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畅  邓洲 《全球化》2021,(2):89-101,134,135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制造环节的创新功能凸显、增值能力增强和要素投入升级,进而提高了制造环节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相对地位。新型制造技术的使用正在重构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伴随着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对全球价值链制造环节的参与程度有所提高。全球价值链调整导致中国制造业面临更加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同时又为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提供了机会窗口。中国应谨防过早“去工业化”,通过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能力、深入挖掘内需潜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策略应对全球价值链调整。  相似文献   

2.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作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价值链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运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2000-2014年的数据,实证考察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的影响并检验了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总体来看,制造业服务化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存在"天花板"效应,即随着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的加强,其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促进作用是边际递减的,而对制造业分工地位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不同服务投入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的关系存在一定差异,与传统的服务投入(批发零售和运输服务化)相比,现代化的服务投入(电信和金融服务化)对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更为明显和重要;目前来看,由于国外服务的渗透率较低,所以占据主导力量的国内服务投入对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服务使用率高的制造行业要比服务使用率低的行业对价值链的升级效用更大一些。(3)我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整体较低,还未达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最优临界水平,仍都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4)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研发创新是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促进价值链参与度深化的可能作用渠道。但是制造业服务...  相似文献   

3.
在“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构建国内价值链是新一轮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对我国产业升级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国内价值链构建下的区域传统制造业升级机理分析,从广西制造业实际情况出发,从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创新投入、调整区域发展政策推进区域合作分工、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延申产业发展链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升级等方面,为广西制造业升级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美国制造业正从中国悄然撤离,回归本土发展。这一回流举措必然加剧中美贸易摩擦,增加我国劳动者的就业压力,影响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对此,我国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劳动者的教育,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构建自主的价值链体系;提高我国创新能力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5.
全球价值链中的知识转移与我国制造业升级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球价值链中的知识转移、知识扩散和组织学习角度出发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本地企业技术能力的形成过程和产业升级的机制,从创新类型和技术专有性两个维度构建了价值链升级的坐标体系,从工艺、产品、功能和跨越价值链四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产业升级路径。最后以联想公司为例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如何在价值链中攀升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9,(14)
文章运用2000~2014年44个经济体的投入产出表,基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视角,综合测算了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与分工地位、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并且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其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通过投入国内外服务要素所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有助于我国制造业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并且随着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越高,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分工地位越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长江中游地区制造业不断发展,为响应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本文以该地区为研究地区,探索地区制造业创新发展水平,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分析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当前创新的现状并对其创新能力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价值链模块化、国际分工与制造业升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在美、日、欧等国的计算机、电子、汽车以及通讯设备等制造业领域先后出现了“价值链模块化”的趋势,这不仅加速了国际制造业分工格局的调整,还有力地带动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认为:我国应该抓住世界制造业价值链模块化的机遇,积极参与到国际制造业高端价值环节的分工中来,以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推动我国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迅速发展,中间品通过复杂的供应商网络和管理模式融入全球价值链,成为跨国公司价值链投资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基于TiVA数据库的数据,探讨不同制造成本对价值链参与度和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国家,其中间品质量改进会降低其价值链参与度,提升价值链地位;处于价值链高端的国家,其中间品质量改进则会提升价值链参与度,降低其价值链地位。研究结果对于提高我国中间品质量,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基于研究结果,应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生产技术和创新能力,重视高技能劳动力的培养,加快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王茂力  马先仙 《电子商务》2010,(8):40-41,43
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其负面影响的逐渐显露,在我国出现了是否还应该继续凭借劳动力优势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疑虑。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含义及其升级机制出发,在考察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的资源禀赋状况提出了继续鼓励从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同时通过科技、教育、产业政策等手段引导、促进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1.
贵州正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关键时期,作为21世纪三大支柱高新技术之一的新材料技术,既是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也是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贵州的新材料生产企业普遍规模小、人才储备不足,缺乏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和领军企业。本文分析了我国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并且尝试构建创新价值链理论,探索贵州新材料产业在创新价值链上的定位、在全国新材料产业集群中的地位和优势,为如何建立贵州与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新材料技术的研发交流平台,实现技术转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开放条件下的制造业地区专业化、企业规模、外贸出口对其价值链攀升具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文章以江苏制造业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测度行业价值链攀升状况,进而运用静态、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制造业行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企业规模、外贸出口对其价值链攀升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规模的壮大有助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与地区专业化、企业规模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地区专业化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长期看,外贸出口并不能实现制造业攀升价值链的目标。此外,制造业各行业对总体截距的偏离还具有劳动、资本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倒置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应在空间布局、发展模式和产业创新方面促进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实证研究表明,天津市先进制造业与北京市高端服务业的协同程度在总体上高于河北省,各地可根据不同产业的不同情况,采取价值链延伸协同发展模式、价值链嵌入协同发展模式和价值链重组协同发展模式,以北京市高端服务业带动京津冀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建立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平台,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4.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密切,对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生产性服务的特点,分别从创新角度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作为知识创新的创造者、传播者,引领制造业创新的作用机理;从价值链角度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作为价值链中利润高端环节,改善价值链结构,促进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从OEM向OBM转化的途径;从产业融合角度探讨了生产性服务通过促进产业链上不同环节之间功能的互补和融合,优化制造业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物流服务关系性地嵌入制造业价值链的基本活动中,确保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连续性和协调性;物流服务结构性地嵌入制造业价值链的支持性活动中,提高了制造企业的物流专业水平。物流业作为制造业物流服务的供给方,与制造业形成互动升级关系。一方面,物流服务嵌入制造业价值链中,形成规模经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质量,促进制造业效率提高,增加制造业价值链附加值,推动制造业升级;另一方面,制造业升级释放出大量的物流需求,物流外包的数量和种类大幅增加,促使物流业扩大物流服务规模,进行物流服务模式创新,提高物流业集约化和柔性化水平,拉动物流业升级。  相似文献   

16.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凭借着自身劳动力成本优势迅速融入了全球价值链,这是我国近年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推动力,也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文章基于价值链和制造业升级的相关文献,研究了嵌入全球价值链会对我国制造业升级产生怎样的总体影响,并进一步将制造业升级细分为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讨论嵌入全球价值链是如何通过影响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来影响中国制造业升级的。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制造业承载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且人口红利这一优势逐步丧失,供给与需求的比重失衡,面临着制造业规模大但核心竞争力不强的困境。以创新驱动为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拓展制造业的市场占有率,推动中国制造朝着中国智造发展。从本质上来说,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指的是通过增强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促进我国制造业实现自全球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跨越的目标。文章基于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探究制造业转型演化路径,通过制度及技术创新为制造业转型设计注入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业的竞争实质是技术的竞争,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决定着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高低。而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现状是技术依赖于进口,在研究与开发中,国家及企业投入比重过低,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应完善国际创新体系,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企业规模结构,加强制造业战略性高技术研究,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其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的思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产业集群的升级是保证集群长期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任何产业集群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集群已融入全球价值链。我国制造业集群的比较优势在于所拥有的廉价劳动力等资源,这就决定了其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从事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的生产加工制造。本文分析了我国制造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结合全球价值链曲线的形状,提出了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即底端向上的"制造升级",向左右两端高附加值环节的创新升级和集群自身的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20.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升级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价值链分工是社会发展后的产物,而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低端的位置,严重制约了本土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从全球价值链的观点出发,分析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寻求我国制造业的的产业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