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尤其盐类矿产,资源得天独厚,人们盛称柴达木为盐的世界。一、盐湖矿产的种类及主要产地柴达木共有大小湖泊37个,其中半咸水湖和卤水湖29个,淡水湖一个、干盐湖(滩)7个,是我国现代盐湖集中的地区之一。在整个盐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沉积了极为丰富的盐类矿产。全区地表盐类沉积层的分布面积达15600KM~2,共有18个矿田或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拥有主要的氯化物型和硫酸盐型的盐湖资源,其中:钠、钾、镁、硼、锂等氯化物、硫酸盐和其他相关盐类的储量占全国首位。这些盐类主要以晶间卤水和表面湖水形式储存于盐湖之中。另外还有以固体矿床形式储存的钾盐,镁盐,石盐、硼酸盐、芒硝、石膏和天青石等盐类。大力开发和综合利用这些盐类、发展盐化工业,不但可为国家提供大量的急需钾肥和有关钠、镁,硼、锂等无机盐类,而且还可相应地降低钾肥的生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的盐湖及其伴生矿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硼是柴达木盐湖卤水矿产资源中的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好柴达木盆地蕴藏的硼矿资源,不仅是盐湖卤水资源深加工的重点发展方向,更是发展柴达木循环型工业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硼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我国由于硼资源紧缺,限制了硼工业的发展步伐。因而尽快构建并完善柴达木循环经济中的硼产业链条,对促进我国硼工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海峰 《魅力中国》2011,(14):61-61
一、前言 察尔汗盐湖是以石盐沉积为主的现代干盐湖,蕴藏着丰富的晶间卤水钾资源,干盐滩边缘分布有几个表面卤水湖泊,其中达布逊湖为最大的表面湖。盐湖资源的固体钾矿层与液体卤水矿共存,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卤水的组成及其浓度存在水平分异和垂直分异。  相似文献   

5.
随着柴达木盐湖资源开发跨入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在盐湖落地生根,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推动了盐湖资源开发综合利用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面向未来融入全球化经济做足了“功课”。“钾”速蝶变。自主创新突破的反浮选冷结晶钾肥生产技术成为国际盐湖卤水法生产氯化钾的领先工艺,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可并获得中国专利金奖。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氯化钾回收率较前提高8%,实现钾肥产品质量“再升级换代”,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低品位往固体钾盐溶解技术的产业化,解决了尾盐钾资源综合利用和高钠光卤石矿冷结晶的世界性难题,柴达木盐湖固体钾开采技术由此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浅谈柴达木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青武 《发展》2004,(3):40-41
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概况 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十分丰富,盆地内共有各类盐湖17个,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各种盐类储量达到4000亿吨.(1)钾盐:柴达木盆地盐湖属近代盐类化学沉积矿床,各种盐类矿物总储量约4000亿吨.  相似文献   

7.
青海盐湖研究所郑喜玉研究员 ,40多年来足迹踏遍我国十多个省区的500多个盐湖 ,多次带队考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新疆盐湖 ,在盐湖成盐理论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今年荣获第七届“中科院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他在柴达木盐湖研究方面 ,察尔汗钾盐光卤石形成条件和再生研究成果 ,为青海钾肥厂利用半隔离盐田再生光卤石创出一条新路子 ;在别勒滩干盐湖打钻取样 ,开采地下卤水组成和资源评价研究 ,为该湖地下卤水资源开发提供了依据 ;察尔汗盐湖卤水开采中水动态水化学变化规律研究 ,为青海钾肥厂生产抽卤提供了指导盐湖专家郑喜…  相似文献   

8.
一、开发柴达木盐湖资源的有利因素内涵因素 1、盐湖矿产的种类及主要产地柴达木盐湖地表盐类沉积层的分布面积达15600平方公里,已探明有18个矿区,按单矿种统计的矿产地67处,其中大型矿床32处,中型矿床16处,小型矿床19处。主要产地有察尔汗盐湖钾镁矿区(包括别勒滩、达布逊、察尔汗、霍布逊4个矿床);  相似文献   

