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及世界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差距。为了参与世界经济竞争,我国正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而“走出去”,从宏观上看,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是:扩大出口;技术创新;促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开发、利用国际资源。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外直接投资和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及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不相称。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界认为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其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吸收国外直接投资量有一定关系。根据(世界经济)杂志社1999年的统计资料,主要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入额与流出额之间的比率为1:4.49,即在引进1个单位直接投资的同时,向外直接投资4.49个单位。发展中国家该比例为1:0.47,而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比例仅为1:0.09,这不仅与发达国家而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相差甚远。我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七,也是世界上吸收外资数量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鉴于此,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比例理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实际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趋势,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企业间工资差距存在动态非线性影响,其影响趋势取决于OFDI母公司与其他企业对外来技术的吸收能力。在实证层面,基于2002-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的合并数据,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验证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间工资差距存在动态非线性影响的理论假设。研究还发现:在对外直接投资一年后,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间的工资差距并没有造成影响;在对外直接投资三年后,工资差距在显著扩大;在对外直接投资五年后,国内工资差距虽仍在扩大,但其扩大速度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4.
贺宁华 《商业时代》2012,(27):43-44
我国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增长势头强劲,海外投资规模的急剧扩大,其中彰显的突出问题是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战略规划的缺失,最终导致的是"中国威胁论"和海外直接投资收益率较低,因此制定海外直接投资战略规划意义重大,主要包括: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分析国内产业的实际状况,制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规划;根据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制定区位选择规划;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制定海外投资时间规划,以及企业微观规划与整体规划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陈玮  孙黎黎 《商场现代化》2006,(15):124-125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也将“走出去”,逐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政府和企业的相关人员更为清醒全面地认识问题,改善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引导紧缺资金合理高效外流,提高海外企业经营效率,使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够辐射到国内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使我国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参与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上升到了一个新阶段。作为“走出去”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仍集中在资源开发领域,缺乏统一的国家协调和管理人才,应进一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加强对外经济合作,使对外直接投资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和最新的微观个体数据相匹配,并利用差异检验、分位数回归等方法,从劳动合同的新视角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高、低技能组的组间工资差距和组内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临时合同工人工资水平的提高,且提升作用大于固定合同工人;对外直接投资在扩大高、低技能组间工资差距的同时也缩小了组内工资差距,即具有"组间扩大,组内收敛"的极化效应;对外直接投资对低技能组组内工资差距的缩小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低技能组中低收入群体的临时合同工人工资水平实现的.研究结论为客观评估对外直接投资对居民收入极化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来自转型发展中国家的证据,对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8.
王珊珊  张琛 《商》2014,(52):95-96
本文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从特点,原因和趋势这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在把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和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的基础上,把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由此看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势必将进一步加快,规模将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迅猛发展,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说,缺乏对外投资的总体发展战略,缺乏核心技术,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健全和符合国际化要求的跨国管理人才的缺乏,已经影响到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国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忽视直接投资与规避贸易壁垒的弊端,缺乏大型的对外直接投资项目。借助互补关系与行业可替代关系,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可推动我国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的融合发展,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提高对外直接投资质量,推动我国跨国公司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郑展鹏 《商》2013,(18):63-64
2003年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到2011年已成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第六大经济体,初步奠定了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大国的国际地位。与发展中经济体相比,我国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前列,但与全球主要投资大国美国、英国及日本相比,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还存在较大差距,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实现从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向对外直接投资强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导致近期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呈现明显下滑趋势,然而数据显示中国近期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出现大幅增长。其逆势上升的原因可能包括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区位受危机影响较小、人民币升值与外汇储备缩水带来的动力与压力、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国际能源价格的相对低位、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等。鉴于世界经济从危机中逐渐恢复以及中国政府与企业扩大直接投资动机的持续性,近年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能迎来更大的增长,但其产业与区位分布的发展方向应得到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前正面临金融危机导致的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学理论和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实践证明,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减小贸易差额从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本文认为,当前中国在贸易顺差增长趋势、顺差调节效果、产出和出口的世界地位、货币升值趋势、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趋势等方面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具有较高相似性,货币环境和经济基本面则更为优越,存在通过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应对贸易保护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是我国短期和中期内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投资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着投资总额少,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对外投资行业和区位分布不合理,产业层次较低等问题.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应选择合理的区域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投资行业的转型,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规模经营战略和品牌战略,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85-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和服务贸易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服务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都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对外直接投资对服务进口的拉动效应要大于服务出口,因而对外直接投资的净效应是服务贸易的逆差扩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本文运用最新的经济统计数据,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此分析判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结果表明:一方面,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相吻合;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实际情况与理论预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发展势头一直强劲.却也存在缺乏清晰明确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投资存在盲目性;对外直接投资结构不尽合理;投资规模小,经济效益偏低;缺乏高素质专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不科学;政府部门对企业跨国经营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现有企业制度不合理等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必须提高对我国当前对外直接投资重要性的认识;注重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战略的制定,做好投资区域与产业的选择;努力扩大境外直接投资企业的规模:加强企业管理大力培养跨国经营人才;改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采取多元化的投资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全方位筹措投资资本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中国政府通过加快推动企业对外投资便利化,不断完善对外投资政策,鼓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去”,使得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显著扩大。可以预见,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地推进,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将会迈得更快,中国在世界直接投资格局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本文运用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市场竞争、资源不足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是促使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并对这些动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  相似文献   

20.
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极不相称。结合这一实际情况,通过对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适用性的分析研究,探索了适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理论依据,指出了这些理论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启示、指导作用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