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促进邮政储蓄资金运用的良性发展,文章分析了新增邮政储蓄资金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邮政储蓄机构定位、资金运用的组织渠道、利率体制、监管模式、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并探讨了自主运用新增邮政储蓄资金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丛树枫 《邮政研究》2006,22(1):33-34
为搞好邮政储蓄资金运作,文章分析了邮政储蓄资金运用的有利形势和不利方面,阐述了现有邮政资金调拨管理的运作情况,探讨了邮政储蓄改进资金运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谢丁 《邮政研究》2007,23(1):29-31
文章阐述了邮政储蓄计划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特征,研究了计划管理机制在邮政储蓄资金运用政策变化后要进行的转变,探讨了邮政储蓄计划管理指标体系的设置以及邮政储蓄计划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魏绍朴 《邮政研究》2004,20(5):35-37
邮政储蓄资金转存制度词整后,新增邮政储蓄资金的运用是邮政储蓄面临的新问题。不同的资金运用对象带来的收益和相应的风险会有所不同。文章主要针对协议存款的对象选择问题,对不同的协议存款对象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邮政储蓄与国债市场上海市邮政储汇局黄少梅邮政储蓄从恢复开办那天起,就指望能具有金融机构的性质,希望能在资金运用上享有更多的自主权。近两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由于逐年上升的转存款利息,加上中央银行调控手段的改变,人民银行对邮政储蓄这块资金不仅...  相似文献   

6.
《中国邮政》2007,(8):30-33
截至6月30日,全国邮政系统共有51个省、506个地市、1804个市县、6195个网点办理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其中农村网点有4256个,邮政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累计发放量突破50亿元。伴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小额质押贷款业务逐步扩展至全国,回流农村的邮政储蓄资金逐渐加大,既有利于邮储资金运用渠道的多元化,提高资金运用的收益率,同时有利于其支持新农村建设。[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国邮政》2006,(4):10-10
随着资金运用规模的快速发展,邮政储蓄机构对已有的资金运用渠道进行了细分,使资金运用方式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市场参与深度,与国内金融机构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协议存款业务方面,突出加强与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区域性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扩大开展与政策性银行的业务往来;债券业务方面,积极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创新,投资产品线从传统的银行间国债、金融债品种,逐步拓展到企业债、短期融资券、资产证券化等产品。  相似文献   

8.
徐鲜美 《邮政研究》2006,22(5):28-29
文章分析了邮政储蓄新增资金运用与调拨管理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解决问题及控制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贺蓉 《中国邮政》2001,(5):30-31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任何的资金运作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且只有将这些原则在运作中融会贯通,才能使资金运用达到自我调控、自我发展的目的。邮政储蓄也不例外,也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资金运作原则,这个原则就是经济学中所谓的“三性”原则,即资金的汉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盈利性原则。本文就邮储资金运作中的“三性”原则及其相互关系作一研讨,以寻求推动邮储业务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邮政储蓄抽走农村资金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平 《邮政研究》2004,20(5):23-25
文章分析了邮政储蓄发展的现状及其抽走农村资金的一般依据,从考察邮政储蓄资金流向(先转存中央银行然后通过中央银行再贷款的形式流入农业发展银行)的角度对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并从近期邮政体制改革的角度作了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1.
针对邮政企业目前营销体系现状,提出了,邮政企业营销体系建制思路,探讨了其系统的改制方案和具体的实施计划,以达到完善营销体系建设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郭海林 《邮政研究》2002,18(6):11-13
依据国家局十五规划关于在邮政行业实行公司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文章对中国邮政组建邮政集团公司及与之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在邮政行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实现中国邮政从计划经济型向现代企业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相晓琴 《邮政研究》2004,20(6):25-26
文章简要分析了邮政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着重处理好的关系和应做好的工作,并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4.
曲家文 《邮政研究》2004,20(6):30-31
为实现邮政企业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国内企业管理及管理创新的基本情况,并结合黑龙江邮政在企业管理及管理创新方面的现状,探讨r邮政企业加强管理及管理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推行客户经理制是邮政企业在大客户营销方式上的创新。文章通过剖析邮政实施客户经理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实施客户经理制邮政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日益网络化的世界中,青年不仅受益匪浅,也往往推动着创新与实践。对于众多青年而言,对信息通信技术(ICT)的依赖已开始左右他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今天,我们肩负着明确责任:将ICT机遇提供给下一代,特别是那些与方兴未艾的数字革命无缘的青少年。  相似文献   

17.
无线射频标识技术在邮政生产相关领域应用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志全 《邮政研究》2004,20(4):24-27
阐述了邮件标识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当前邮政内部邮件作业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将无线射频标识技术应用到邮政生产的相关领域的可行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article we argue that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an intensified exploration of how organizations strategize within the field of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there seems to be a key component missing, namely questioning who these organizations are and become in the process of strategizing.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implicitly, perhaps even unintentionally, continues to rely on a classical understanding of organizations as “social units (or human groupings) deliberately constructed and reconstructed to seek specific goals” (Etzioni, 1964, p. 3). Assuming rather than exploring who the organization is, we argue, hinders a full explanation of how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works. Aiming to tackle this issue, we first present three ways in which the classical understanding of organizations is being theoretically challenged by organization studies and empirically challenged by new media, arguing that organizations are networked, sociomaterial, and contingent processes of meaning formation. Then we examine how the re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influences the concept of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advocating that strategies should be seen as collaborative and networked flows (the how) of shared decision making by both human and nonhuman actors (the who). Finally, we discuss how this affects the notion of strategic action, and hence,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asking what strategic action is and who performs it.  相似文献   

1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判断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把握下一年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最具权威性的方向指引。文章通过回顾2013—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梳理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和政策要点,明确与邮政快递业相关的重点内容,结合行业发展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在即,我国电信业面临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问题.分析各国对外开放的一般性对策,主要有:将国有企业民营化;降低中小企业市场准入的门槛;建立独立的电信管制机构;鼓励电信企业联合、购并与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