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洪岐  李明 《经济问题》1993,(10):36-39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发挥主导作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最近从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调查来看,普遍侧重经营方式改革,而整个企业制度改革相对滞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进入市场与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生产经营自主决策权、追求最大利润目标行为能力、严格约束机制等微观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2.
魏国辰  单磊 《经济师》1999,(1):24-24,2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供求最显著的变化是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商品竞争日益激烈,经营手段日趋复杂,服务档次越来越高。任何一个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都必须深化企业改革,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改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3.
靳喜运 《经济师》1994,(1):40-41
企业质量管理要适应市场经济需要靳喜运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现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推人市场。《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也明确规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是: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韩国华 《经济师》1993,(9):19-20
<正>颁布和实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搞好大中型企业,增强企业活力的重大举措,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据一些审计机关审计调查反映,《条例》赋予企业的十四项经营自主权尚未完全落实,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迟缓,严重制约企业活力。究其影响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是:出资人的有限责任,法人财产权利,经营的专家管理。这就客观上要求对现有企业的运行体制进行大幅度的的改革,尤其是企业领导体制。一方面,要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推向市场,另一方面企业的资源配置也要推向市场。企业有权选择经营者──企业家,企业家也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因此,要建立起发达、完善、有序的市场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步伐,提高社会经济效率,就必须建立企业家市场。 人是生产资料中最活跃、最积极、并起主导作用的分子。企业家市场的发展,能启动或带动物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市场的拓展和兴旺。实践证明,任何企业的发展、资金的调度、物资的运行、新技术的运用、人才的合理配置、信息的捕捉利用等都要靠企业家们的运筹,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家市场,用市场机制和市  相似文献   

6.
一、工业企业应收账款的成因 工业企业生产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通过销售产品取得货币,从补偿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资,从而使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地顺利进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供求多变,竞争激烈,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胜,越来越重视商业信贷,赊销货物,这样就产生了应收账款。因为,应收账款具体表现为企业的资金在销售过程中被购货单位所占用,如果不能及时收回该项资金,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搞活企业的润滑剂。企业可根据市场的供求情况,合理决定生产和经营。因此,改变价格形成机制,把国营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搞活搞好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生产经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在寻求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同时.也必然要相应地进行更深入的企业制度的改革──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一、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真正的企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国有企业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计划经济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年代里,我国为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曾进行过放权让利的改革,继而又实行过经营承包责任制等的改革,实行两权分离,以推动企业进入市场。这对调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市场供求变化进行经营决策组织生产和稳定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  相似文献   

