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多芬是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是古典主义乐派向浪漫主义乐派过渡的桥梁。解读贝多芬音乐,会感觉他的前中后期音乐风格是有转变的,彷佛他的音乐是在跟随他的心灵哲思,他的心灵哲思试图以音乐的抽象性陈述出来。  相似文献   

2.
华雷 《魅力中国》2010,(10):101-101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优美,秀丽,典雅,热情,听后能使人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总是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华彦钧的音乐风格流露出一种刚毅、稳健的气质及不甘向命运屈服的性格,同时也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相似文献   

3.
4.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个顶峰 ,他的音乐创作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战胜生活和爱情的不幸 ,战胜身体的疾病和痛苦 ,战胜命运的挑战 ,成为他一生创作的主旋律 ,因此使他成为近代最伟大的音乐家  相似文献   

5.
ste 《东方经济》2003,(5):73-73
乐四重奏的形式从海顿时代得以创立,发展到贝多芬时从内容和表达都有了质的飞跃。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十六首弦乐四重奏,这些作品可称得上是他最有内涵深度的音乐了,同时亦成为弦乐四重奏宝库中最为耀眼的明珠,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只要翻开任何一张弦乐四重奏音乐会节目单,几乎很少有不包括贝多芬的作品的。显然,贝多芬四重奏已经成为演奏家的试金石,专业四重奏组要在舞台上站住脚就看演奏贝多芬的水平了。  相似文献   

6.
魏盛楠 《魅力中国》2010,(32):269-270
贝多芬一生都在努力的追求着幸福、和平以及自由。他是继莫扎特之后的另一个被音乐界称之为天才的人物,他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出的音乐作品有着密切的联系。《月光奏鸣曲》最能充分表现贝多芬在爱情世界里的执着地追求着幸福和向往自由的天性。这首《月光奏鸣曲》同时也凝聚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香港经济虽然内部面临劳工短缺与通货膨胀的压力,外部受到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但在其他有利因素的影响下,其进出口,转口贸易仍大幅增长,投资持续增加,物业市场依然活跃。今后几年,香港经济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未来香港经济的发展,虽然不排除世界  相似文献   

8.
奏鸣曲在贝多芬钢琴音乐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贝多芬奏鸣曲早期在古典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中期情感和思想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晚期由早、中期的激昂转为宁静的精神升华。  相似文献   

9.
贝多芬继承了海顿、莫扎特交响曲中的奏鸣曲式,并把它发展成庞大的结构,如第一乐章特别是扩大了尾声。他像海顿和莫扎特一样,把展开部看作是奏鸣曲式的动力中心。他的短小而深刻的主题为扩展和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会,它们以猛烈的力量和气势展开。慢乐章在贝多芬手中具有赞美诗的特点,体现了贝多芬式的悲怆。他把小步舞曲乐章变为谐谑曲乐章,成为具有节奏动力的乐章,情绪从"纵情大笑"到神秘的和惊奇。他把终曲扩大,成为在规模和意境方面与第一乐章相仿的一乐章,使交响曲在凯旋中结束。  相似文献   

10.
赵文平 《魅力中国》2010,(34):218-218
贝多芬的一生是创作的一生,他通过音乐创作不断地达到自由,一次又一次从苦难走向欢乐,九部交响曲是他这一心路历程的完美体现。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的创作年代基本与德国人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德国古典美学形成和蓬勃发展时期相一致。因此,贝多芬九首交响曲应该是辨证思维与德国古典美学之间关系得到印证,我们有必要对对他的交响曲的哲学思考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1.
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奏鸣曲在贝多芬钢琴音乐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贝多芬奏鸣曲早期在古典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中期情感和思想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晚期由早、中期的激昂转为宁静的精神升华.  相似文献   

12.
田歌 《魅力中国》2013,(22):117-117
贝多芬早期和中期的大部分钢琴奏鸣曲都是由四个乐章组成的,但是在贝多芬晚期的钢琴奏鸣曲中,贝多芬将乐章的数量由四个乐章变为三个乐章或者两个乐章。贝多芬在晚期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中使用了不定的乐章形式。同时各个乐章的顺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来的钢琴奏鸣曲都是按照一慢一快的规则创作钢琴奏鸣曲,  相似文献   

13.
曹世文 《魅力中国》2010,(20):216-216
贝多芬c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中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音乐理解及演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钢琴家、指挥家米哈伊尔·普列特涅夫,曾多次在不同场合的采访中发出“我爱贝多芬!”的感叹,他说:“对我而言,贝多芬就像是上帝一样,我敬仰他,钦佩他。”无疑,他也早已将自己对这位“乐圣”的崇敬之情,付诸于演奏曲目之中。他在1978年参加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的初赛时,就演奏了贝多芬的《C小调第32奏鸣曲》,时任大赛评委的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列夫弗拉申科,称他的演奏“达到了演绎的顶峰,非但无可挑剔,  相似文献   

15.
李斐 《魅力中国》2011,(12):188-188
我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千百年来,由于时间的推移、地域的划分、历史的传承、时代的发展等一系列的变化形成了大量不同种风格的二胡作品。所以,真切的表现出二胡作品的地方音乐风格,准确的传达出作品的意境和内涵是二胡演奏的重要方面。本文列举了江南音乐、草原音乐、中原音乐和新疆音乐的地域风格特色来解释演奏者应当如何把握音乐的地域特色,才能更好的表达出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相似文献   

16.
余璐 《黑河学刊》2014,(1):33-33,37
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一首哲理性很强的音乐作品。乐曲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歌颂了人们对战胜黑暗的封建势力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7.
马思聪本着要将小提琴民族化的美好愿望,创作的每一首小提琴作品都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他的创作在西洋作曲技法中加入了许多典型的中国民族风格、民族语言的音乐特征,具有鲜明的个性;它借鉴了中国民间乐器的演奏手法——滑指的运用,使作品富于独特的民族韵律。而且他的创作经常是从选取一个短小的民歌旋律入手,依据它的音乐内涵而引伸出整首器乐曲来,这种创作方法对于中国小提琴作品的创作发展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他以高超的才华和技艺谱写的精美乐曲《摇篮曲》,成为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开端时期的最重要也是最有影响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谭雯心 《魅力中国》2011,(2):259-259
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是其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经典曲目,广泛的被人们弹奏和分析,整个乐章充满了和命运抗争的力量和对热情的追求。笔者将对本首奏鸣曲做简要的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王雪 《魅力中国》2011,(2):285-285
贝多芬的作品57号钢琴奏呜曲,被人称作“热情”。写于1804年至1806年,1807年问世。表现了反侵略战争的爱国热情,作品有很深的哲理性,坚信生活的美妙,世界的美好。  相似文献   

20.
葛文佳 《发展》2012,(5):119-119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作者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自古以来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首乐曲旋律柔美、格调高雅、规模宏大,颇具王者风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