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根辉 《时代经贸》2009,(6):69-70,72
本文采用2005—2007年福建沿海各地市三大产业产值,建立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分析了各地市三次产业的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的差异,集中探讨了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对各地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发挥地缘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对安徽省各地市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提炼出三个因子,并构造了综合因子得分指标,依它算出了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排名,同时运用了聚类分析给各地市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类,分类结果说明因子分析法的分析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0~2004年各地州市旅游经济的变化特征调查,发现新疆区域旅游经济存在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缓慢下降的总体趋势,并进一步揭示出各地州市在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上的差异规律。运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新疆各地州市的旅游发展动力因子及其相似性进行定量化综合评价。分析得出:社会经济发展因素、旅游基础设施和人才状况为新疆旅游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最后,解释了新疆旅游经济差异存在的原因并给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疆各地州旅游发展水平差异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0~2004年各地州市旅游经济的变化特征调查,发现新疆区域旅游经济存在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缓慢下降的总体趋势,并进一步揭示出各地州市在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上的差异规律.运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新疆各地州市的旅游发展动力因子及其相似性进行定量化综合评价.分析得出:社会经济发展因素、旅游基础设施和人才状况为新疆旅游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最后,解释了新疆旅游经济差异存在的原因并给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湖南省各地州市工业竞争力的基本情况,文章从区域工业规模、工业效益和工业成长三个层面构建湖南各地市州工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各地市州工业竞争力展开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湖南各地市州工业竞争力存在不均衡的问题比较突出,而造成这种不平衡性的因素主要是工业企业规模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对此,提出新阶段应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加大政策投入、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规模型企业、加强工业支撑人才培育。  相似文献   

6.
课题组依据“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指标体系”,在信息社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信息经济、网络社会、在线政府、数字生活等四个重点领域对福建省信息社会发展状况进行测评,揭示了福建省9地市的信息社会发展水平.以数据为支撑,从福建省信息社会总体概况、重点领域发展概况、各地市发展概况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发展水平的动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建军 《技术经济》2011,30(2):47-50,65
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运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山西省11个地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发展水平,并分析了其在2000—2008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0—2008年期间山西省各地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各地市的提高幅度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增长能力差异是导致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发展水平差异加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陈文 《经济前沿》2002,(11):27-29
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对全国各省(市区)市场化进程进行了跟踪分析,采用“主成份分析法”,通过5个方面共23个指标和分指标对各地的市场化相对程度进行测度,提出了《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2001年报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也参与了本省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然而由于自然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区域发展政策等的差异,陕西省各地市经济发展的差异比较明显,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因此,深入研究各地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及其变动情况,有助于了解各地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制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管理政策和措施,进一步促进西部大开发。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985年、1994年、2003年陕西省10个地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做出排序,揭示出陕西省区域经济现状差异和近20年来的变动概况,并分析了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遵循全而性、主导性、科学性、可比性及可获得性等原则,从经济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发展、环境状况五个方面,共选取18项指标构建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筹权值法对山东省17地市农村建设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6种类型.分析了山东省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特征、各地市农村建设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就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空间分析法的广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曾庆泳  陈忠暖 《经济地理》2007,27(4):558-561,574
选取广东省各地市1990年、1995年和2000—2004年7个年份的人均GDP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对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各地市人均GDP的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I,结果表明其经济发展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揭示了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正在逐年增大,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空间二元结构。最后通过对各研究年份空间联系局域指标(LISA)的分析,揭示了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时空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中部6市综合经济实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部6市2003年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分析评价,提取5个主成分,对中部6市5个主成分得分及其综合得分进行排序,最后根据各省市得分情况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超效率DEA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应用超效率DEA模型,以"3R"原则为指导,选取能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内涵及基本特征的6个投入指标和3个产出指标,对山东省2007年17个地市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对有效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山东省各地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整体状况良好,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较高。济南、东营、烟台、威海等10个地市的农业循环经济相对有效,而青岛、淄博、枣庄等7个地市相对无效。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甘肃省14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选取表征地市经济增长水平的11项指标和2个时间断面,采用因子分析法、空间相互作用测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并结合Arc GIS和Geo Da软件,对甘肃2001—2012年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关联性及优化布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经济增长的中心地位越发加强,各地市间的主要联系方向呈现出中心地市指向性和地域相邻指向性特征,但整体上处于低水平低层次联系,空间相互作用格局呈现为东南紧密,西北松散的现状;各地市的经济增长总体上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但相关性不显著,目前处于由低速增长区向过渡区和极化区转变阶段,中心地市对周围地区的极化作用在逐渐增强,而辐射带动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5.
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是一个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一般都涉及到权重的确定。当评价所用的指标过多,并同.指标间因相关而产生信息重叠时,权重的确定便很难做到合理,从而影响最终评价结果的合理性。本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分量分析法,将评价时所用的指标综合、归纳成彼此独立的没有重复信息的少数几个指标,从而使权重的确定更加清晰和明了,评价结果也更趋合理。二、评价接型和评价过程设用p个指标对n个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第i个企业的第j个指标值为aij,则评价过程和使用的模型如下:(一)指标…  相似文献   

16.
调整农业结构适应市场经济的关键是增强其效果。文章选取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等十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区)2014年的农业结构调整效果进行测度,由此得出:31个省(市、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效果好坏在空间上呈现显著区域差异,按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区→西部边远地区依次递减,由此分析农业结构调整效果区域差异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秩和比法对江苏各地市科技进步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评价过程中不直接对指标采用权重,减少了主观性,但考虑了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宏观投资效益的综合评价与主分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投资效益的综合评价与主分量分析武献华,王奇一、综合评价问题的提出宏观投资效益是国民经济范围内投资活动所得与所费(占用)间的对比关系。这种关系的量化即为具体的效益指标。目前,普遍应用的宏观投资效益指标主要是从消耗、占用、速度三个方面加以确定的。如:...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对居民生活质量内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考虑到部分历史数据的不可获得性,结合陕西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状况,建立陕西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能反映西部大开发政策近十年来实施情况的2000年和2009年这两个年份相关数据为依据,通过主客观相结合的确定权重方法,对陕西各地市居民生活质量进行了定量化评价,进而对近十年来陕西居民生活质量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居民生活质量方面,西安市一直位居榜首,商洛市一直位居榜尾,并总结出陕西省居民生活质量变化特点有三:(1)各地市居民生活质量差异显著,并将不断加大;(2)各地市居民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区域居民生活质量分级格局仍以关中第一,陕北、陕南等级发生变化。最后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具有激励或惩罚特征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动态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美娟  陈国宏  庄花 《技术经济》2009,28(10):11-16
本文利用具有激励(或惩罚)特征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动态评价分析,并根据评价指标值的差异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类,找出关键指标,对评价指标值和指标值增长率进行比较分析,寻求各省(市、区)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值升降的原因,为各省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