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费孝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其著作《乡土中国》也一度成为学者们认识、剖析和解读传统中国社会的理论基石和经验研究向导。费老在书中用十分质朴的笔触将其所见所闻和所想的乡土中国面貌用十四篇类似短篇散文的章节娓娓道来,读罢,往往能使我们对上世纪中国乡土社会的面貌有一个整体性的朴素认识,并且对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变迁也有相应的把  相似文献   

2.
《乡土中国》最集中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特征。现代农村与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所描述的"乡土中国"相差甚远,要走向中国农村现代法治之路,必须在法治路径的选择上,注意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利益的保护,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的灵魂所在,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因地制宜,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保护和利用乡村现有资源,把每一个村落的历史、文化、地理、人文、产业相结合,以文化为抓手、继承乡土文化传统,才能更好、更高效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才能使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合力,更有效地推动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可以长期繁衍发展的智慧结晶,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文化资源之一。在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对于艺术设计教育提出更高要求,为保证教育完整性以及科学性,需要将教育全面根植于乡土文化,深入挖掘乡土文化中的人文特征、社会特征以及环境艺术,在引导学生接受与了解乡土文化价值的同时,拓展学生艺术设计思维,培养学生艺术设计素养以及意识,为学生就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本文就以艺术设计教育为切入点,对乡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入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历来与农村、农业紧密相连。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也与农村、农业、农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阐述了乡土文化与乡镇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从文化角度对乡镇企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乡土作家的文本出发,,详细考察了20年代同期乡土作家的文学创作历程。比较中,指出20年代的乡土作家们对生死问题思考的背后,折射的是对人生、对社会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广大农村则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千年古镇——双凤,东临长江,南依上海,商贾客流络绎不绝,沪、浙两地文化在此交汇,如"舞龙狮"等民间文化盛行独特,这些民俗风情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本文从本地区的实际特点出发,挖掘农村的乡土资源,滋养农村学生贫瘠的心灵,点燃乡土阅读的激情,扩大学生阅读领域,引领学生迈进乡土殿堂,构建"可变化阅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在全球化、信息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乡村的性质发生了极大变化.由于乡村人口大量流动、城乡二元结构破除、变化、市场化过度、城市文明冲击乡村文明等,传统的乡土社会步入到后乡土社会.基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作为展现我国农耕文明和传统中国文化的乡村文化遗产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从后乡土视角出发,分析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促进乡村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杜吹剑 《乡镇论坛》2014,(33):33-33
近日,一部关注中国传统民俗的微电影作品亮相“潮州美·中国梦”微电影创作大赛,这部由李锐通先生创作的微电影《蝉声几度》推出发布后在网络上反响热烈,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外华人的社交网络圈里广为流传,受到了海外同胞的赞赏与热议。一部微电影,瞬间成为网友炽热乡情的纽带与浓重乡愁的寄托,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乡土中国”的怀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费孝通是享誉世界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从事社会人类学研究60多年,以中国农民、农业和农村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代表作有:《江村经济》、《禄村农田》、《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小城镇大问题》等。  相似文献   

11.
乡土文化源自乡村社会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是乡村记忆和历史延续的独特展现,地域性与大众性的特质和遵从自然、贴近村民的特征是乡土文化存续发展强劲的生命基因。张家港市沙上地区的垦殖文化、沿江移民文化造就了其独特的空间形态、村埭风情、建筑风貌和生态环境,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宜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乡土文化,营造一个适合其生存、传承、发展的环境,使深厚的乡土底蕴焕发出鲜活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2.
蔡凌  邓毅  姜省 《城市问题》2012,(3):30-34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总结了侗族乡土聚落演进中的聚落空间异化、聚落管理弱化与聚落更新"现代化"等共同趋势,提出快速城镇化带来的产业变化、农村人口流动以及生活观念转变是影响侗族乡土聚落聚居模式的深层原因。进而通过把保护和发展视角从传统的注重实体和空间的层面扩展到经济和社会层面,建立了调整产业结构、健全聚落管理、重构聚落空间的乡土聚落保护与发展战略架构,并阐述了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你在当代社会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这种地位是怎么来的?什么人有可能上升到更高的社会地位?提高社会地位需要什么条件?近日,由社科文献出版社推出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一书可能给你一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答案合理的社会流动模式尚未最后形成 3年前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称,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分化成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及国家对乡村发展提出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数字乡村"概念被提出以推动乡村各级建设。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把握乡村地域文化的传承,通过各种产品策略手段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寻求乡村"人工智能化"特征,推动江西乡土文化传承发展,将为江西乡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是指扎根于农科研究生内心深处的、热爱乡村的情感。由于受城市优于农村偏见的影响,不少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逐渐淡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村对农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正确认识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及其重要性,培育并提升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引导其回归自我,回归农村,服务基层,是论文的基本追求。  相似文献   

16.
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总干事马洪同志主编的《2000年的中国》丛书将公开出版发行。 《2000年的中国》丛书,是大型丛书《当代中国》的姊妹编,第一批包括总论《2000年的中国》和分论2000年中国的人口与就业、人民消费、经济、科学技术、教育、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材料、自然资源、能源、环境、社会生活、国际环境、总体定量分析等,共15卷,每卷30万字左右。“丛书”从不同角度,对2000年的中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它剖析了国情,探索了总体发展战略,勾画了未来的具体图象,分析了各种困难,提出了政策建议。所以,“丛书”是了解中国未来的钥匙。  相似文献   

17.
由于国内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使得近年来出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国内各地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推动了乡村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乡村现代化发展。论文以桂北地区乡土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认为在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同时,更要重视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从而有效实现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旅游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洪刚 《科技与企业》2014,(15):172-172
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应用中越来越受欢迎,即能表现出自然山林的野趣,更符合现代人对自然追求的心理特征。由于人们刻意追求美化效果,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或被忽视,或被盲目应用;普遍存在大量引入外来树种以及跨地带种植的现象,有些乡土植物不能适应环境,甚至出现死亡,浪费物力财力。本文着重从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角度出发,对乡土植物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意见,希望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得到科学合理地应用,促进我国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乡土物理教材将各地区的民族历史、建筑风格、服饰风格、传统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与物理知识相结合,不仅可传承与创新地方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对提高我国乡土教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读《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之前,对于费孝通先生,我多少了解了一些片断,依稀记得《小城镇,大问题》,也敬佩人文泰斗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情怀,甚至我还买了《乡土中国》以备读,但对于费老的印象,总体上则是不明觉厉的感觉。《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映入眼帘的时候,"中国人的自觉"率先触动了我,这一立题很贴当下中国的脉搏,而"中国文化的自觉"的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