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罗国家,从在家乡水库边涂鸦的孩童,到一名出色的乡村美术教师,再由乡村美术教师,转身成为优秀的摄影记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路的蝶变,缘于他从未停止过追逐梦想的步伐。作为摄影记者,罗国家拥有过见证重大事件的兴奋感,感受着记录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成就感,也在发现的美景中尽情地陶醉,在寻找的真情里感动地流泪。在照相技术刚出现的时候,曾有人误以为相机可以夺走人灵魂的一部分,并使人的灵魂被困于纸张之上。"这种迷信的说法虽不足信,但其看似荒诞的言论,  相似文献   

2.
高永红 《西部大开发》2011,(11):123-123
乡村教育中的美术教育,与城镇小学的距离相差大得出乎人们的所料。无论是学校的条件,还是家长的意识,学生的动手能力都跟城市的相差太大的距离。美术教师大多兼职,由于主课的任务很重,往往对美术课不重视,而且经常把美术课占为己有。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农村小学的孩子过早地对美术失去了兴趣,因此,要上好农村的美术课,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首要任务就是要调动起孩子们对美术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乡村治理智能化成为打造共建共享治理格局的新理念和新路径。我国乡村治理智能化从理念上已经得到强化,在实践上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此分析基础上,从政府视角和农民视角提出促进乡村治理智能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和国家战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制度、乡村治理、乡村文化的历史变迁为今天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有效借鉴。乡村振兴可从"家国情怀"的顶层设计进行研究,家族情感构成乡村治理的血缘纽带,家乡情结构成乡村治理的地缘凝聚,家国情怀则奠定了国家政权稳定的基层结构。从家族、家乡和家国三个层次推进当前乡村治理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乡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乡村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乡村发展重要因素,如何解决乡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当前乡村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从法治建设角度出发,探究运用法治的手段治理乡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力求寻找法治方式,为解决乡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关于乡村旅游概念及其内涵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乡村旅游概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从乡村旅游性质的层面,重新审视了乡村及乡村资源,并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予以了界定,最后进一步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然举措和必由之路.湖南省乡村振兴"百村千户"调研组赴涟源古塘乡调研,考察从脱贫攻坚步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水平、品牌建设、电商渠道和互联网推广基础、人才支撑等方面揭示当前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形成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对策建议,希冀从个性问题切入探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分析乡村债务的成因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乡村债务的特点、负债增长速度、债权人结构以及用途等乡村债务变化趋势及原因。论述了乡村债务对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解决乡村债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冬娥 《改革与战略》2009,25(4):108-111
面对我国日益升温的乡村旅游热,文章从认识乡村旅游的涵义和特点入手,针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法律制度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探索了加强我国乡村旅游法制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乡村集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整个乡村社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重点从乡村集市文化的变迁与庙会的变化及乡村集市变迁两方面进行分析,试图对民国时期华北乡村集市的社会功能演变作较为深入的研究,华北乡村集市的发展与变迁既适应于当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代中国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大地的色块     
杨静 《今日重庆》2014,(5):84-87
新疆是赭色的,那是沙漠的颜色.新疆也是彩色的,是湖泊、河流、山林、草原、瓜果的颜色.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如果你的脚步未曾遍及天山南北、如果你的镜头未曾造访过新疆大地,也许会抱憾终生.所以背起相机,我两次进疆,为的是探访她的神奇魅力,定格这里不同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农地赋权及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范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是其他流转方式不可替代的,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与必要。入股流转的组织形式的选择不仅具有政策性,更具有法律性。从法律科学的角度分析,股份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均不宜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对象。有限责任公司在法律特性上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较为契合,是较为理想的入股组织形式。对于公司破产时农民面临的失地危险问题,赋予入股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优先购买权,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保险等制度创新可以有效避免其发生。  相似文献   

13.
土地收益平等是农村土地公平的根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建春 《改革与战略》2012,28(2):85-88,109
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由农民分散承包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土地的占有平等,实现了世代农民的梦想。但是,缘于城乡、地区之间主客观因素等的差异性,存在着事实上的土地收益起点、机会、标准的不平等,导致收益结果的不公平。要体现农村土地公平,就应当使土地均等占有,向土地收益平等转化,使耕种者能够获得平均利润。为此,应当提高农民的素质、利用土地所有权平衡贫富差距、善待城镇普通职工(农村务工者)等。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流转后土地保障功能如何存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南洁 《乡镇经济》2008,24(3):28-31
土地保障是农村传统的保障方式,长期以来,在农村社会保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保障功能持续弱化。由于缺乏正规社会保障,失地农民、农民工及农业劳动者社会保障形势严峻。但是目前我国农村还不具备建立全面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农民社会保障还不能完全脱离土地保障,土地保障仍然是中国转型期发展和稳定的需要。因此,文章将土地流转与土地保障功能存续联合构架,针对失地农民、农民工和农村务农人口三大群体,通过土地流转补偿方式的设计实现土地保障功能的存续。  相似文献   

15.
论土地税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顺兰  路春城 《山东经济》2006,22(4):34-38,44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保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耕地迅速减少,土地资源质量急剧下降。对此,要采用一系列的方式保护土地资源,税收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方式。我国的土地税收政策对调控土地资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存在许多弊端。我们要以新一轮税制改革为契机,完善我国土地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吴宗珍 《改革与战略》2011,27(9):76-77,92
文章认为,土地税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政策工具,对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土地税制可以引导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抑制土地投机,提高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程度,有效地解决我国目前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平 《走向世界》2001,(1):53-55
中国人都记得,赵彦修也记得,60年代初,正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困难时期。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创刻下了令人难以形容的伤痕,在6亿中国人的脑海里留下了令人难以磨灭的记忆,同时也在赵彦修的心灵中埋下了渴望丰收的种子。作为中国农民的儿子,l954年出生的赵彦修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开始走进学堂的。上学的时候,赵彦修的家庭是很贫困的。父母为了让儿子上学,自然是省吃了又省吃,俭用了再俭用,家中的大部分力量几乎都用在了赵彦修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上。对于这一点,赵彦修永远也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18.
《走向世界》2014,(35):80-81
打破传统的乐园运营模式,将完善的乐园设施建造在山谷之内,群山环绕,植被覆盖率高达95%以上,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以及丰富的森林资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山谷游乐园。一年四季空气清新湿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70亿个负氧离子,是市区的150倍,二氧化碳含量是市区的1/3,有毒气体含量基本为零。钟灵毓秀的景致,经典刺激的大型电动设施被广大游客亲切地称之为“山谷中的迪士尼”、“避暑后花园”。  相似文献   

19.
荒碱地上造良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海潮影响,这里成了大面积的盐碱地;一种新的开发模式的实施,让这里的荒碱地变成了良田.近几年来,东营市河口区农民立足当地实际,通过借鉴外地经验,积极创新,探索出了一条更为科学、适合当地农业改土治碱的有效方法--"上农下渔442开发模式".通过"上农下渔"项目开发实施,不仅改良了荒碱地,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成为打造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易宪容 《西部论丛》2005,(10):27-28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历来是政府每一次五年规划中讲得最多的问题,近几年中央的文件中也都很常见。中央的文件讲是那样讲,政府也出台了不少好政策来促使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但实际效果并不如人意。比如说,现代经济增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如土耳其、印度的服务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都超过或接近GDP的50%,但中国到目前为止,服务业在国民经济比重仍在30%左右徘徊,问题所在,就是中国的产业结构严重的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