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劳动派遣是一种新型的劳动用工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雇佣与使用的分离,被派遣劳动者是用人单位的员工,由用人单位负责招收录用;在用工单位处提供劳动,由用工单位负责管理使用.这必然带来一个问题,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受到伤害,应当由谁承担责任?劳动者对第三方造成伤害,又应当谁来负责?这需要解决劳动派遣关系中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谁是雇主问题,再分析被派遣劳动者在受到伤害或在派遣期间、在工作过程中给第三人造成损害的有关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2.
劳动立法大多是围绕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分配来进行的。在劳动法律关系中,公认的主体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要研究劳动法律关系以及其中权利义务的分配,就必须研究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劳动者、用人单位、由劳动者组成的社会团体(工会)、用人单位组成的社会团体(商会、企业联盟)以及劳动行政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3.
王俊英 《经济论坛》2003,(15):50-51
一、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用人单位劳动规章是用人单位制定并在本单位实施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行为准则。用人单位劳动规章本身不是法律,却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产生法律约束力。那么,用人单位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源自何处?我国《劳动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50条规定:职工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从事劳动,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上述法律规定表明,用人…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它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合同这一法律形式联系在一起,形成劳动关系,并通过劳动合同内容规范和约束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及其劳动行为,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劳动合同变更,但变更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程序进行,且注意做好收集、保留变更手续的书面证据,以有效规避劳动风险,构建和谐稳定的用工环境,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赢。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建立,企业劳动管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合同已成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及明确权利和义务的重要形式,同时劳动合同的解除也越来越成为社会所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企业和劳动者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条件和程序认识的不同,而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结合国企实际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中容易产生的分歧及纠纷问题进行论述,现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的流动,尤其是向竞争企业的流动,引发泄密等侵犯商业秘密的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劳动关系的形成为劳动者接触、知悉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创造了务件,加之商业秘密的价值性、秘密性和人格化特征,伴随人力资源的流动使用人单位防范泄密行为有相当的难度;面对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权与劳动者执业自由权之间的矛盾冲突,明智举措是:着力强化劳动权保障和优化竞业禁止制度;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既有利益矛盾,又为利益依存的共同体,劳动权与商业秘密权保护始终围绕着利益而展开博弈,应充分认识到商业秘密权与劳动权保护存在的冲突,妥善协调好这两种权利保护中的矛盾,充分兼顾、平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利益;为实现商业秘密权充分保护和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的理想目标,必须运用竞业禁止合同合理规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协调的劳动关系是企业稳定、社会和谐的基础。要想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从劳动关系生成的市场环境入手,从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劳动者、用人单位或雇主)的博弈对比力量出发,通过政府(第三方主体)、劳动者、用人单位(或雇主)及工会组织(协调主体)各自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8.
齐香真 《经济经纬》2003,(6):149-151
劳动者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即工资,这是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用人单位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是一种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保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减少劳资矛盾,首行,要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其次,要对劳动者进行普法教育,使他们学会依法维护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第三,要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使其增强执行劳动法的自觉隆;第四,各级劳动部门部门和劳动监察机构要加强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担当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钱卫东 《时代经贸》2014,(6):503-503,505
劳动合同是整个劳动关系的核心。劳动合同法是调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等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供电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用工行为等劳动法律关系也受到劳动合同法的调整。随着劳动合同法的修订,劳动者维权意识日益加强,因而,供电企业面临着劳动用工的法律风险。为此,笔者重点分析劳动合同法修订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应对措施,以防范和降低供电企业用工法律风险,促进供电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企业内部劳动规则俗称厂规厂法,在用人单位内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颁布实行的<劳动合同法>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特别是对规章制度的内容、制定程序、异议程序及告知程序做了明确规定.本文从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基本涵义入手,分析了劳动规则的性质和合法要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企业如何依法制定健全的企业内部劳动规则和如何防范相关风险.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因其偏向于劳动者的立法本意造成用人单位在管理上非常被动,迫使用人单位对自己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大篇幅的修订,同时也促使用人单位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但用人单位在修订规章制度时都遇到了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双重劳动关系下劳动者对应着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用人单位,实践中对是否每个用人单位都应当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时由哪个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以及与工伤无关的其他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等问题依然不甚明了,双重劳动关系下用人单位逃避缴纳工伤保险费、拒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以及用人单位之间相互推诿责任的情形不胜枚举,极大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亟待规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劳资矛盾的增多,劳动争议在所难免。争议的产生有企业、劳动者的原因,也有体制方面的原因。有效发挥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试图在分析现行体制弊端的基础上,对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刘廷华 《经济论坛》2011,(5):222-224
由于劳资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利益进行倾斜保护,服务期制度就是这种倾斜保护的典型安排。但是,在该制度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博弈结果完全有违立法初衷,对劳动者的就业权造成重大损害,尤其是减少了缺乏专业技能型劳动者的就业机会。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应允许在服务期协议中约定较高的违约赔偿。  相似文献   

15.
冯丽 《大陆桥视野》2012,(14):75-75,77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定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成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它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签订劳动合同是国家法律的强制要求,是明确劳动关系的基本前提,没有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是脆弱的,是经不起风浪考验的,一旦发生劳务纠纷,非常不利于问题解决。农民工也是劳动者,应该享有与城镇劳动者相等的权益,可是实践中,用人单位真正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实例寥寥无几,这就使农民工在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缺乏有利证据,不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是最为普遍的两类用人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既可以建立劳动关系,又可以建立劳务关系.两者都是以人的劳动为给付标的的合同.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都表现为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支付劳动报酬.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对这两类关系的区别做出明确规定,理论界也存在不同的声音,致使实践中认定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执法标准不一,但在企业用工管理中必须明确这两者的关系,从而维护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劳动者制度安排周天勇劳动行为决定劳动效率,而劳动效率又影响到一定的产出水平和增长速度下的资源消耗水平。劳动行为除了受市场制度的影响外,还受到非市场制度安排的影响,它们包括劳动者制度、用人单位劳动制度、劳动者行为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8.
虚化的劳动关系是一种不规范的劳动关系。它的存在不仅损害了劳动者合法权益,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而且干扰了国家对劳动用工的宏观调控。因此,我们必须从劳动关系的内容和形式入手,充实虚化的劳动关系,协调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国家三方利益。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劳动法的主要功能在于通过保障弱者的基本生存利益以维护社会公正,通过国家强制性立法保障劳工的人身健康与安全。尽管在立法层面我国劳动安全基准法已经比较完善,然而执法却面临巨大的困境。以煤矿安全基准法的立法体系与执法为视角,我们可以发现政府、资方与劳动者各自的法律处境与行为动因复杂,政府职能的改进是提高劳动法执法效力的重要前提。短期来看,可以通过加强劳动监察的独立性、平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力量等途径改善劳动法的执法状况。  相似文献   

20.
阮玲娜 《时代经贸》2008,6(10):119-120
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合法使用劳动者的重要标准之一。我院从2002年开始的对非在编职工进行社会保险推广,针对复杂的人员结构情况,我们采取了分批次参加,从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政策,并适当加以人性化对待的方式。至2008年初已达到对非在编职工的社会保险普及。但目前社保的监管力度不够,和异地参保政策的不统一仍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带来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