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加快“三农”自身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财政支持则是“三农”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奥肯的“漏桶原理”启发我们:财政支持“三农”发展必须重视效率原则。当前的财政支持政策在目标、手段、对象等方面还存在种种问题,效果欠佳,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改进,以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村镇银行在发展中“脱农”现象不断显现,使其与成立之初衷相背离,如:网点布局脱离农村贫困地区,服务对象偏离“三农”范围,经营方式违背“三农”原则等.文章通过分析村镇银行发展中的“脱农”现象和表现成因,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通过政策引导和自身完善,促使村镇银行服务回归“三农”.  相似文献   

3.
解决农村■余劳动力出路,是破除当前面临的“三农”问题的一把钥匙;用工业化理念来谋划农业,破解小农经济,发展现代农业;政策与科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政策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是紧密关联的。实现政策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是“政治决策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它可以有效调节各种社会矛盾,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并重塑政府形象,还有利于促进政策决策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当前,可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以实现政策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相似文献   

5.
西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因此,应该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高度确定配套的扶持政策,创新金融监管模式、机构组织形式、金融服务产品等,形成农村金融服务的激励机制,使在农村从事金融服务的机构有利可图。依托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农民的自主创新意识,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满足“三农”金融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现存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最为关键的是“三农”问题,而农村金融支撑力度的减弱是影响农村稳定、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极其重要的制约因素。通过对小额信贷持续的商业化运作来实现社会发展目标,这一扶贫领域的创新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缩小我国贫富差距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扩大农村消费:现状、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有7亿多农民、2亿多农户,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农村消费面临着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难度加大、农民消费意愿和信心下降等新挑战。因此,今后扩大农村消费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跳出“就三农论三农”、“就消费论消费”的狭隘思路,在坚持“三个必须”大思路下,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投资和消费、扩大消费和优化结构以及生产、流通和消费等之间关系,从如何真正使7亿多农民“有钱消费”、“能够消费”、“愿意消费”、“敢于消费”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相继出台10个与“三农”相关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财政支农支出正是反映党和国家农业政策的一面镜子,对其进行梳理、比较并得出有利于我国农业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揭示从我国长期以来财政支农政策实践中显现出的一些问题.简要指出了国际经验对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启示并初步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改革是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台市是我国长吉图发展战略、长吉一体化战略、东北开发开放战略三大战略核心叠加区的节点城市,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家承担国家农村金融改革试验任务的县级市.在党中央、国务院确立的“面向三农”市场定位和有关政策要求下,九台市金融办联合各家银行机构认真履行服务“三农”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各自惠农产品、科技和网络优势,在九台市农村地区大力推广现代电子化信息设备,提供基础金融服务,探索出银行服务“三农”的新模式.然而,九台市仍然存在基础金融服务不完善、惠农金融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民贷款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农村信用体系有待建设和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因农村市场蕴含着的巨大商机、“三农保险”供给能力优势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决定了国有保险企业必然经由“三农保险”机制服务“三农”。国有保险企业在“三农保险”领域,通过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经营模式,拓宽范围积极开发适销产品,务卖基础着力完善服务体系,整合宣传大力提升促销能力等措施,定能提高经由“三农保险”机制服务“三农”的效果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