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思维;鼓励标新立异,培养求异思维;启发创建想象,诱发创新思维;挖掘创造性因素,培养创新品质.  相似文献   

2.
范西 《魅力中国》2011,(14):206-206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塑造创造性人格,是当今教育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创新教育,使受教育者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充分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姜兰婷 《魅力中国》2010,(9X):46-46
<正>创造思维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智慧核心。小学语文教学要从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创新,以自己创新的意识引领学生,让他们潜移默化,在课堂上敢于设疑,质疑,能大胆想象,培养创造思维,勇于探索,积极创新。  相似文献   

4.
“创造就是解决新问题,进行新组合,发现新思想,发展新理论”。“对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创造思维的训练,开展以“转变学生的传统思维模式,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使其具有灵活运用和处理有关信息,善于迁移和设想的创造能力的跨世纪人才为目标的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形式,是时代的呼唤。基于此,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这里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谈一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方法:一、创设气氛,激发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创设富有创造性的情…  相似文献   

5.
赵锡余 《魅力中国》2009,(23):50-51
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启学生想象、创新之大门,让他们潜在的智慧因素活跃起来,壮大起来并使其不断地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其途径之一,就是优化语文教学方法,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问题;二、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三、展开创造想象,全力培养想象力。  相似文献   

6.
赵锡余 《魅力中国》2009,(29):50-50
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启学生想象、创新之大门,让他们潜在的智慧因素活跃起来,壮大起来并使其不断地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其途径之一,就是优化语文教学方法,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问题;二、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三、展开创造想象,全力培养想象力。  相似文献   

7.
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启学生想象、创新之大门,让他们潜在的智慧因素活跃起来,壮大起来并使其不断地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其途径之一,就是优化语文教学方法,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问题;二、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三、展开创造想象,全力培养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沈卫宁 《黑河学刊》2009,(4):119-120
语文教育是基础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上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其意义尤为深远。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与教材、教师、权威的不同见解;最后,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顺 《魅力中国》2014,(5):234-234,236
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重要摇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输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重要任务之一。因此,物理教学应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黄天娅 《魅力中国》2009,(19):154-154
中学数学蕴含着丰富的有利于开发学生创新潜质的因素,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创新技能的训练,促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杨柳青 《魅力中国》2010,(21):50-50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参与精神、发散思维能力和多元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李艳花 《魅力中国》2014,(10):121-122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感情、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刺激学生产生探究问题根源的兴趣和欲望,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杨旺喜 《西部大开发》2009,(11):100-100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板具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有良好的语文素质,就必须进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亚群 《魅力中国》2010,(7X):129-129
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育教学创新有何特征?应处理好哪些关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是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王建平 《魅力中国》2010,(25):291-29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也是最重要的思维工具,最重要信息载体,它对开发人的智力,发展人的思维,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有着充分的物质、理性依据。因此语文对培养学习的创新能力起关键作用。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教师发挥出创造性来,才能真正称得上创造性教育。语文教学才能有生机。  相似文献   

16.
潘岸东 《魅力中国》2013,(11):280-280
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育教学创新有何特征?应处理好哪些关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嘶,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时代的要求.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将创新教育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发散思维的能力,激发创新能力.教师应解放思想,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使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8.
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气氛,培养创新意识;质疑,能开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莉 《魅力中国》2009,(5):71-72
当今,随着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增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时代迫切的需要。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担负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又是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时代需要的富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任。因此,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要求教师:鼓励有创新的表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对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能力、提高思维品质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时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和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我认为数学课堂特别是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一、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 创造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造。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出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