9.
1、中信集团投资4.2亿元开发盐湖 3月,中国信托投资集团公司与青海省政府在北京饭店签署了合作开发柴达木盐湖资源的协议,决定在五年内投资42亿元,由其全资子公司国安科技股份公司开发西台吉乃尔盐湖锂钾硼资源和团结湖镁资源综合。这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最大的一项资源开发项目,标志着柴达木盐湖资源开发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4月下旬召开的全省技术创新会上 ,确定柴达木盐湖化工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重点是大力开发和发展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重点加强镁系列加工技术及产品开发 ,做好锂、锶、硼等系列产品开发的技术储备 ,着力培育以锂盐开发和氯化镁的利用为主的新兴锂盐和镁产业 ,提高氯化钾、硫酸钾等钾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 ,切实提高盐湖资源开发的附加值。盐湖化工技术创新重点已定  相似文献   

11.
青海柴达木地区有察尔汗等25个盐湖,盐类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利用不多。解放前是一片空白,解放后进展也很缓慢,直到1985年,海两的盐和盐化工业在全州国民经济中仍不占重要地位,产值只占全州工业产值的8.6%。三十多年海西盐湖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是:盐湖资源居全国第一位,开发利用水平居全国末位。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海西地区盐湖开发的步伐将大大加快,这个势态已经明朗。由于海盐生产的萎缩或转产,全国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3年视察青海时指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快盐湖资源开发,为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做出更大贡献”。他的指示充分阐明了开发柴达木盐湖资源的重大意义。根据海西州的实际情况,坚持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方针,统筹规划州内盐湖资源开发,积极引进省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无疑是海西今后相当长的一段  相似文献   

13.
国外已开发的盐湖,尽管它们的卤水类型、组成和赋存状态有所不同,但都已根据它们各自的资源特点和自然环境,采用不同的原料和加工方法建立和正在建立10万吨级以上的硫酸钾生产工厂。这些盐湖是:美国的西尔斯湖和大盐湖,智利的阿塔卡玛湖以及以色列和约旦的死海,以下简要地介绍这些盐湖的概况硫酸钾生产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是祖国四大内陆盆地之一,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面积占全州面积的75%。柴达木素有“聚宝盆”之称,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以得天独厚的盐湖资源和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闻名于世,开发前景广阔。目前已发现矿种84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57种,潜在价值占全省矿产资源总量的84%以上。已查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湖盐、芒硝、硼砂、钾、镁,锂、石棉、铁、铜、  相似文献   

15.
本着解放思想,开拓思路,走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的道路,促进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效益转化的宗旨,九三学社青海省委和省盐务管理局在海西州府所在地德令哈市,联合举办了“柴达木盐湖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有以下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16.
青海首家集客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四星级盐湖大洒店 ,10月底在格尔木市落成开张。青海盐湖集团公司投资7000万元兴建的盐湖大洒店 ,占地2300平方米 ,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 ,设计造型新颖独特 ,装饰豪华典雅 ,内设高中档客房、中西餐厅、VIP包厢、健身房、商务中心、会议中心、商场等配套服务设施 ,其功能和设施目前在青海旅店服务行业中是一流的。盐湖大洒店开张 ,为柴达木盐湖资源开发和格尔木市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青海首家四星级酒店在格尔木市开张  相似文献   

17.
<正>亿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导致青藏高原逐渐抬升与形成。在地壳抬升过程中,部分海水留在了一些低洼地带而形成了湖,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之一。据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樊启顺介绍,在距今约15000年的晚冰期时期,茶卡盐湖还是一个淡水湖,随着地壳运动以及气候的不断变化,茶卡盐湖的面积开始慢慢变小,许多盐分沉积在了湖底,形成盐湖。随着时间的推移,湖泊的咸化程度越来越高,再加茶卡盐湖地区半沙漠干旱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就成了今天的茶卡盐湖。与其他盐湖相比,茶卡盐湖是一个固液态共存的卤水湖,盐湖底部有一层厚厚的石盐层,  相似文献   

18.
一、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柴达木盆地在总面积25.66万平方公里区域内,油气、盐湖、有色、非金属等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16.27万亿元,占青海省资源总价值的95%,占全国资源总值的13%。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因其能源和盐湖资源丰富而被国家列为“西部十大矿产资源集集区”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推进柴达木地区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效配置、循环利用和永续利用,青海省政府把柴达木确定为循环经济试验区,并组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国内油气化工、盐湖化工的专家在格尔木市进行实施意见评审.要把柴达木建成全省的循环经济实验区,将为柴达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并举提供政策支持.循环经济是项全新的课题,有待我们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0.
发展盐湖循环经挤.加快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盐湖工业发展模式的改革。是实施盐湖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实践证明.盐湖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盐湖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和前提.是促进盐湖工业与其他相关产业链结合的关健.也是缓解区域资源约束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