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俭英 《经济论坛》2003,(12):16-17
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引入QFII制度,循序渐进地引入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这是加速证券市场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对于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金融创新、提高市场效率等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QFII制度是我国现阶段证券市场开放的现实选择QFII(QualifiedForeignInstitutionalInvestors)即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是指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一定规定和限制下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并转换为…  相似文献   

2.
EAVM模型与投资价值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市场》2001,(1):44-46
<正>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证券市场的效率要低得多,主要表现在交易费用较高、证券价格波动率较大、投资理念不够成熟等,因此,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套利机会要比西方发达国家多得多。但也是由于投资理念不成熟,据统计,1999年中国股票市场有83%的投资者净亏损,有8%的投资者投资收益率低于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只有7%的投资者真正取得了盈利。在西方,主流的投资理念是价值投资理念,沃伦·巴菲特(Buffet,Warren)赖此从100美元小打小闹发展到200亿美元的金融帝国,而且至今不衰。其实,我们的投  相似文献   

3.
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兴涛 《资本市场》2000,(10):46-50
<正> 超常规、创造性地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是推进证券市场市场化的核心。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表明:资产管理机构化趋势越来越强,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性不断增长。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需要具备相应的制度和设施条件,两方面存在双向活力,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能够推动相应的制度和设施条件改善,  相似文献   

4.
QFⅡ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引入QFⅡ制度,循序渐进地引入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这是加速证券市场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对于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金融创新、提高市场效率等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QFII制度的境外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翔 《资本市场》2001,(9):58-61
<正> QFII(合格的外国机构投资者)制度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普遍实施的,在货币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一项过渡性的制度。本文旨在介绍境外实施QFIl制度的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为正在走向国际化的中国证券市场提供借鉴。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开放证券市场,引进外资,通常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或四个阶段):一是间接投资阶段,向国外投资者发行受益凭证,或让国外投资者间接地投资该国证券市场;也可以设置该国的特种股票  相似文献   

6.
经典金融经济学假定投资者是同质的,无法对证券市场的产生、市场价格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作出满意的解释。证券市场投资主体分为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追求效用最大化,效用取决于风险和收益;机构投资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投资主体行为差异是证券市场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张圳 《当代经济》2016,(5):46-4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频发促使我国的证券市场面临严峻的风险和挑战.然而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迅速发展,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日益显现.机构投资者具有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并且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其理性化的投资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机构投资者行为特征、证券市场的趋势分析等方面,就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证券市场平衡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证券市场投资心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杰 《经济师》2001,(6):137-13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证券市场体系运行机制日趋完善 ,证券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股份制改造的深入 ,涉入证券市场的企业和个人越来越多 ,证券市场的发展变化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证券投资者 (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 )更加关心证券市场的行情和走向 ,证券市场的各级管理者也非常关注证券投资者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以期使我国社会主义证券市场不断成熟并在世界大市场竞争中保持良性运行。一、证券市场类型对投资心理的影响证券市场是从事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交易的场所 ,是长期资本市场 ,…  相似文献   

9.
中国证券市场庄家与散户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在前,立法在后,在发展迅速的背后却存在诸多的问题,导致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受到阻碍,各个参与者之间存在博弈的关系,导致市场投机气氛过浓,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通过论述中国证券市场的主要问题以及由这些问题而引起的两个主要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之间的博弈关系,可以得到结论只有进行股市制度创新,使机构投资者主力操纵股市将付出巨大额外代价,消除散户的跟风心理,改变故事交易者的短期理性,才能达到股市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机构投资者的产生是基于高度专业化和日趋细化的社会分工,是投资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产物。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的特征与发展,阐述了有关机构投资者与证券市场稳定不同观点,并提出了对机构投资者与证券市场稳定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俞颖 《经济问题》2008,(4):28-32
对国内外学者风险投资评估的文献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围绕市场、产品、技术、管理及财务等影响风险关健因素,结合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的过程,从风险和收益两个方面构建了我国风险投资评估的动态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的含义做出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优化指数基金是国在引进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品种,但其业绩并理想。并分析问题产业的原因--生存的环境并不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家竞争力主要表现在经济表现、政府效率、商业效率以及基础设施4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可以分为5个子因素。基于IMD《世界竞争力年鉴》的竞争力排名对国家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说明中国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提高商业效率。通过对传统指标与加入风险投资因素指标的国家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较高的风险投资可以明显提升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统一指数与指数化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止2001年底,我国先后发布的股票指数已有一二十种,但仍缺乏公认的全国统一指数,开发和建立我国的股票市场指数体系已被提到议事日程。在统一指数的基础上,开发指数衍生产品正是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的内容之一。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梁定邦2001年12月出席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的“2001年中国期货市场投资论坛”时曾透露,推出股市全国统一指数已为期不远,具体时间当以月来论,而推出统一指数后,将有6个月的试运行期,其后便可能推出股指期货。2002年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朱从玖在参加经济学人第三次圆桌会议后,…  相似文献   

15.
邵瑞庆 《现代财经》2008,28(2):22-26
基于现行现金流折现的项目投资评价的有效性取决于对项目现金流量预测的正确性,而项目现金流量具有预测发生的时间越遥远,现金流量不确定性的程度越大但又趋于相对稳定的特征.从这一特征出发,本文引入时间风险值进行折现调整这种系统可循的方法来解决在投资评价时难以预计的项目现金流量未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从而使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项目投资评价更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16.
彭佑元 《技术经济》2009,28(1):31-36
主要分析了企业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以及各指标间的关系,并以湖南邵阳罗城冶炼厂投资项目为例,系统分析了该项目的主要经济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应用环境评价指标和竞争者评价指标对该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柴志贤 《技术经济》2013,32(1):64-70
利用2001—2009年我国36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Matlab软件,分别测算了不考虑环境约束的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和考虑环境约束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高外资比重行业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相对更高;外资对行业传统生产率提高的促进作用较弱,而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和环境技术效率的提升具有高度显著的促进作用;外资企业资本有机构成对行业传统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环境管制显著抑制了工业传统生产率的提升,但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区域产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环境是指围绕投资主体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并足以影响或制约投资活动及其结果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投资环境对投资的运行效果影响显著,而产业投资环境又是投资环境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所在。构建了我国各地区产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不仅是高收益资本,而且也是高风险资本,这已为实践所证实。但遗憾的是,直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尚未有一套可供企业使用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为此,围绕人力资本投资面临的环境风险、投资预决策风险、招聘培训风险、配置使用风险、代理风险、流失风险等,试为企业构建一套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将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投资体制是支撑国有投资效益的基石.投资审计是促进国有投资效益提高的重要手段.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同时加强投资审计监督,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国有投资的效益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