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见丽 《魅力中国》2013,(11):142-142
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进行了很多年。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用新方法、新途径来提高教学效率,我也一直在进行有益的探索,针对我县课改中推广的“五步达标教学模式”中的自主学习,我有一些粗浅的体会。自主学习的目的是: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脉络,初步构建课本知识体系,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初步堵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老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程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物理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但物理学也是一门形象科学,这就对物理教师的语言要求更高,你要能够把抽象化为形象,把形象概括为抽象,把形象和抽象交织在一起。新课改中教师的语言要注意科学性、准确性,比如:“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不能说成“通过导体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不能说成“加在导体上的的电流”;还要精炼,合乎逻辑,新课改要求教师少讲,但不足不讲,要用语精炼、引导合理,更要合乎逻辑,例如:在讲“光的反射定律”时,都是先说“反射”后说“入射”;语言还要生动、形象,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2.
“即时评价”渗透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种种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和即时的评估,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从如何提高“即时评价”的语言有效性的发展性、差异性、具体性、科学性、情感性和艺术性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黄晓兰 《魅力中国》2013,(5):208-208
新课标上说:“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应该拥有一双“慧眼”,应善于从生活中、周围环境中、各种媒体中捕捉数学知识,从小处、平常处着眼,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通过联系实际、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结合一些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培养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是件愉快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李强 《西部大开发》2011,(7):106-106
历史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历史的过去性、社会性、复杂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将历史“还原”,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启发学生思维,使那些久远的、尘封的、陌生的历史“再现”在学生面前,营造情境,寓教于“境”;是学生在身临其境、心感其情的状态中达到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觉悟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利用语言情境,增强学生爱憎情感;借助音乐情境,陶冶爱国情感;演示实物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图画情境,提高学生直观性;设计表演情境: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邹荣诗 《魅力中国》2013,(20):135-136
语感的培养,在语文学习中有其自身的规律,按照科学的规律进行实验教学,就能哺育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而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其语言凝练、优美,意蕴丰厚,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因此,在学校进行的语感课题实验的教学实践中,我通过诗歌语言的吟咏,达到语感培养的目的。一、反复吟咏诵读.夯实语感的基础语感的培养,要吟诵朗读,这是培养语感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优秀诗歌十分讲究音乐性,席勒认为:“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因此吟诵朗读,首先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诗歇的语言凝练精辟,节奏抑扬顿挫、音律悦耳和谐,准确的朗读,有利于理解诗歌含义,体会诗人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其次通过朗读,把握诗歌的节奏美。要朗读好诗歌,除把握诗歌的语言美,还要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把握好诗句的感情节奏。  相似文献   

6.
李申会 《魅力中国》2013,(11):106-106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凄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本身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朗读过程中要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学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鲜明,形象,掌握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节奏美等,使其对字、词、句获得整体的感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朗读时的情感。一、要读得好,有感情地读,首先要会读,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相似文献   

7.
陈晓花 《魅力中国》2012,(32):136-136
英语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具体方法:使用英语教英语,培养语感;加强英语阅读,体会语感;背诵英语课文,深化语感;精泛结合,培养语感以及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用合适的语言环境和氛围培养语感等。  相似文献   

8.
朱国良 《浙江经济》2014,(23):63-63
不少中老年人的小时候,物质匮乏,生活清贫,没有东西可吃,眼见得别人家孩子吃饼嚼糖,一些人都会显出一股馋相。这时候,大人们便会说上一句:这孩子得“眼热病”哉!  相似文献   

9.
任继惠 《魅力中国》2011,(6):263-263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阐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学习语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自外而内的表达,是运用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以学习语言为基础,必须通过阅读的内化吸收来完成。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不仅能提高阅凑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0.
英语是我国各类学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21世纪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对于中学生来说英语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关键要有好的语言环境。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而营造这个好的环境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结合生活实践。将生活实践引进英语教学中去,促进英语的课堂教学。李岚清同志说过:“很多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外语学习,然而大多数学生却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书面知识难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所以,结合生活实际,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能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学生读、听、说、写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魏多星 《魅力中国》2014,(12):220-220
当前,中学语文界面临诸多困惑,如:语言积累中,学生都能背诵名言佳句,但结合意思填空时,却不知是哪一句;仿写(拓展)句子时,“下笔千言”,结果却“离题万里”。“教无定法”的理念大家都烂熟于胸,但若想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话,从情感“破”课,即进行愉快教学,定会有事半功倍之功效。实施语文愉快教学十分重要,也符合新课改精神。  相似文献   

12.
杨勇  马金山 《魅力中国》2013,(10):153-153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如何唤起学生心中的“那种愉悦”,并利用“那种感情”所激起的“那种愉悦”去优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格外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要通过美的品德,美的语言,美的行为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从而叩开学生的心扉,使他们听其言,  相似文献   

13.
唐琛 《新西部(上)》2014,(10):147-148
本文分析了“体演文化”教学法对提高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效能水平的作用,探究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师演示典型的跨文化交际事件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创建或设计带有目标语文化特征的语境,让学生浸润在目标语文化语境中进行语言实践;通过结合目标语境进行反复演练目标语言与文化让学生巩固和强化所理解和掌握的跨文化交际经验及技能.  相似文献   

14.
英语是我国各类学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21世纪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对于中学生来说英语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关键要有好的语言环境。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而营造这个好的环境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结合生活实践。将生活实践引进英语教学中去,促进英语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魏华  刘琳 《发展》2009,(8):88-88
一、传统英语教学的局限性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单词→课文→语言点→语法点。教具也只限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课堂上以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为主,即便有提问或讨论,也往往流于形式或是局限于教师与个别学生的相互“互动”上,大多数学生在英语课上只是“听众”。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效率低,难以激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不少中老年人小的时候,物质匮乏,生活清贫,没有东西可吃,眼见得别人家孩子吃饼嚼糖,—些人都会显出一股馋相。这时候,大人们便会说上—句:这孩子得“眼热病”哉!  相似文献   

17.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邑人杨斯盛于浦东六里桥独资创办私立浦东中学。 该校自创建后,始终遵循杨斯盛先生亲订的“勤。朴”校训,校风端正,校纪严明,违者必处。另外还订有《浦东中学学生修养标准》,要求学生“互助、谦和、勇敢、整洁、友爱、快乐、忠实”,每项要求举例说明,启发学生自觉做到。1923年就读于浦东中学的校友伍锦章回忆说:母校学风正派,勤补好学,立志图强,虽处上海繁华之地,却不沾半点纨绔之风,真是出污泥而不染。 学校教育学生要“好学深思、体格健全、目光远大、头脑清新”,在智育方面采取一系列措…  相似文献   

18.
常春颖 《魅力中国》2011,(3):52-52,54
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就是一种魅力,鉴赏表现力语言的方法有:抓修辞、抓用词、抓手法、抓“句式”。初中阶段对语言的赏析主要从两个角度入手:抓修辞、抓词语的运用。赏析时要赏出表达效果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9.
李花英 《魅力中国》2011,(21):409-409
寻找一种简单而原生态的方法:“大声地把课文念出来”,使语文课堂返璞归真,让真正的朗读扎根于课堂,通过朗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升语文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九年主务教育数学教学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