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人民银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基层央行的网络、信息系统I、T运营环境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方面,央行各业务活动对IT环境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央行本身IT环境的变化和复杂度也不断增强。这对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基层央行科技部门需要在服务理念、服务方式、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创新,以适应央行科技发展的趋势要求。现代IT服务管理所倡导的标准化方法和流程,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基层央行IT管理存在问题的较好思路。ITIL(IT基础设施库)是关于IT服务管理流程的最佳实践,可以为央行信息化管理和保障工作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和技术保证,使其更加规范和有序。本文通过对ITIL的介绍以及对现阶段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重点阐述了现代IT服务管理思想对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的启示,同时阐述了实施新的科技管理方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9991工程"是工商银行科技发展腾飞的起点,为工商银行信息化建设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回首二十年,它曾在工商银行科技发展的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它成功实现了工商银行全行业务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是它使得工商银行在业务支持、风险控制、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业务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大幅提升,是它推动了工商银行IT技术与国际水平全面接轨。  相似文献   

3.
李庆余 《现代金融》2008,(12):39-40
一、IT精细化管理是提升科技运行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从现代管理学角度来看.IT管理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个性化。在规范化的大前提下,IT管理的精细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是一个企业IT成长、成熟的必由之路。经过不断的实践积累.目前银行的IT管理基本上达到了规范化的要求.但是要进一步提升科技运行的服务水平,必须积极推进IT精细化管理,最终实现真正以服务客户个性化为中心的管理变革。  相似文献   

4.
工商银行在IT治理的工作上可以分为六个层面: 在IT发展战略方面。工商银行每五年制定一个战略规划,2006年制订了《十一五信息科技发展战略》,提出了“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工行提出科技盈利的战略,希望通过科技的创新引领业务的发展。同时也制定了工行科技发展的原则。工商银行十一五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是一套体系,首先是IT和业务相一致的IT发展战略,其次建立架构规划,在规划基础之上再做一些项目实施。  相似文献   

5.
流程化管理是IT服务管理的核心方法,它使得具体的管理工作关系明确、任务清晰,便于理解、控制和操作。在银行数据中心的IT运维过程中,让流程化管理推动实际工作产生实效是IT服务管理理念探索和实践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如何保障信息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是电信、银行等行业决策层和政府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近几年国内许多企业在实践IT服务管理(ITSM)领域已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2007年1月12日,笔走访了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中国区中间件服务产品线经理毕巍,倾听专家点评IT服务管理的发展动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一些专家认为,IT治理和系统管理粗放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合理地利用IT资源、有效控制IT风险、提高IT服务质量已引起银行业的高度关注。ITIL作为IT服务管理及治理的最佳实践指  相似文献   

8.
IT服务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业务的质量,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声誉和客户满意度。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IL)为企业的IT服务管理实践提供了一个严谨、客观、可量化的标准和规范,是一套以流程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方法,对IT基础架构进行全面而集中的管理,以确保企业业务的平稳、高效运营。企业的IT部门可参考1T1L制定其IT服务管理流程,从而确保企业能够高效地实现IT服务管理,为企业的运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我国金融信息化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完善IT服务管理已成为需解决的首要问题。ITIL作为IT服务管理最佳的实践指南,对提升金融IT服务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介绍ITIL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金融业实施IT服务管理的必要性和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10.
"十三五"期间,工商银行信息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全行十年发展纲要及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坚持"服务业务、服务基层、服务管理"的宗旨和"安全生产第一"的原则,着力实现"一个转型、两个突破、三个体系完善"的目标,即推动IT架构一个转型,取得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应用两个突破,完善生产运营、信息安全和科技治理三个体系,全面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与创造力;支撑以"开放、互联、融合、共享"为标志的信息化银行建设,持续保持信息科技国内同业领先地位,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现代商业银行》2007,(12):F0003
由全球领先的IT管理最佳实践教育和咨询服务供应商——Pink Elephant公司举办的“面向ITSM2008”IT服务管理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来自IT服务行业的近百名CIO、IT总监和经理们饶有兴致的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主要探讨了最佳实践基础架构和标准(如IT基础架构标准库(ITIL)、COBIT和熔SO/IEC20000等)。  相似文献   

