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淅琴 《技术经济》2003,22(12):7-9
<正> 一、农村市场现有生产要素分析 1、从土地这一生产要素来看。除非地处城市边缘或其他一些特殊区位,土地对大多数农民而言,是保命的根本,是生存的最低保险,而不是体现“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生产要素”,可以进入市场流转增值,除非有其他确切的生存保障,否则农民是不愿意放弃对土地的基本权利。而土地所能够为农民带来的收益就是土地上所产出的农产品。从土地所提供的产品来看,由于以下原因,它并不能作为农民摆脱贫困的依靠。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2000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了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要求。作为国有农业银行,怎样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抓住重点、搞好服务,提高社会效益和银行效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一、支持市场农业是农村产业结构和信贷结构优化的前提1、市场农业就是效益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有效益的生产过程,都是从市场起步、又以市场为终点的循环过程。也就是说,任何偏离市场方向或违背市场规律的产品,生产得越多损失越大。调整农业结构的最终目的,就是农业生产产品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农产品不仅…  相似文献   

3.
农村青年经纪人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东敏 《江南论坛》2006,(11):28-29
一、农村青年经纪人是农民与市场沟通的桥梁 农村青年经纪人活跃在农产品销售的物流中.将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城镇市场,既满足了城里人的需求,丰富了城市市场,又为农民出售自己的商品,开辟更多渠道;同时,他们还将需求信息、市场价格、生产技术、优良品种带回农村.为农民的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晓勇 《经济问题》2000,(11):57-60
山西应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以启动山西消费需求。山西农村市场具有巨大的容量,有着潜在的购买力,潜藏着广阔的即期与远期的消费需求。相应的开拓思路,首先是提升农村市场的重要性;其次应加快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及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第三加快规范农村市场秩序;第四针对农村情况调整工业品的生产结构;第五切实提高山西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5.
孙学敏  鲁秀梅 《经济师》2000,(11):38-39
工商企业开拓农村市场应从做好市场调研 ,把握农村需求 ;选准目标市场 ,做到有的放矢 ;以需求为导向 ,开发农民需要的产品 ;调整战略 ,打造农村市场营销网络 ;结合农村市场特点 ,开展促销活动 ;加大服务力度 ,以服务促销售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金松青  KlausDeininger 《经济学》2004,3(4):1003-1028
本对中国西南三省的农村土地租赁市场的现状、发展以及土地租赁市场对公平和效益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们发现,土地租赁市场已经成为农户间土地转移的主要形式。无论从发生的频率上或发生转移的土地面积上看,通过土地租赁市场发生的土地转移远比通过行政性土地再调整发生的土地转移重要。虽然土地租赁市场和土地再分配都会将土地向资源禀赋较少的农户转移,但土地租赁市场更能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产品价值链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生产技术、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各国比较优势产品结构的不同,而比较优势产品处于低端的国家获得较少的贸易利益。为了提高对外贸易利益,以低端产品为比较优势的国家应不断提升比较优势产品附加值水平,转变比较优势结构。比较优势结构的变动内生于技术进步和要素禀赋结构的转变,所以应通过加强边干边学、技术创新和对技术扩散的吸收促进技术进步;通过促进资本积累转变要素禀赋结构,特别应注重教育与职业培训,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政府对当前并不具有比较优势但附加值较高的产业进行政策支持,则能够使动态比较优势结构发生逆转,有效促进比较优势产品向高端过渡。  相似文献   

8.
调整优化西部农村产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主要存在农业基础十分脆弱、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市场发育滞后等问题。而不断恶化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偏失的收入结构、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农业投入不足等因素也进一步影响西部农民持续增收。只有以产业集群为依托,调整产业结构,才能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有的商业化小额信贷市场难以满足贫困农户的需要,农户贷款难的关键在于缺乏贷款抵押或担保。因而,应培育专门为农户提供用于农业生产的无抵押小额信贷服务的新型农村小额信贷机构,以弥补商业化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供给不足,为贫困农户和传统种养业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扶持资金,以利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及经济和社会地位,促进农村经营方式变革。  相似文献   

10.
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是由大大小小的地块构成,这种小规模经营方式无法分散技术成本,农户使用技术对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意义不大,因而农户使用技术的动力不足,阻碍了农业科技的运用和推广,并导致农产品商品率低、农民成本观念淡薄,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实行土地规模经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家庭承包经营的弊端,有利于农业科技的使用和推广,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1.
开拓农村市场,是关系到农村流通领域改革与发展,关系到农村稳定、发展和繁荣,关系到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江泽民总书记1998年5月指出:“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好地加快农村市场的开拓步伐。我们有9亿人口的农村,农村是非常广阔的市场。”最近,江总书记又指出:9亿农民,需求很大,而现在我们对农民的需求并不完全了解,农村市场还远未开拓。开拓农村市场,要有适销对路的产品和顺畅的销售渠道,关键是要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他们的购买力,否则他们面对市场上大量商品只能望洋兴叹,农村市场也只是潜在的市场而不是…  相似文献   

12.
赵安顺 《经济师》2000,(11):46-47
文章从我国存在的影响农村需求市场的收入、工农产品比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化服务以及农民的消费观念等实际问题出发 ,分析了农村市场开拓过程中 ,政府、金融、企业、教育部门以及农户应优先考虑的问题。最后 ,提出了农村需求市场开拓过程中应加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山西省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萍  赵月红 《生产力研究》2002,(3):173-174,179
农业结构调整 ,目的是要实现农业生产和市场对接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等依据市场需求决定 ,应把《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规划的八大战略工程推进一步 ,把特色农业工程升格为有机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潜力产品 ,将有机食品作为山西省第十一大类潜力产品。以有机食品的生产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必须以农民为主体 ,各级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角色是为农民发挥主角作用创造宽松的环境 ,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农户做不了、企业做不了、市场也做不了的事情上  相似文献   

