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德国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矿业城市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2.
多中心发展城市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城市空间的"多中心"重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介绍国际大城市在构建"多中心"空间结构方面的经验入手,对国际大城市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多中心"空间结构成长的复杂环境,提出中国大城市进行"多中心"空间重组的五大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4.
多中心视角下的京津冀都市圈空间联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驱动下,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成为实现区域协调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京津冀都市圈作为我国的经济核心区和城镇密集区,区域经济多中心化与板块化逐渐成为重要表现载体。基于城市区域的空间形态和功能的多中心特征,利用引力模型和城市流模型对京津冀都市圈城镇体系的空间联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空间联系呈现非均衡性多中心极化发展态势,围绕京津两大核心城市,京—津—滨走廊带已初具多中心城市连绵区域的过渡形态和结构,而外围的石家庄、唐山等地区中心城市发育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的不断深化以及城市病问题的出现,使得大城市的健康发展与扩张成为难题。而重庆特有的“多中心”商圈发展模式为大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明确区位功能划分,造就多品牌多重吸引力,从而起到扩大投资吸引力,缓解交通压力,稳定房产价格,带动新老城区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部崛起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然而,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的单中心"中心—外围"模式,导致城市急剧扩张、资源过度集聚、圈域内城市联系度弱化,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多中心城市集群发展与区域多中心联动协作发展模式,对于摆脱旧有以武汉为强核中心的痼疾,实现武汉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研究结合"中心—外围"理论、共生理论以及协同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关联度、城市首位度、断裂点区位测度与评价,并最终提出武汉城市圈多中心协同发展的前瞻战略。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的多中心空间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空间集聚和扩散效应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已经成为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希望通过一些相关的文献综述,为该领域研究的推进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颇受关注的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给企业传统的成本费用管理机制带来新的启示。本文针对企业管理升级的现实课题,结合总公司预算管理课题研究及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理念,提出了完善预算组织功能、促进利润中心下沉的解决方案,并讨论了其作为成本费用控制长效机制的管理效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德国货运中心兴起的动因,简要阐述了德国货运中心的发展、运作模式及经营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就业中心的识别:实证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经典理论和就业中心识别的实证方法.利用北京市2001年和2004年的就业人口数据,在验证主中心存在的同时,采用两阶段方法,对次中心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北京目前仍然是一个单中心主导的城市空间结构,单中心方程对城市总体就业人口密度的解释能力超过了60%.但随着都市区的扩张,中关村等次中心开始陆续出现,并开始影响周边地区的就业分布和空间形态,这表明北京正向多中心的空间结构转变.此外,还也结合北京城市增长、制度转型和历史路径依赖的特点,对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An Empirical Model of Urban Spatial Developmen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is paper examines land development patterns by using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hat combine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and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s. It presents evidence that land development sites are affected by each other, and that any attempt to analyze the land development process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spatial dependence will most likely yield biased parameter estimates, misleading significant levels, and insufficient estimates of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t is found that spatial lagged variables not only improve model performance substantially, but also reveal the presence of clustering l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incorporation of spatial statistics is made easier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GIS.  相似文献   

12.
周霞  王楠  毕添宇  陈震  季鹏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6):中插1-中插7
国家级新区是国家区域空间生产策略的体现,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对其空间优化提出新要求.基于产城融合、区域协同与双效提升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体系,构建国家级新区空间优化效果—效率双评价四分图模型,比较分析浦东、滨海等6个国家级新区2011~2017年空间优化水平.研究发现:(1)6个国家级新区空间优化水平整体呈现马太效应,低效果—...  相似文献   

13.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空间发展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港及周边地区因其快速的可达性成为各种要素和人才的重要集聚地。航空港的空间发展是影响其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研究国内外著名航空港的空间规划,对比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的空间发展并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不同格局的"土地红利"开发模式不仅直接影响"土地红利"释放形式,还影响着城镇化行动主体的动力能动性,进而制约着城镇化绩效的特点。通过对苏南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红利"开发模式影响下的城镇化绩效对比研究,指出不断加深土地市场化程度和构建制度化的"土地红利"分配的博弈体系才是适应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土地红利"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不同规模的城市其用地效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对中国660余个不同规模城市的用地效率分析,在总结和分析了传统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基本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城市用地效率分析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极化模型.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城市发展的方向一极是大型化,发展成为特大城市或超大城市(人口100万-400万);另一极是小...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为数众多的城市实施了多中心空间政策和新城新区建设,但是多中心结构的绩效尤其是能耗绩效亟待检验。首先分析了多中心城市在理想状态下的生产能源、建筑能源和交通能源节约,并利用201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实证检验了多中心结构对于单位GDP能耗和人均能耗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的多中心程度与单位GDP能耗和人均能耗呈现显著负相关,即城市多中心程度的提高会降低城市的人均能耗和单位GDP能耗,具有更好的生态绩效,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多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政策提供了生态维度的依据。此外,城市规模扩大、密度提高以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完善都有利于提高能耗绩效,而人均收入水平、第二产业比重和私人交通工具出行比重的提高都会使城市能耗绩效变差。  相似文献   

17.
李政来 《价值工程》2019,38(17):31-33
截止2018年10月,我国已设立4批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除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外,其它各省(市)自贸试验区形成了37个实施片区。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所在地区的对外开放、产业集聚、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自贸试验区所在区域亦成为城市的热点地区。通过对我国37个自由贸易片区(不含海南省)空间特征的研究,从自贸试验片区和城市发展互动角度,对自贸试验区的在城市中的空间区位、规模面积、产业发展、功能定位、交通要素、政策要素等相关特征及其相互关联性的分析,研究自贸试验区和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和空间特征,促进自贸试验区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I develop a regression-based system of labour productivity equations that account for capital-embodied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 incorporate this system into IDLIFT, a structural, macroeconomic input-output model of the US economy. Builders of regression-based forecasting models have long had difficulty finding labour productivity equations that exhibit the "Solowian' property that movements in investment should cause accompanying movements in labour productivity. The production theory developed by Solow and others dictates that this causation is driven by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apital deepening as well as technological change embodied in capital. Lack of measurement of the latter has hampered the ability of researchers to estimate properly the productivity-investment relationship. Recent research by Wilson (2001) has alleviated this difficulty by estimating industry-level embodied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is paper, I utilize those estimates to construct capital stocks adjusted for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n use these adjusted stocks to estimate Solow-type labour productivity equations. It is shown that replacing IDLIFT's former productivity equations, based on changes in output and time trends, with the new equations, results in a convergence between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the model and that predicted by traditional (Solowian) production theory.  相似文献   

19.
The spokes model allows to address nonlocalized spatial competition between firms. In a spatial context, firms can price discriminate using location‐contingent pricing. Nonlocalized competition implies that neighboring effects are not relevant to firms. This paper analyzes spatial price discrimination and location choices in the spokes model. Highly asymmetric location patterns are one outcome if the number of firms is sufficiently high: in that case, one firm supplies a generally appealing product whereas others focus on a specific niche. Moreover, multiple equilibria arise for intermediate values of the number of firms. In this case, the location patterns do not always globally minimize the sum of transport costs: asymmetric configurations distribute more efficiently the cost between firms.  相似文献   

20.
许俊鹏  贾明明 《价值工程》2019,38(17):57-59
基于2007-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安徽省16个城市的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安徽省旅游业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安徽省各市旅游业表现出"低值-低值"到"高值-高值"的集聚特征转变趋势,安徽省各市旅游业的间接溢出效应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熵和交通通达度的直接溢出效应和总体溢出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