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销售力广告很热,热得每一个广告人都为它茶饭不思;销售力广告很痛,痛得让很多次广告合作都不欢而散;销售力广告很难,难得似乎没有一个可以说服众人的答案;销售力广告又很简单,甚至刚进大一的广告学新生都能滔滔不绝地背出奥格威的28条军规。  相似文献   

2.
广告策略由广告主题策略、广告媒体策略和广告创意策略组成。其中,广告主题策略解决广告应该"说什么"的问题;广告媒体策略解决"在哪说"和"何时说"的问题;而广告创意策略解决的则是"怎么说"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广告传播活动中,广告主题是内容、是本质,而广告创意则是形式、  相似文献   

3.
销售力广告很热,热得每一个广告人都为它茶饭不思;销售力广告很痛,痛得让很多次广告合作都不欢而散;销售力广告很难,难得似乎没有一个可以说服众人的答案;销售力广告又很简单,甚至刚进大一的广告学新生都能滔滔不绝地背出奥格威的“28条军规”。  相似文献   

4.
丁邦清 《广告大观》2004,(4):143-143
房地产广告已经占许多报纸广告收入的50%以上,成为报纸广告的当家花旦:在众多广告奖中,房地产类成为送展作品的最大的类别:没有参与房地产广告的广告公司十分罕见;房地产广告是发展商与销售代理公司费神甚多的事项。我是在1998年,从参与丽江花园康域居的广告策划与创意开始,涉足房地产广告的领域的.对房地产广告的感受有三感:质感、性感,情感。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广告作品相对于国外而言更为精炼,大多时候只有一句话,但这却是有销售力、概念性的文字沟通,看似很简单,但字字珠玑,威力要比国外的影像沟通大许多。  相似文献   

6.
什么广告才是最有销售力的广告,我觉得就是把消费者砸晕的广告,是让消费者愿意喜欢你、愿意在意你、愿意花钱买你产品的广告才是最有销售力的广告。否则都不是让人赞赏的广告或者说是受尊重的广告。  相似文献   

7.
浅议广告的诉求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犹如孔雀开屏,要把商品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消费者.那么什么样的广告才是好广告?什么样的广告诉求才是有效的广告诉求?广告诉求就是广告与消费者的沟通,是广告说服消费者接受广告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说服策略.要使广告达到有效的诉求目的,就必须明确诉求对象("对谁说")、诉求信息("说什么")和诉求方式("怎么说").因此,广告诉求方式如果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鼓动性,就能产生巨大的市场冲击力.在实际运用中,广告诉求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8.
《广告大观》2003,(11):47-47
纵观过去十年的中国电视广告,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很多具有较强销售力的广告在创意方面却是差强人意,甚至令人反感,当然这与它们投放频率过高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我们知道”电视广告的目的并不是娱乐大众.而是将产品卖给他们。广告的受欢迎程度和产品的销量是不相关的”,因此,它们应该在过去十年的荣誉榜和备忘录里留下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赵正 《广告大观》2003,(8):32-33
广告主和广告人对广告往往有着不同的欣赏立场,广告人视创意为生命,为灵魂.但却常常忽视市场和消费者:广告主最了解自己的产品和市场,对创意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不需要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创意,他们需要有销售力的广告作品.要求广告诉求能够打动消费者的心智.对广告诉求的要求胜过创意表现本身。于是在广告人和广告主的拉锯较量中,  相似文献   

10.
李祥 《广告大观》2005,(3):79-80
2004年10月又是一个紧张的时段,要开始策划年底的公关促销活动了,做什么样的活动,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吸引和打动消费者,才能达成实现销售这个目的呢?广告大师奥格威曾说“有销售力的广告才是最成功的广告”,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的活动只有做到能与消费者的心灵达成深度沟通,我们才能成功。日子一天天过去,客户的催促也一天天紧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告》2011,(3):111
什么样的广告具有销售力,这是一个非常见仁见智的问题。影响销售力的原因有很多,但决定广告销售力最关键的因素是对于产品利益点的定义和筛选!也就是对你所要广告的产品或服务,你会选择哪一个利益点(或利益点的哪一个侧面)出来传播。  相似文献   