14.
培育和发展农村土地市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和发展农用地市场的基本思路是:一级实行“两类土地,两类供给主体”的模式,即耕地的一级市场是农户与农户及其他主体之间的耕地使用权交易行为,非耕地农地资源的供给主体是农村社区集体组织,需求主体包括社区内农户和单位,以及社区外的农户和单位;二级市场要以非耕地农地市场先行发展。农村非农用地要采取“两个区域,两种入市方式”的办法:在城镇、城市规划区和成片开发中、集体土地转为非农地,应当征收为国有;在城市  相似文献   

15.
产业共性技术是一种能够在一个或多个行业中得以广泛应用、处于竞争前阶段的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双重性质,称为"准公共产品"。在共性技术的创新中存在着"市场失灵"现象。首先分析了产业共性技术的特征及"市场失灵"现象的产生;然后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共性技术存在生产和需求的双重外部性,从而导致"市场失灵"现象的产生;最后指出,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和税收优惠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场失灵"现象。  相似文献   

16.
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宇  陈功 《经济与管理》2010,24(4):71-76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收入,金融机构通过资金的支持加快农业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运作,资金的逐利性,必然会放弃投入产出效率较为低下的农业生产。而土地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不仅能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满足农户抵押贷款的需求,而且从长远看,有利于中国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债券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偏低、农地撂荒现象愈发突出。本文结合数理模型讨论了农业服务外包、土地细碎化和农地撂荒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我国9个省区2704份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土地细碎化会加剧农地撂荒的发生率;农业服务外包能够显著抑制农户对农地的撂荒行为;农业外包服务市场的发育能够显著降低因为土地细碎化而引发的农地撂荒的比率。因此,化解农地撂荒问题需要做出多方面努力:通过土地整治与地块互换推进农户土地经营的连片化;鼓励农户尤其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服务外包市场的发育以满足农户对外包服务的需求;合理调整农业布局与规模经营的支持政策,强化农业生产布局的组织化与生产性服务专业化。  相似文献   

18.
1.着眼农村消费市场。企业要开拓新的市场,就必须对当前市场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市场主体当前的需求结构,分析潜在的需求或无形消费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区域差异非常大,因此,市场调研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从消费结构上看,目前农村消费结构不平衡,居民收入的恩格尔系数长期居高不下,1985-1995年一直处于56.33%以上,1996年为55.32%,1997年为55.05%,1998年为53.43%,总体而言,降幅不明显。农村居民用于食品消费支出比重过高,限制其购买力向其他消费品的转移,致使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偏低。1998年农村家电等耐用品普及程度较低,仅为10%。有资料表明,目前农村消费水平只相当于80年代中期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消费断层。从某种意义上讲,庞大的农村市场给有效需求相对过剩的城市工来生产带来了希望。其次,从区域上看,农村市场的复杂与可变源于农村地理位置的分散,居住群落的广杂零散,难以形成需求的集中。同时,由于区域间、区域内各组成部分的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基础设施及政府方针的不同,也造成购买力水平的差异性和多元化。另外,农户的投入和收入来源的不同,引起收入,差异,致使他们的需求的质和量也是不同的。最后,从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上看,由于所处地域的不同,风俗习惯的不同,决定了农民的消费心理、消费偏好以及审美情趣的不同,其需求亦难以把握。但农民传统的消费观念和习惯具有持久性和示范性:即农民的消费观念和习惯在一定时间、空间上将长期存在,消费环境、消费 结构的差别在短期内也不会有较大的变化,他们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其支出具有强烈的现实色彩,消费顺序依次为主要生产需要-建房和教育-耐用消费品,区域范围内消费也存在较浓的从众和攀比心理,群体部落间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是口头传播,一旦企业的产品被居民认可,必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果,引起群体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全面调整 提高农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变财政拿走的多为拿走的少 ,甚至不拿 ;变给的少为给的多 ;还要会给。减少农民、提高农民素质 ,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再造供销社 ,使供销社既能“各自为战” ,又能发挥系统优势 ,成为农村大规模商品流通的组织者。优化和调整品种、品质和产品区域结构以及市场结构 ,使农民能够最大限度地种植养殖质优、价高的作物和动物 ,实现比较利益。在国外 ,我们善于推销技术、产品和设备 ,善于发展农业企业 ,善于发展与国外政府和企业的合作 ;善于技术创新。国家投资建设新兴城镇的公共产品 ;金融贷款 ,支持农民等建立企业 ,容纳农业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20.
毛梅 《经济论坛》2007,(6):119-120
1.农民们缺乏基本的市场经营意识。在土地承包制下,种什么、种多少由农民自己决定。但是,市场经济下这个决定权并不完全在农民手中,很大程度上由市场掌控。农产品具有需求弹性小、季节性强、产品储存期短且储存成本高等特点,因此销售的时效性很强,价格对市场需求的影响较弱。一旦供给过剩将导致价格持续下跌,下跌的价格却不能带来有效需求的增加。因此农村劳动者首先必须掌握基本的市场知识和农产品的市场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农产品特点进行生产决策。其次还必须了解其所服务的目标消费群的需求特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比较优势进行产品项目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