贸易的异化对贸易利益造成了减损.多边贸易体系的建立,虽然大大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贸易利益的实现,但是它对于贸易异化不是消弥了而是导致了异化的深化,而异化的解决,只能在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创造适合的物质和制度条件使其自然消亡,决不能人为的超越历史阶段来盲目索求.  相似文献   

15.
贸易自由化的渐进性与贸易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史中,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既没有完全的自由贸易,也没有完全的贸易保护,这主要是由贸易自由化的渐进性与国家的存在所决定的。特别是80年代以来,贸易保护具有了新的内涵和特点,对于已加入世贸组织的我国来讲,就更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以正确处理开放与保护的关系问题并制定出适当的外贸政策。  相似文献   

16.
论绿色贸易与绿色贸易壁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贸易措施不等于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是对WTO自由贸易原则的扭曲,是以保护环境为名,实行贸易限制的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形式,环保技术处于劣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保护自身权益的同时,要顺应绿色潮流,实施绿色贸易措施,打破绿色贸易壁叠,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引入出口贸易曲面和进口贸易曲面,将传统的"平面贸易"修正为"立体贸易"。利用出口贸易速度和进口贸易速度,建立了贸易量一般模型。同时,将贸易速度选取线性和非线性形式,建立了贸易量线性和非线性模型。贸易量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认为,可以通过各项贸易政策,控制贸易速度,达到国际贸易均衡。另外,重商主义是贸易量非线性模型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从环境与贸易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尚存在出口产品污染程度高、技术含量低和进口多为高耗能及高污染产品等诸多问题.随着国际范围内绿色贸易浪潮的不断高涨,我国外贸面临着现实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冲突.面对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我国外贸应内外并举--树立绿色科学贸易观,建立健全绿色贸易保障体系,从宏观立法、产品结构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绿色贸易壁垒与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正日益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市场准入障碍,严重阻滞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依据和对我国的影响出发,提出了目前我国实现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印度被认为是21世纪两个最大和增长最快的经济实体,伴随着中印经贸的快速增长,两国经贸不断显示互补性.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印度进行的访问具有里程碑意义.两国政府建立了面向21世纪战略伙伴关系,签署了中印两国边境问题的政治指导性原则和全面经济合作五年计划.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分析中国和印度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诸多解决方案,融将影响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早日开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