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简要分析了现阶段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的债务融资困境和开展债务融资活动所存在的问题,以推进中小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经营为目的,从中小企业债务性融资的可行性、主要方法及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企业金融成长周期模型为基本理论框架,运用对吴江和常熟中小企业的实地抽样调查数据,以美国中小企业为参照,分析了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县域中小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调查结果表明:样本中小企业偏好内源融资,权益性融资主要依赖自有资金,外源融资主要依赖短期债务,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渠道都过于单一,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变化基本符合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但初创期和成长期信贷约束较紧,固定资产贷款约束尤为严厉。文章最后就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缓解外源融资约束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这个时期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风险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之一。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当下却也面临着融资难且风险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债务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融资成本高、债务融资比例不合理等。基于现状,文章首先对中小企业及债务融资从概念上进行界定,阐述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存在的风险,进而分析风险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防范风险的措施,旨在提醒中小企业注重防范债务融资风险,在国民经济中更好的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在执行货币政策上突出“六项支持” 1.”六项支持”的主要内容 支持中小企业。突出政策创新.利用商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立了“商票通”品牌。、利用中小企业信用建设平台化解中小企业因信息披露不充分所造成的融资障碍。利用区域集优债务融资优势.为企业融资开辟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5.
张雄杰 《中国经贸》2012,(22):265-266
债务性融资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一个重要融资渠道。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债务风险进行研究,分析了债务风险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及其化解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玉明 《山东经济》2004,20(4):51-53
融资困难是我国广大中小企业的重大难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在对中小型企业存在的融资缺口,包括资本融资缺口和债务融资缺口的现实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建立高效率的金融市场、加快中小金融机构建设、充分利用非正式金融、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健全信用担保体系等措施,以有效化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  相似文献   

7.
万馨 《辽宁经济》2020,(4):42-43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融资问题又是重中之重。我国中小企业存活率低,主要原因是"融资难、融资贵",由于其风险大,因此发展前景普遍不被投资者青睐,甚至被市场排斥与歧视。本文以ofo小黄车为例,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我国其他中小企业融资产生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俞少君 《特区经济》2005,(5):153-154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国内外经济贸易环境的变化,多种所有制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资金是每个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要素,而中小企业的融资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困难的,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中小企业在获得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债务融资方面与大企业相比明显处于劣势,面临着其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问题。在目前的形势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短期融资难度降低,但长期权益性资本严重缺乏。现有金融体系只是对中小企业开放了短期信贷业务,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的供给仍然严重不足,特…  相似文献   

9.
<正>一、在执行货币政策上突出"六项支持"1."六项支持"主要内容支持中小企业。突出政策创新,利用商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立了"商票通"品牌。利用中小企业信用建设平台化解中小企业因信息披露不充分所造成的融资障碍。利用区域集优债务融资优势,为企业融资开辟绿色通道。支持科技创新。突出政策优先,陆续出台了《关于信贷支持科技创新工作的  相似文献   

10.
吴双燕 《中国经贸》2009,(20):29-31
中小企业在促进就业增长、科技进步、出口和国民经济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处于“强位弱势”的尴尬境地,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仍然很多,其中,中小企业所普遍面临的融资困境最为人们所诟病。因此,应正确评估中小企业发展昕面临的融资困难和成因,采取有效的金融支持政策和企业融资策略,以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小企业如何发展已经为世界所广泛关注。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融资问题一直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将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所面临的问题并探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由于信用不够,往往难以直接发债集资,但集合起来提高信用度发债却能解决这个问题。日前,“北京市顺义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顺利发行,创新了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赵艳 《辽宁经济》2009,(12):8-9
由于中小企业在推动创新、解决就业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其发展受到广泛关注。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就是资金不足问题。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但是,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部门主要关注的是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难问题,例如,其上市门槛较高,贷款难等问题。内源融资往往是被忽略的融资途径。在外源融资市场存在制度性和结构性问题而导致其外源融资能力偏低时,  相似文献   

14.
杨欣丽 《中国经贸》2012,(16):61-62
我国中小企业现在普遍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其主要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先通过对企业内外两个方面分析我国中小企业所面对的融资困难问题的重要原因,再从中小企业和构建支持系统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所面对的融资困难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刘鹏 《湖北经济管理》2013,(21):134-136
区域集优债务融资模式是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融资的延伸和创新,其目的是构建区域中小企业规模化、批量化发行集合票据的长效机制。迄今为止,作为山东省首批区域集优债务融资项目试点地市,潍坊市共为24家中小企业融资16亿元,各项统计指标均为全国第一。潍坊市"政府资金支持、中介机构让利、工作流程集优"的潍坊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融资担保非对称与其基本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剑鸣 《特区经济》2005,(1):108-110
一、融资担保的非对称 1.融资担保基本概述 融资担保是保证债务履行和债权实现、承担债务履行和债权实现过程中风险的金融业务。融资担保是随着金融信用的发展和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扩大而产生的一种中介行为。目前,随着社会经济对信用需求的不断增加,融资担保的领域和形式都在不断扩大,针对中小企业的生产、流通、服务和投资等,融资担保从贷款担保扩大到担保投资等业务形式,已从货币市场延伸到资本市场。融资担保的经营形式和业务形式如下表:  相似文献   

17.
自从2008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实体经济大受影响,不少中小企业纷纷倒闭,“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话题。中国政府非常重视这个问题,相关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都出台了不少。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少,银行对中小企业支持不够……这些说法我们也都经常听到。作为中小商业银行来讲,我们一方面认识到,中小企业是我们的重要客户,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深感责任的重大。但实际上,目前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并不深入,甚至有时候还被人们曲解了。因此,本文将主要从中小企业界定、中小企业融资和中小企业贷款,以及中小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应发挥的作用来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8.
周卫斌 《中国经贸》2012,(4):113-113
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和而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方式不多的问题,文中笔者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当前融资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资金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钢 《中国经贸》2008,(21):84-84
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趋紧的形势下.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更加凸显。这主要是因为,目前银行信贷资金的80%以上都是投向重点建设项目和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品技术含量低.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加之一些中小企业信用度较差,逃废银行债务现象时有发生.导致银企关系曰趋恶化。此外,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比较狭窄,银行放贷条件较高,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条件不够.民间借贷又放量不够.等等。那么,当前应该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一个数量庞大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端战略重要性的特殊企业群体。但无论从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普遍认为融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根源并非是整个社会资金供应总量的不足,而是出于中小企业的自身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和自身风险所导致的。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融资瓶颈问题,并提出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