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磊 《经济导刊》2011,(3):82-83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个国家,特别是美欧等发达国家开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经济的虚拟化程度,提高实体经济的比重,而发展新兴产业成为应对危机的解决方向。通过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两岸分别制定了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并积极推动两岸新兴产业合作,使得两岸新兴产业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但是由于两岸特殊关系的存在,使得两岸新兴产业合作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如两岸新兴产业合作尚缺乏更高层次的制度化平台;新兴产业合作的务实性和落地率有待提高;一些复杂和不确定性因素制约合作的进度和深度等。未来,两岸需要在深入分析新兴产业合作形势和背景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公权力的协调与引导作用,推动建立新兴产业联盟和新兴产业合作基金,同时加强两岸企业间的融合,从而促进两岸新兴产业合作。  相似文献   

3.
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在重庆正式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SECFA)。这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两岸关系率先在两岸经贸关系上有了制度性突破。这将为日后两岸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两岸经贸关系也将从“量变”向“质变”迈进。  相似文献   

4.
ECFA协议是两岸制度化经济合作的开端,开启了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发展的进程。ECFA的签署和落实推动新兴产业合作成为当前两岸经济合作的重点,未来在ECFA下两岸新兴产业投资合作的重点领域应立足于太阳能光伏、LED、高端信息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此外,为进一步提升ECFA下两岸新兴产业投资合作成效,应从两岸新兴产业合作联盟构建、加强新兴产业技术研发与创新联合、新兴产业合作长效机制创建、推动两岸特色新兴产业合作模式形成、促进两岸新兴产业投资合作市场共享、推动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等方面加以展开。  相似文献   

5.
随着ECFA的签署生效,海峡两岸已全面进入ECFA时代。ECFA不仅开启了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契机,也掀开了两岸信息产业合作的新篇章。两岸信息产业的合作已成为ECFA时代的关键词。本文基于ECFA时代,分析了两岸信息产业合作的理论基础,指出了两岸合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作的切入点,并进一步阐述了推进两岸信息产业合作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两岸两会恢复协商,两岸同意,本着“先易后难、求同化异、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尽快推动商签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进程。ECFA的提出及签署是两岸经贸合作的转折点,是两岸经贸关系朝向制度化发展的契机。ECFA的签署对两岸都有实质意义,避免台湾经济边缘化,有利于提升大中华经济圈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福建省与台湾地区产业合作带来了新的契机,作为对台先行区的福建面临着政策普惠性带来的区域竞争.近年来闽台产业合作水平与领域不断提高和拓宽、合作平台陆续建立,但仍受福建投资环境与台湾地区政策的制约.因此闽台双方要努力构建合作基础和规范,福建需通过提高产业素质、完善产业链配置、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和营造“亲商氛围”、完善人才体系来优化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台湾地区需正确认识ECFA的积极意义、继续放宽合作政策、做好产业定位,以此促进闽台产业在“后ECFA时代”的深化合作.  相似文献   

8.
章海源 《经济月刊》2014,(1):102-103
两岸经贸合作伴随着两岸关系曲折前行,由小到大。特别是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发生积极变化,按照“先经后政、先易后难”的思路,全面推动两岸经济合作,两岸经贸交流日趋密切。尤其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及后续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使两岸经贸关系逐渐步入正常化、制度化和机制化轨道,两岸经贸合作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9.
于惊涛  孙英 《技术经济》2004,23(3):20-21
所谓政府合作政策,主要是指国家通过政府直接或通过由其支持的研究中心、实验室影响在企业界、大学之间建立起的有组织的合作研发关系,从而促进更加广泛的创新活动产业化(包括开发新的工艺、产品与服务在内),达到应用新的知识来提高国家的总体竞争力、国民福利以及提高国家安全水平的目的。一个新兴产业的完整产业技术能力体系,包含了产业的整体生产能力、投资能力与创新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概念于2009年由温家宝总理提出,并将七种产业划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内。中国的政策环境、资源环境以及产业环境与技术原因为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公私合作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在中国,公私合作制模式经历了三次改革。目前,公私合作制模式被运用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在美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的发展中,公私合作制模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美国光伏产业中的公私合作制模式为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公私合作模式时,政府积极推出激励政策以及保持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长期合作有助于该产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董彦良 《经济论坛》2012,(10):41-42,84
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启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带动了一波台湾的经济成长。本文就ECFA对台湾产生的外部性因素、内部性因素、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台湾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后ECFA闽台货物、服务和人员等经贸往来有了常态化发展机制,闽台农业进入产业链一体化的前期磨合新阶段,人员互访和农业制度链接将开启新的里程。同时,两岸和平发展对闽台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台湾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深化闽台农民合作组织的互动发展,缩小两岸在农业产业、农业教育和农业制度方面的差距,对于两岸统战尤其是争取台湾中南部民众的大陆认同,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莹 《时代经贸》2011,(21):13-33
在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形势下,为搭建两岸企业交流合作平台,抓住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实施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动京台经贸合作与交流,实现互利共赢,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台北世界贸易中心主在两岸大交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加入WTO,粤台经济合作的前景越来越广阔.抓住新一轮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契机,增创广东吸引外资的新优势,推动粤台产业合作上新台阶,既是建设广东经济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粤台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浅议粤赣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恩  袁群华 《当代财经》2004,(10):81-82
新世纪广东经济发展和结构提升需要江西等其他地区为其经济腹地,而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江西要实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更应主动接受广东经济的辐射和承接产业转移,粤赣两省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明显差异表明两地具有进行产业梯度传承和经济资源整合的深厚潜力与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是培育发展与体系构建的关键时期。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征、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依托政府规划,采用集群式发展模式;寻求技术突破,采用柔性产业组织模式,同时关注市场需求,优化产业孵化器功能。  相似文献   

17.
《广东经济》2011,(9):61-61
9月6日,由广东省政府和国务院台办共同主办的2011两岸新兴产业合作壁经济转型升级高端论坛在惠州市隆重开幕。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国务院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以及来自海峡两岸的各界人士出席了本次论坛开幕式。黄华华作主题演讲,郑立中、蒋孝严分别作了发言和致辞。  相似文献   

18.
《大陆桥视野》2009,(6):10-10
近日,连云港市市长徐一平率领市政府代表团赴西安参观考察,并签署了进一步加强两市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双方将积极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共同构筑互利共赢发展新格局,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和陆桥经济带快速崛起。连云港港口集团与西安国际港务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以港口物流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合作,共建共用连云港口岸。  相似文献   

19.
自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及实施以来,两岸经济关系逐渐步入正常化、制度化和机制化轨道。2012年8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又先后签署了《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海峡两岸海关合作协议》,以及《海峡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加快了两岸贸易及  相似文献   

20.
涂雄 《经济月刊》2013,(10):14-17
两岸经济合作伴随着两岸关系的风风雨雨、曲曲折折,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多年来,两岸各方顺应民意、紧跟时代脉搏、集成多方智慧和力量,不断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向更宽领域、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迈进。两岸经济合作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利益,合作、发展、共赢,共同培育中华民族经济、建设美好家园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得到了两岸同胞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从而牵引和推动着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两岸经济合作是两岸关系的“压舱石”,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