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成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进入新世纪,新生代农民工在其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民工荒""民工潮"时而出现,而提升其就业能力是稳定就业、实现融入城市和职业向上流动的关键。笔者根据全国总工会、国家政策研究室、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机构的调查数据,就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后,农民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工群体特征发生变化,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各种需求.本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相比于第一代农民工的变化和需求,并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探讨企业应该如何转变传统管理模式,重视新生代农民工这一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转移就业中的失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的转移就业,既可以很好地满足和匹配制造业及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又有利于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在我国积极推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背景下,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转移就业中的失信行为类型及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代工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吸收了大量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但企业管理者还未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点与诉求,当下用工市场频繁出现的"民工荒"和"高离职率"说明企业对他们的激励机制存在不足之处。本文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激励机制因素,并通过实证分析修正了其激励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针对具有相对复杂的心理特质以及比较特殊生存需求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运用相关分析法来判断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契约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挖掘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作投入积极性的关键性因素。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契约对工作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需要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契约的现状,制定出有效的、针对性强的心理契约管理方案,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工作投入的积极性,达到组织和员工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抽样调查,对2015年无锡市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态进行调查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无锡市的新生代农民工对文化生活的渴望度高,且不受学历、性别和身份限制。从收入看,他们已经具备基本的文化生活条件,但是休闲时间的缺乏和社会供给的不足是约束其参加文化生活的瓶颈。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提升是中国人口红利延长的关键,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之一,其人力资本状况能够对人口红利延长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基于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和提升空间的视角,探讨人口红利延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低,并缺乏提升的经济基础、社会保障和社会融合等环境。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人力资本困境,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在面对市民化选择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以劳务输出地安徽省庐江县和劳务输入地上海为研究样本,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发现:子女受教育、社会保障、城市认同以及迁移网络等因素都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问题直接关系到城市化、现代化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通过SWOT分析法可以客观认识新生代农民工人力投资面临的机会与不利条件,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加大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思路,以提高他们的人力资本存量,把我国人口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生活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代农民工这一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被首次写入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伴随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深层次矛盾的不断加剧,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生活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在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问题主要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问题的主要根源,提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问题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崛起的新生代农民工不再愿意只做城市的"候鸟",而是通过这一独特的群体身份提出自身满意的利益新诉求——农民工市民化,文中笔者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潘篱分析,探寻加快市民化进程的对策,进而实现其"城市梦"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陆海华 《全国商情》2006,(11):100-101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民工的大量出现对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时至今日,当“新生代农民工”逐渐发展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时,我们应从更多方面更全面地关注他们的特点和发展。本文主要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以及如何让其更好地发展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是在社会大流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群体,他们处于农村和城市的"夹心层",有着农民工和工人的双重身份。而正是这种特殊的身份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限制了他们以后的发展。探讨新生代农民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这个新生的群体,而且有助于给现在迷惑中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一些方法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产业的升级和城镇化的推进都离不开农民工,但大多数农民工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因为缺乏正规专业的培训,技能不足的他们很难在城市立足,融入城市之路困难重重。许多新生代农民工也想通过参加相关技能培训提升自己,但真正参加过相关培训的却不多,形成了培训意愿高但参与率很低的悖论。因此,对悖论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对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参与率,提升专业技能,促进其更好地融入城市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中国制造业、服务业的主要劳动力供给,但该群体健康问题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其所引致的劳动力市场负面效应日趋显著。文章以农民工工资收入和工作时间作为劳动力市场表现的代理变量,在控制其他非健康变量的情况下,实证分析健康对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居住条件、体育锻炼、四周患病率和自评健康等健康变量对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表现有显著影响。因此,改善新生代农民工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健康意识,已成为改善其劳动力供给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社区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防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09年,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占中国农民工总量2.3亿中的六成以上,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已成为当前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大隐患。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特征,分析犯罪形成的内外因素,从文化融入、培训管理、精神干预和法制教育四个方面建构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的理想模式,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制度认可之下的社会认同,从而有效地防控其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大众商务》2011,(4):4-4
“旭日阳刚”春晚上一首《春天里》让很多人为之震撼。这对农民工组合,抱着对音乐的执着走在一起,他们不专业,但是他们质朴的歌声发自肺腑,直达心灵,唱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心声。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新生代农民工是率先实现阶层和人格转型的"先导型"边际群体,在推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积极探询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提升与再造路径,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认识外环境和内环境,提高其改造社会的自由度和自觉度,对于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性生存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民工身份认同的困境主要包括身份分类的矛盾和未来归属的矛盾两个方面。新生代农民工产生身份认同困境主要存在个人身份建构与社会建构之间的矛盾。社会距离是导致其自我认同困境的直接原因。相对剥夺感是导致自我认同困境的重要原因。追求生存目标与现有体制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身份认同困境的根本原因。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的困境问题,必须从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和政策建构等多个层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进城务工不仅使其个人得到了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第一代农民工离城返乡,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取代了第一代农民工开始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教育程度不高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这种现状势必制约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也对其个人带来不利影响,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