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在经济领域改革的"石头"已经搬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差不多都是"顽石"深圳仍然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前,深圳企业港资台资多,"三水一补"企业多,真正创业能发展起来的本土企业很少。  相似文献   

2.
美国通用电气总裁韦尔奇改变公司的行事习惯,用了10年的时间,他称之为“文化革命”。企业习惯的养成与孩童习惯的养成有相像的地方。最近看到一篇报道,说的是一位中学生的习惯及其改进的事情,有点儿像企业的“文化革命”,很有感触。我们知道,现在中国城市的家庭多  相似文献   

3.
马斐 《企业文化》2009,(2):75-76
在媒体、大企业工作了不少年,自己开公司转眼也5年了,有很多人常常问“老板为何开我?”这个话题最近去企业培训时不断有朋友问起,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  相似文献   

4.
企业垮台一定是突然之间 差不多九年前,我偶然从《财富》杂志看到一个忠告,“成功是失败之母”。这些年来,我一直把这个封面的照片摆在我的办公桌上,我觉得它对激励我有非常大的作用。封面上面有一句话,“企业为什么失败”。下边也有句话,  相似文献   

5.
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最近指出,目前国有企业的最大问题是“一窝蜂”。这个意见值得广大企业认真思考。在生产建设方面,“一窝蜂”现象很普遍。一些企业往往是一听说那样好,也不做深入的调查分析,便“一窝蜂”去搞。从早几年“引进生产线热”、“保健品热”、“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到近些年的“大商厦热”、“汽车热”、“VCD热”和“新增长点热”等等,无一不是“一窝蜂”的表现。这当中以“VCD热”发展最为迅猛,1994年国内VCD生产企业只有安徽万燕和深圳先科两家,产量才几万台;而到今年,生产企业已达230多家,产量将突破1000万台。VCD生产如此一哄而起,连不少外国人都为之咋舌。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日本心理专家认为,调整不良情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发泄。日本很多企业里,都有专门的“发泄屋”,里面放着不同大小和音质的鼓,情绪不好的员工可以到那里随意敲击,发泄情绪。为了方便员工“喊出烦恼”,日本还设计出了一款“情绪排毒产品”,名为“叫壶”。它的大小和普通花瓶差不多,人们可以对着它大喊大叫。  相似文献   

7.
陈曦  邓攀 《中国企业家》2014,(12):43-45
矗立在街头巷尾的自动售货机,体型笨重看似前景黯淡,但一群互联网人在用020改变它。“友宝是我投资的所有企业里规模最大的一家,我们用三年时间千了别人差不多十年的事。”  相似文献   

8.
中国有句古话:“命轻鸿毛,责重泰山!”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责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企业责任研究在现代企业理论中的地位,历来与企业目的和企业权力研究的地位相当。人们通常的理解是,企业权力是实现企业目的的“双手”,企业责任则是实现目的的“双腿”。不负责任的企业,在实现企业目的的道路上,要么不能动弹,要么会走错方向。这些年来,理论界研究企业权力的热情颇高,先是大讲“搞活放权”,后来又是“明晰产权”,最近热点又转到“保护私有产权”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 最近,为了探讨国营大中型企业如何引进“三资”企业机制问题,我们对无锡、苏州、南通、上海等四市的13个“三资”企业进行了调查。这些企业大多数与日本、美国、瑞士、英国等经济发达国家进行合资、合作,其中有5个企业有外方经理直接参与企业日常管理,而所有企业都参照国外管理模式和结合本企业实际需要,采用了接近国外管理模式的新管理体制。因此,这些“三资”企业的管理既吸  相似文献   

10.
“股权继承”问题的两个“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仓事件发生后,中国民企的“股权继承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最近,本刊就此对部分“中国民营500强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数据中的两个“0”颇为耐人寻味 第一个“0”出现在“您是否已对自己在公司中的股权继承问题预作安排”  相似文献   