12.
有销售力的广告本质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现产品销量的最大化;二是同等效果下实现广告成本最低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广告运作的各个环节都要有极强的收入和成本意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ROI。从这个角度讲,单位成本的广告收益是衡量广告销售力指数的核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意识”与“形态”—潜意识广告的传播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军 《中国广告》2002,(11):66-68
作为一种无可回避的广告现象(或广告事件),"意识形态"的广告始终以其强烈的风格保持着对于其他广告、其他广告人和其他代理商的既定距离。事实上,面对"意识形态"的广告,我们的感官会频频错位,知性会剧烈摇撼,而固有的广告理念则会遭遇重创。尽管如此,我们往往满足于将其视为一种在某种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另类美学现象,并心安理得地将其纳入"后现代"、"超现实"、"荒诞""魔幻"……等既成的批评概念和话语体系中——似乎仅仅完成一次形而上的分类就足以在所谓社会文化的等级世界里为它们寻找到一个确定的位置,似乎这样就足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它们的最初起源与最终归宿。那么这样就足够了吗?是不是我们的震撼与疑惑已经统统得到了解决?也许远远不是。值得注意并且应当特别小心的是,"美学的广告"和"广告的美学"之间还有着一段难以逾越的不小距离:前者正如我们通常所做,不是利用广告内在的范畴解说广告,而是在一种外在的理论体系中寻找广告可能的容身之处;而后者——也就是"广告的美学"——则意味着立足于广告自身,以"概念"、"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告》2001,(5):14-17
比心,将心比心。用一份诚心来善待我们的客户。我们和客户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他们在前线浴血奋战,我们可以看到在销售现场上的竞争是面对面的白刃战。我们在后方输送的炮弹如果是假弹、哑弹,提供的刺刀是银样蜡枪头,那么你就是在出卖自己的盟友和自己的良心。现在好多产品的利润都很薄,而一则广告出去,就是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广告人如果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去考虑广告作品的传播力和销售力,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垃圾作品问世。企业不是请我们帮他们扔钱的,而是让我们帮他们投资的。广告公司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5,(3)
中国人的思维表面化、简单化、片面化、情绪化,可称之为"四化思维"。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人缺乏理性思维的传统,封建专制、儒家文化的"礼制"也无时无刻的压抑人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如何克服"四化思维",提高国人的思辨力?对于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位拥有硕士文凭的高级工程师,在从事技术工作15年之久、担任公司总工程师4年后,36岁的他主动请缨到市场一线做销售。如今,他不仅用销售业绩消除了当初"36岁的技术人员能否做销售"的疑虑,而且他在销售实践中总结的"感动营销"、"火炭效应"、"耕地理论"在全国市场推广施行后,被一些营销专家作为自己论著的经典案例。是什么让一个36岁的技术人员成功向营销人员转型?是什么让一个年近半百的"老人"在营销界永葆活力?在自己的营销生涯中,他又是如何把市场做大做强的呢?  相似文献   

17.
姚杰 《中国广告》2003,(10):93-95
作为"2003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活动重要项目之一的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其作品评选工作,经过13位来自中广协、国内著名4A公司、广告媒介和高等学府等机构的国家级评委的认真的评议,已于8月中旬在古城南京决出了雌雄。评委们认为,此次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参赛的作品,无论  相似文献   

18.
《广告大观》2004,(7):31-33
我们常常很矛盾,一方面我们渴望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且让业内传诵的广告大片,在掌声中神采飞扬地踏上领奖的红地毯;另一方面我们在和客户沟通之后却不断创造出被业内称之为“平庸”但有销售力的“恶俗”广告,虽没赢得同业的掌声,却常常成为企业的座上宾。  相似文献   

19.
<正> 销售不拒绝"点子"。某些情况下,一个巧妙的点子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以下销售人员在实战中运用的点子,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小称呼,大门道在拜访客户时,你如何称呼客户?许多销售人员叫客户"老板"。前几年,叫老板是一种时髦,叫老板会让客户心里感到舒畅。可是现在老板太多了,满大街都是,老板的含金量也在下降,于是一些销售人员就不再叫客户"老板"了。他们叫客户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樊华 《江苏商论》2009,(12):125-127
本文分析了恶俗广告取得良好销售效果的原因,得出了恶俗广告的成功三大法则,即:选择消费者介入度水平低、短期易见效之产品,瞄准中小市场的"通俗"消费群和抓住"面子消费族群";并运用该法则对黄金酒的销售前景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