12.
徐一民  陈挺  许峥  晏强 《时代金融》2011,(29):32-33
目前券商服务的好坏依赖于IT服务,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IT服务体系成为券商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ITILV3中的服务管理理论,挖掘IT效益评估的根本内涵,确定IT效益评估是其最佳实践之一,并建立证券IT评估体系并在实际项目中应用,通过这些实践,概括出IT项目评估体系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电脑》2014,(1):78-78
面对数据中心复杂性和安全性挑战,如何构建适合商业银行自身特点的IT运维管理体系?日前,北京中亦安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叶宁基于中亦科技多年来在银行业IT服务中吸收和提炼的客户及自身的经验,提出IT基础架构体系"全生命周期管理"的IT服务理念,并介绍了"技术+管理+规范"的IT管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高效、可靠和灵活的IT服务是当今业务成功的关键,许多机构和部门都在积极寻找最佳途径,将其IT组织从传统的技术提供者转变为可靠、低成本的IT服务提供者。央行科技部门作为各业务应用的技术支持者,完全可以借鉴惠普IT服务管理(ITSM)参考模型的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IT的价值体现在对业务的支撑上,为了确保IT系统7×24的连续运行以满足业务的经营发展需求,我们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运维管理体系来优化IT运维管理服务流程,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当前运维管理的最佳实践ITIL和ISO20000运维管理框架都定义了事件管理和服务级别管理等关键流程,但并没有指定具体的实现方法。本文简单介绍了面向业务的IT性能管理的几种思路,可以用于量化IT部门提供的服务级别水平,实现IT事故的快速定位和恢复,为事件管理和服务级剐管理流程的实施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应对行业不断增长地对IT服务的要求,提供IT管理最佳实践,英国商务部开发了和完善了一整套对IT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的方法体系,叫做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即信息技术基础构架库。IBM、惠普、微软、CA、BMC、ASG等著名跨国公司作为ITIL的积极倡导者,基于ITIL分别推出了实施IT服艮务管理的软件和实施方案。如今,在欧美企业是否导入ITIL,被视为检视供货商、委外服务承包商是否具备投标资格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玑科技)——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主要面向政府机构和企事业提供IT支持与维护服务、IT专业服务和IT外包服务,分别为用户IT基础设施排除故障、优化性能、提供日常运营管理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电脑》2013,(8):10-13
随着银行业t言息科技监管的日益严格,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加大信息科技投入,基本形成了以“两地三中』旷为主体,涵盖专业支持中心及分行多点接人的IT运营格局。在IT服务理念的大潮下,商业银行纷纷借鉴ITIL最佳实践框架和ISO20000国际标准,建设适合自身特点的IT运维管理体系,以提升运维工作效率和服务品质。然而,业界实践和国际标准受自身涵盖范围和研究重点的约束,并未提供“两地三中心”格局直接借鉴的组织架构模式,并缺少对运维整体流程的控制和管理。如何让“两地三中心”的运维格局真正发挥作用,探索符合我国银行业IT特点的运维管理体系,成为我国商业银行IT运维管理面临的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研究IT服务的运营原理,建立IT服务管理框架对提高IT服务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IT服务管理的研究逐步从偏重于IT资源管理,转向服务管理。但对IT服务进行分类、建模等研究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本文从服务管理的概念出发,研究在IT服务企业中应朋服务管理方法以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央行金融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基层科技部门的科技管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强化管理能力、提高维护水平是做好当前科技支持工作的迫切需要,而使用专业化的IT运维管理系统无疑是首选。一、IT运维管理系统架构IT运维管理系统通过4个层面实现IT运维管理。(一)配置管理层面。实现对IT组件及其配置的识别,并形成具有逻辑关系视图的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和配置基线。在配置管理层面形成对上层流程的信息支持,并通过上层的变更管理流程形成对配置管理数据库的管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