11.
江苏大圣集团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只有40万元总资产的农垦小纺织企业。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纺,织,染和成衣多功能生产能力,总资产22亿元,年创利千万元,产品远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型企业。经过31年的风雨历程,集团在人均收入年年递增的情况下,无一年出现亏损,企业年年盈利。最近,盐城市人民政府把这一现象称为“大圣现象”,并于近日在该企业召开了“学大圣,调结构,建设纺织强市研讨会”。这一举措,引起了许多企业,尤其是纺织企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高级白领在最近两年纷纷“逃离外企”,转而投向以前并不看好的国内企业的情况,并不少见。或许再过几年,“外企人”这一特定时期的封号,就被人们“相忘于江湖”了呢!  相似文献   

13.
最近有位朋友告诉笔这样一件事:在他下属的一个小企业里,有一个年仅20多岁的财会人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共挪用了70多万元公款购买“福利彩票”,近日因“东窗事发”而被司法机关列为案件之一,目前此案正在调查、审理之中。但其父母却为了帮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企业文化在中国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有统计显示,我国出版的企业文化书籍在数量上超过了西方国家企业文化书籍的总和。从事企业文化咨询的机构和人士,也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在管理学院或商学院里.差不多每个教授在授课中都会提到企业文化,并且各有各的说法。在企业界.几乎没有哪个企业管理者不知道“企业文化”的.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民营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一些认识偏差。现在有些民营企业对一线职工薪酬的计算、发放仍采用计件的方式,而对管理岗位的员工则采用简单的职位级别,上班打卡,造成业绩“差不多”,报酬“大锅饭”的状况。究其原因,是企业缺少完备的的绩效考核体系,无法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说明谁的工作干的好。  相似文献   

16.
一谈到企业诊断,人们就会认为企业诊断就是企业咨询,两者没有多大的区别。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认识?这里面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引进企业诊断时,曾经使用过“企业诊断”这一词汇,但是,考虑到国有企业不承认本企业有病,使用“企业诊断”一词,可能会使国有企业难以接受;二是认为日本的“企业诊断”,最初也是从美国引入的,而且与“企业咨询”从概念上也没有什  相似文献   

17.
最近笔者去广东和深圳参观了6家企业,它们都通过了ISO9000认证。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ISO9000认证通过的企业应该怎么办?我们曾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并和这6家企业分别讨论过,深得他们的支持与赞同,故在此提出来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ISO9000认证通过标志着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现在全国ISO9000认证通过的企业已超过一千家,成绩巨大,可喜可贺。但是ISO9000O认证通过绝不意味着这些企业的质量管理搞得差不多了,而只是  相似文献   

18.
自从有了铁路,就有无限的想象和故事。铁路一次次提速,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但是我们很少想到在铁路上的人们,他们大部分工作在大大小小的站段。在那种点多、线长的“分散型”企业里,人们更加需要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共同的价值观的支撑。把“分散型”企业凝聚  相似文献   

19.
时值新春,企业“招工难”的报道不时出现在报端。最近有媒体报道:“春运结束了,东莞有百万人至今未归。‘民工荒’让东莞很多企业老板成了‘热锅上的蚂蚁’。”福建泉州一家制鞋企业因为招不到足够的工人而无法正常生产。然而,我国著名制鞋企业康奈集团在开春招工中,短短十天时间就吸引了1200多名各类英才自愿加盟。其中,河南省夏邑县某职业中专的一个班35名毕业生在该校老师的带领下,全部加盟康奈,让人暗暗称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作为商品促销的重要措施,已被我国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所重视。本文就企业如何编制广告费预算提出个人一些看法。一、以竞争对策法确定广告费预算的下限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要尽量使自己的广告能够跟竞争对手的广告有差不多的份量,否则,生意就有可能被别人抢走。为此,企业要对竞争者在什么地方做多少广告加以注意和搜集,以其广告费的多少作为本企业广告费预算的下限。如果本企业与竞争对手的规模不同,则要研究对手的哪些广告形式最有力量,采取“以巧破千斤”的办法或开辟新的宣传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