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化与可持续城市化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快速城市化给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本文从结构、过程和功能三方面分析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属性,探讨了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正负两方面的效应,提出了要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化,必须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合理、过程高效、功能完善,并从这三方面讨论了可持续城市化的内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均生态足迹增长得到控制,城市代谢效率不断提高,居民福利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2.
国外关于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口的城市集聚、城市化生活方式以及城市形态三方面,对探讨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的大量西方文献进行了回顾、整理和分析,指出当前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可分为发达国家城市低碳转型和发展中国家低碳城市化两类,两者之间存在经济基础、城市化阶段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由于城市边界界定、数据可获取性、测度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制约了现有研究的发展,未来城市及各部门之间合作的探索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进一步加强将成为推进低碳城市化研究和实践的重要突破口。此外,中国城市发展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我国低碳城市研究应在开放视角下立足地区实际开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     
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城市规模的无序扩张、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劣、城市生活的逐渐失控……在本书中,通过20年的实地调研,作者将城市学、经济学与社会学融为一体,向我们展示了城市是如何成为全球革命性变化的中介的。作者还发现。城市中的贫民窟是动态且运行良好的经济体。他希望改变有关全球化、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与贫困的既有认识。  相似文献   

4.
徐婕 《民营科技》2008,(3):115-115
主要探讨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提出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不断向前推进、城市面临着较严重的生态危机的现实背景下。通过尊重和利用城市自然地形地貌、构建城市生态园林系统、维护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连续性等方法,构建生态城市,创造美好、健康、和谐的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随着农民转入城市的增加,又一次诱发了人们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讨论。社会学家在评价现代化的发展程度时认为,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0%,是一个国家进入现代化行列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发达国家,大多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中叶的时期里走完了城市化的过程,相比之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1998年底,我国的城市人口比重为30.4%,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城市区位、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使用中国2000~2011年地级城市数据,研究了城市区位和城市规模对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结论如下:(1)随着与核心城市距离变远,城市长期人口数量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呈现出"∽形"的非线性关系;(2)在城市体系内,城市规模和城市区位对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3)某地区城市分布越密集,则该地区的城市人口增长越快,应积极发展城市群以带动城市化。在城市群发展战略上,需要注意不同规模的城市在地理上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欣 《城市问题》2009,(8):66-70
认为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负效应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生态补偿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也是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的必由之路,更是化解城市发展与生态恶化矛盾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市化是一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战略,是以"集约、和谐、公平、可持续"为特征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其本质是农民的市民化,重点是提高城市化的质量。传统城市化是一种"化地不化人"的粗放型城市化,其弊端,一是粗放型发展模式较突出;二是城市管理水平严重滞后;三是城乡二元结构仍未改变。这些弊端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我国城市化发展必须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要在充分尊重历史和资源环境的基础上,从国家的层面和历史的视角来制定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顶层设计,从城市布局、城市形态、城乡统筹和城市治理等4个方面来谋划我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并辅以空间政策、土地政策、人口政策和财税政策等方面的改革,最终实现"区域协调、位序合理、城乡统筹、城市良治"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化步入了"马鞍区",大城市、城市群以及星云级城市的出现是必然的事,城市化行动迅速,但质量尚待提高。与世界上城市体系成熟的美国相比,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落后了美国近百年,城市的管理水平差距更大。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二次进城的考验。城市化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农民进城,它是随着工业化进程配套发展的。英国的圈地运动正是出于工业发展的需求,使得大量自耕农转为现代产业工人。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同步发展城市化,不仅能更好地吸纳就业,更能催生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打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科学认识城市概念、城市化基本内涵与理论及其相关性,准确把握其动力机制,是加快城市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城市化的实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多变的软硬件系统化过程,是从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和变迁的过程;阐述了城市化与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从区位论、结构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论,从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论到产业集群论的演进,体现了城市化发展理论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汪洪民 《价值工程》2014,(36):321-322
本文对深孔岩心钻探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介绍,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调整与中国新型城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供给侧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深度融合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将产业结构调整引入新型城镇化发展理论,研究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2015年面板数据,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复合指标体系,选择空间滞后计量模型,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新型城镇化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新型城镇化的边际效应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函数。基于此,提出了区域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根基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区域充分利用新型城镇化空间外溢效应,加强区域之间城镇化经验的交流与合作;加大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力度,提高金融业服务于工农业的效率,推进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包容性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构建了包容性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对指标赋权,分别计算出2005—2012年重庆市包容性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发展的综合得分和2012年中国西部各省区包容性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发展的综合得分,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下运用协调度模型对两者的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西部地区包容性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不断提高,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协调度较高,协调发展度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 ,中国城市化水平将有一个很大提高。作者认为 ,在这一过程中 ,应该以发展大城市为重点 ,并以此带动一批中小城市 (镇 )的发展 ,实现全国城市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1978年城市化18%,2006年43%,估计未来十年城市人口将会占到50%,中国城市人口原来不到2亿,2006年5.7亿,未来十年将会达到7.5亿。一、城市化是文明进步的表现现代城市的产生是产业革命发展的结果,城市的出现已有5000年的历史。我个人认为还  相似文献   

16.
彭新宇  刘硕 《价值工程》2015,(1):154-155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在论述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职业教育在促进农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阐述了职业教育如何在人力资源开发层面上促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会通过人力资本集聚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此,本文选择2003~2018年我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化通过人力资本集聚提高了全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指数;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在东部最大,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在中部最大;城市化对人力资本集聚作用在中部最大;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作用在东部最大。因此,长期产业结构调整应强调城市化的主体地位,强化人力资本集聚,有效发挥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收入结构变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对不同收入来源的影响程度,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推进城镇化进程,农民各项收入来源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长;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城市化基本同比率增长.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逐年下降,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逐年增加,但两项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变化甚微;城镇化时农民各项收入来源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相应建议.促使农民收入结构更加合理,使得农民收入在城市化进程中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考虑城镇化在其中的作用,选取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使用泰尔指数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测度,运用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角度对城镇化在产业结构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在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城镇化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当城镇化水平较低时,产业结构合理化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当城镇化水平超过72.9%时,产业结构合理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此,提出了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冯静 《价值工程》2014,(27):299-300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廊坊地处京津走廊黄金分割点,优越的地理位置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廊坊加快城镇化步伐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城镇化的概念和国外城镇化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然后分析了廊坊市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最后分析了廊坊市城镇化建设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