9.
吴开雅 《经济师》1993,(10):39-41
<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根据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半年内必须把条例赋予企业的14项经营自主权在国有企业中基本落实,年底前争取大部分国有企业都能按照《条例》规定的新机制运行起来。但由于贯彻落实《条例》,并使国有企业的经营结构和运作之道都符合机制转换的要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分步推进以企业经营机制来说,它是由企业内部素质与外部环境对立统一的两方面组成的;在企业内部它又受到企业经营方式、经营组织、经营观念、经营素质等各个环节的多方面制约。因此,如何把握企业经营机制中的动力机制、竞争机制、决策机制、分配机制、生产要素运行机制、组织领导机制、利益机制、自我约束机制、自我调节机制、风险机制、创新机制、抗逆机制等对立统一的多种机制,以及由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就是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的经济,公平是市场有效的前提,多样化是市场存在的基础。市场经济得以存在和发展,其根本基础首先在于分工的普遍化。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即市场主体不管是人还是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产权,有独立的经济利益,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经营即行为主体。市场主要通过如下几种途径配置资源:一是分配收入。二是传递信息。三是刺激生产。四是调节供求。价格协调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机制,同时也保证了市场模式的绝对有效性。人力作为一种资源要素,更适应市场配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内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呈现出少有的繁荣景象,不仅恢复和发展为多层次的商业经济结构,多条流通渠道并存,多种经营方式,而且开展了社会主义商品竞争。这就要求商业部门和企业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在错综复杂的商品供求变化中找出影响商品购销活动的因素,掌握各种商品的经营规律,把市场调查和预测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2.
根据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现代企业会计目标是以提高经营效益目标,以加强内部管理为中心.对企业生产经营流动实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价值管理。这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总会计师在职能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总会计师应适应这种新形势,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真正发挥职能作用。一、适应市场经济,明确工作职能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方式,它的表明形态是商品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货币化和开放化,通过市场供求变化信息、价格波动信息的反馈,相应地调整产业结构,促使把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等资源合理优化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简单的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商品经济、发达的商品经济三个发展阶段的分析,论证了市场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又从增强企业活力、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三个方面,分析了以股份制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市场经济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并且指出,市场经济本身不具有人类生产的社会性质,既可以同资本主义结合,又可以与社会主义结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文章认为,实现股份制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尽快以股份制形式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速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以及转变政府职能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正>三十多年来,乡镇企业的经营实践,使我体会到企业的经营方式,与经济环境及企业的实力是分不开的。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也经历了从产品生产到商品经营到资本经营的转变过程。应该说,从产品生产到商品经营,是企业的第一次飞跃,从商品经营到资本经营,是企业的第二次飞跃。从目前情况看,部分企业缺少第一次飞跃,大部分企业缺少第二次飞跃,因为第二次飞跃难度更大,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但是这次飞跃却是企业实现以产品为中心,质量为中心向效益为中心转移,企业成为现代企业的根本所在。 资本经营是以资本的流动为手段,跨跃产品生产与商品经营阶段,直接以资本的运作赢利,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独立成为赢利单位,企业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企业追求利润的过程中,随着生产要素流动,必定会带来资本的流动,因此资本经营不仅是一种手段,而且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种必然: 1、资本经营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商品经营是一种简单的再生产,走的是先生产,再把产品卖出去的路子,只是“靠力气挣小钱”。在企业有了一定的资本以后,如果还走简单的商品经营之路,那么企业就永远上不了层次,得不到大的发展。企业的扩张必然要  相似文献   

15.
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科技意识淡薄,科技与经济的供求脱节。为此应通过企业技术化和技术企业化的途径,完善技术市场,形成科技经济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正> 市场经济是发展社会生产的有效形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才能有效地展开。因此,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社会的普遍现象。其基本特征是: 第一,自主性。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按照市场经济自主性的要求,参与市场活动的各个企业。市场主体必须是产权关系明确、利益独立的经济单位,具备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包括生产经营决策、投资决策、产品定价、进出口经营、人事劳动、工资奖金分配、生产设备处置、  相似文献   

17.
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八大后,深化能源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已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具有战略意义。这项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按照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坚持市场改革取向,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及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体系,理顺价格关系,健全市场体系,更充分地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有效作用。由于各类产品的生产、供求和市场条件差别较大,这项改革应体现差异性,煤炭、石油、天然气、水以及环境价格改革都应结合各自特点进行分类设计;还必须同时做好顶层设计,并要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价格支持体系,完善价格政策和成本监审机制;同时,应在反垄断、企业改革、法制建设、市场培育和财税协调方面加强配套。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已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经营者有权独立地作出生产经营活动各个方面的决策和进行经营管理。与此相适应,经营者在价格活动中也成为了最重要的价格主体,其由对价格的被动接受到成为主动的价格决策者;由对政府定价的绝对服从到积极参与;由权利少、义务多到享有广泛的权利。这深刻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地位的改变。在《价格法》中,经营者地位的上述变化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科技意识淡薄,科技与经济的供求脱节。为此应通过企业技术和技术企业化的途径,完善技术市场,形成科技经济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 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就是社会生产的运营以市场为转移,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商品供求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者为使其生产出的产品能得到市场实现,就必须依循市场机制进行资源(物力、人力)配置。资源配置一经确定,付之实施,它就作用于整个生产过程。市场机制是通过商品的价格信号显示出来的。价格变化总是由于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数量变化所引起。因而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