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育钧 《科学决策》2005,(10):17-19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变化,就是从过去的消灭“私”,到允许“私”的存在,到鼓励私有经济的发展。就是在对“私”的问题上,逐步回归了科学理性的态度。过去不科学不理性.好象共产党就是跟这个“私”过不去似的.其实是完全错误的。即使是在共产党搞革命的时候,也离不开“私”呀。土地革命时期用什么来动员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打土豪的目的是为了分田地。如果你光打土豪不分田地.谁去跟你闹革命?谁去给你当兵?这是最起码的道理.却被我们相当多的人忽略了,断章取义地理解《共产党宣言》中的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呢.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之后.还要建立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我们把这句话忽略了,这是个非常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对现代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科学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之一. (一)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最一般、最抽象的理论原则上说明了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之后,与资本主义相对立并且高于和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由此得出了社会主义必定消灭私有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彭晓光 《环球财经》2011,(11):27-31
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至高理想,在资本主义制度依然存在强大生命力的十九世纪中叶,以“消灭私有制”、实现“共同富裕”、“人人平等”为旗帜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开始兴起。并一度在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全球格局中产生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  相似文献   

4.
《宁波经济》2000,(7):6-6
进入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根据社会主义只能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理论,我们曾经不断地想在中国消灭而且彻底消灭私有制。这样实践的结果,导致生产力的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也难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进入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根据社会主义只能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理论,我们曾经不断地想在中国消灭而且彻底消灭私有制。这样实践的结果,导致生产力的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也难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于“五反”运动几个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2年上半年,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五反”运动。由于时隔不久中国共产党对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以及在此后短短的4年里便消灭了资本主义,因此,多年来史学界往往是从消灭私人资本主义的角度来评价“五反”,强调这次运动为消灭资本主义打下了重要基础。笔者认为,这样的研究和评价不符合历史本来面貌,也不利于从中总结经验,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毛泽东在当年指导“五反”斗争时一再强调,要按照《共同纲领》办事,要掌握一条政策界限,就是违法不违法。民族资产阶级在《共同纲领》范围内的发展是合法的;离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在评价少奇同志对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杰出贡献时说:“刘少奇同志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为捍卫党的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纯洁,为巩固和发展党的队伍,为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为确立党的生活的基本准则,为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首先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并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进行了有力的宣传。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和其他关于党的建设的著作,教育了全党的广大党员,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以刘少奇同志永垂不朽》,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页)这个评价是客观公允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私企:「红帽」还能戴多久赵强社寂寞夜里我无助地寻找想要找一个不变的依靠多年来,我们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讲过的“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消灭私有制”当作清规戒律,而忘记了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讲过的“只有在废除私有...  相似文献   

9.
外贸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邓小平同志指出,“建国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他又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对外开放的,不过那时只是对苏联东欧的开放,以后关起门来,成就也有一些,总的说来没有多大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不断地告诫党内外,要积极发展外贸和利用外资工作,把对内体制调整和改革同对外开放密切地联系起来。他指出,“过去我们统得太死,很不利于发展经济。……特别是外贸,好多制度不利于发展对  相似文献   

10.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提出了异化劳动思想,异化劳动的本质表现为异化劳动与对象化劳动相区分,作为异己力量控制人,使人"非人化",使人与人相异化。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手稿》给了我们重要启示,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消除异化,才能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阐述《手稿》中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以及马克思对费尔巴哈、黑格尔异化思想的借鉴和超越,揭示马克思哲学相对于以往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指出在第一手稿的“异化劳动”和第三手稿的“共产主义”两个部分里包含着马克思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马克思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通过榨取工人剩余价值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剥削实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工人阶级深刻“异化”的根源,指出了消除异化是实现工人阶级乃至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主张大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建国前后毛泽东提出利用、限制、消灭民族资本主义,其认识变化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对此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福斯特对生态革命做了个性化的思考。他认为,资本逐利的本质是反生态的,在资本主义的制度框架内通过技术创新的手段是无法根本解决生态危机的,只有通过生态革命的途径,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消灭私有制,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虽然福斯特的生态革命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却为我们把握生态革命的发展前景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自然使人缅怀这位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的丰功伟绩,同样也自然使人想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他是我们党和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正是他多次把党和国家从危机中挽救过来。“毛主席的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又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他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军事、文艺和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15.
典小钰 《理论观察》2023,(11):44-49
空间是马克思剖析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重要视角。“用时间消灭空间”以资本逻辑为内在动力,资本在对空间的占有中形成,在对空间的扩张中积累,在不断克服空间障碍的过程创造出资本主义新空间。资本空间扩张兼具世界市场的广度和“普遍有用体系”的深度。“用时间消灭空间”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仅表现为生产与消费中心的更迭嬗变,而且存在于资本主义协作生产体系之中;在流通过程中,“用时间消灭空间”表现为通过发展交通运输、重组空间结构达到节约流通时间、保证资本运动过程连续稳定的目的。“用时间消灭空间”的过程一方面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世界文明程度;另一方面造成了资本同质性空间与地理空间的不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宋毅军 《发展》2015,(3):59+71
中共"八大"是我们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的成功召开,除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历史贡献外,作为"少壮派"的陈云和邓小平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共同为"八大"做准备1955年3月,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宣布1956年下半年召开"八大"的决定。4月,邓小平将"八大"政治报告、修改党章和修改党章报告起草委员会名单报送毛泽东。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政治报告起草委员会有刘少奇、  相似文献   

17.
毫不动摇地发展民营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两个亳不动摇指的是”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亳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第一个亳不动摇针对的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第二个亳不动摇讲的是个体、私营等民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就是消灭私有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应当怎样安排?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进行了所有制改革的伟大实践,尤其是近三十年来通过“试错法”,以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进行了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大规模实验。打破了市场经济只能与私有制经济天然结合的传统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民营科技企业是社会主义的,而且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因为民营科技的多数,是科技人员带着自己的成果,通过集资,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科技公司,转化这些成果,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不但符合我国的国情,而且从分配上符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过“联合体”的主张,即胜利后无产阶级用“联合体”的方式来发展生产。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第七部分中(即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进一步指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社会主义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理论依据现在承认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包括绝对地租理论是社会主义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理论依据的人多起来了,但也还有些同志只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级差地租,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绝对地租。这是理论上不彻底的表现。他们误解了马克思的某些论断,如马克思说过:“凡是土地私有制(事实上或法律上)不存在的地方,就不支付绝对地租。”在这里马克思是说明资本主义的地租,土地私有制是指资本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