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资本市场信用缺失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信用缺失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和业绩包装以获取上市资格、配股资格,改善公司在二级市场的形象,提高新股发行价格和配股价格等;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不及时、不真实,甚至肆意造假;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通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商品市场中的信用缺失问题的严重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企业拖欠银行贷款、经营中弄虚作假、假冒伪劣等方面可以了解到商品市场中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我们从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等分析商品市场信用缺失的原因,才能提出了建立中国企业信用制度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急需建设信用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昶  李丹 《当代经济》2002,(9):35-35
现代市场经济的精髓在于公平和效率。一个公平的有效率的市场必定是蓬勃发展的市场,而使公平和效率得以实现的前提则是信用。我国资本市场建立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各类市场如国债市场、期货市场、股票市场都经历了一番曲折的过程,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导致投机成为市场交易主体的主导性行为。 毋庸讳言,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资本市场既没有建立起广泛认  相似文献   

4.
刘吉舫 《经济视角》2002,(11):39-4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保险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保险业出现诚信危机,保险信用缺失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构筑保险信用体系已成为我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当务之急,也是提高中资保险公司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李闽榕 《经济学家》2005,25(5):91-97
导致社会信用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市场经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寻找。“中国人自古不讲信用”的看法是对历史的严重歪曲。马克思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资本对利益的追逐必然要导致市场的信用失范。从而揭示了市场经济与信用缺失问题之间的必然联系。人的市场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诚信和失信都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人在市场重复博弈过程中谋求物质利益的行为选择,只要有市场就会发生失信现象,这是古今中外任何市场都无法避免的。市场经济产生着失信的因素,但它并不必然导致社会信用的普遍和严重失范。在完善市场经济假设基础上形成的西方信用经济理论,其理论上的误区是显而易见的,以此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实践上的误导。  相似文献   

6.
于淑艳  于艳华 《经济师》2003,(12):233-234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系统的核心与支柱 ,政府信用缺失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信用关系紊乱。文章分析了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危害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筑政府信用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信用缺失的危害、生成机制及法律规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怀霞 《经济问题》2002,(12):29-31
信用缺失是目前阻碍我国市场建设的障碍之一。信用缺失不但扰乱了政党的市场秩序,提高了市场交易成本,减弱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市场效率,而且延缓了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进程。信用缺失的生成机制不仅与社会一定时期的文化道德状态相关,而且与自我履约机制和强行履约机制相关。当前,我国信用机制建设的一个急迫任务就是引入政府变量,加强法制建设,强化信用管理。要尽快制定信用管理的法律制度,加强信用建设的立法和执法;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信用法律制度;要完善信用评估、咨询等法律责任制度,规范信用中介行为;加快司法体制改革,理顺司法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用问题的提出源于会计信用缺失的各种现象。利益的驱动是会计信用缺失的诱因,而各种监管制度的缺陷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加之社会整体信用水平的低下,使会计造假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构建会计信用,净化会计市场,推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孙凤英 《经济师》2007,(11):160-161
会计信用问题的提出源于会计信用缺失的各种丑闻。利益的驱动是会计信用缺失的诱因,而各种监管制度的缺陷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加之社会整体信用水平的低下,使会计造假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构建会计信用,净化会计市场,推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洪渊 《经济纵横》2002,(11):6-8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的运动机理与内在规律的分析 ,结合美国华尔街诚信危机暴露出的资本市场信用缺失问题 ,阐述了诚信对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集沪、深两市2003-2005年的相关数据,以财政部第十一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为研究事件,观测检查公告对受处罚会计师事务所未来收益与客户市场价值波动的影响,映射其中蕴含的资本市场独立审计信用惩罚效应.结果表明,市场对处罚公告回应并不强烈,验证了我国资本市场"弱势"独立审计信用惩罚效应的存在性,而监管机构协调化、监督检查常规化与制度化,以及公众信用意识与监管手段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杨晓霞 《经济地理》2005,25(6):771-774
信用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三大主要资本,它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文章以我国东部地区为例,从GDP、投资、消费、出口四方面对信用与其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良好的信用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反之,信用缺失则会延缓区域经济增长。为此,一个地区要保持其经济增长和发展,根本动力在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现实中国的社会信用缺失,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信用缺失的经济原因,主要是信用体系没有建立,失信惩处机制不完善以及市场信息不对称.要重建并发展我国的社会信用,必须建立资信网络,规范市场信号,加大失信惩处,强化政府信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从计划经济脱胎而来的,随着体制的转轨,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信用缺失的问题日益突出.信用体系离不开大量的信用信息发布(包括信用管理的法规信息和信用环境信息),而大量的信用信息能否让全社会及时共享,平台建设是前提.  相似文献   

15.
信用文化建设与中小企业融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缺失是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而信用缺失间接隐喻了我国信用文化的某种缺失。本文在分析我国信用文化缺失原因、信用文化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社会信用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用问题的提出源于会计信用缺失的各种现象。利益的驱动是会计信用缺失的诱因,而各种监管制度的缺陷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加之社会整体信用水平的低下,使会计造假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构建会计信用,净化会计市场,推动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会计信用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构建会计信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用问题的提出源于会计信用缺失的各种现象。利益的驱动是会计信用缺失的诱因,而各种监管制度的缺陷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加之社会整体信用水平的低下,使会计造假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构建会计信用,净化会计市场,推动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会计信用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构建会计信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卢玉平 《经济论坛》2004,(10):56-57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信用经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缺失信用,市场经济就失去了根基。当前我国企业拖欠、坑骗、制假和违约等信用缺失现象严重,破坏了市场正常秩序,制约了经济增长,阻碍了社会进步。因此,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制度,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9.
曹跃 《经济师》2006,(6):31-32
从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投融资需求状况来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成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当务之急。文章全面、综合阐述了资本市场定义,建设资本市场的必要性,资本市场的模式,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监管体系及与信用建设的机制途径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裴虹  谢剑 《经济论坛》2004,(21):107-108
随着“琼民源”、“银广夏”等事件的揭露,我国公众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深恶痛绝,引发证券市场和会计业的信用危机,动摇了资本市场的信用。笔者认为有必要就会计报表粉饰的动因及手法进行分析,以利于广大投资者认清报表中的“猫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