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培凤 《活力》2005,(12):135-135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故意或者过失地违反先合同义务,造成对方当事人信赖利益的损失时,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是民事责任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将通过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的比较分析说明缔约过失责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缔约过程中,因一方或双方的缔约过失行为,致相对方损害,该损害中哪些应该得到法律的救济,首先应明确缔约过失责任的保护对象,然后根据该保护对象的特点,结合侵害的可能程度及受侵害利益的性质等因素,从而确定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缔约过失责任赔偿的范围一般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间接损失较难判断,尤其是对于"丧失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机会"应严格把握,并个案考察后具体确认.  相似文献   

3.
郭献芳 《基建优化》2001,22(4):13-14
本文介绍了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交易方过错、交易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以及因此给对方造成损失或损害。总结了在招标投标过程中缔约过失行为表现,提出了在招标投标中规避缔约过失责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合同当事人为了订立合同,双方之间频繁接触。形成一定信赖关系,但因一方的过错往往会使合同不成立,使另一方遭受损失,这时。就产生了缔约过失责任的承担。所谓缔约过失责任,我国《合同法》第42条规定,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诚实信用的原则,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时承担的民事责任。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根本区别是缔约过失责任产生和存在于合同订立阶段,只有在合同未成立或者虽然已经成立,但因为不符合法定的生效要件而被确认为无效或被撤销时,缔约人才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若合同已经有效成立,则因一方当事人的过失而致他方损害,就不应适用缔约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5.
郑铭 《企业导报》2014,(11):104-105
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介于违约与侵权责任的责任制度,它的理论基础是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缔约签订后,若一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致使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造成对方利益损失,则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是在传统民法理论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它既增加了交易的安全性,又强化了合同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缔约过失责任相关法律体系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同所有法律体系一样,缔约过失责任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文以我国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问题为出发点,对我国目前缔约过失责任法律体系进行全面的剖析,并对其中某些突出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高贤杰 《活力》2004,(4):128-128
如何正确缔结合同避免因缔约过失造成损失是当今理论界和实践中所面临的一个问题,笔者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教学过程中接触的大量有关合同纠纷的案件及任教体会,对缔约过失责任有关法律问题做些粗浅讨论。  相似文献   

7.
缔约过失责任实质是一种违约责任;其理论最早是由德国法学家耶林首创,其构成要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缔约当事人违反险合同义务;缔约相对人受到损失;违反先合同义务的一方有过错;过错与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结合我国的立法实践,由于《合同法》对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及责任方式的规定略显宽泛,实践中缺乏一定操作性,导致法院、仲裁在判案裁决中不好把握尺度;学术界也存在颇多的理论争议。  相似文献   

8.
陈洪波  赵磊 《价值工程》2010,29(7):213-213
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特殊责任制度,我国合同法对此作了规定。但理论界争议较大,实践中也产生了一些歧义。本文从缔约过失责任构成的要件以及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进行阐述,明确了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并对我国的相关立法提出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9.
缔约过失责任是我国《合同法》规定的一项独立的民事责任,它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了民法公正、公平的崇高精神。本文从缔约过失责任的涵义、法律特征,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范围,缔约过失责任的承担方式等方面作了探讨,对完善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缔约过失责任是1861年德国法学家耶林提出的特殊责任制度,其理论和时间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缔约过失责任在实践中的争议也很大,本文是从缔约过失责任的产生历史及其产生的法律基础出发来对这一制度做出探讨,以便在实践中能够对我国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完善做出自己的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一般民事合同签订前的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前的磋商阶段故意或过失违反了先合同义务,使另一方遭受损失时.依法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缔约过失责任的确立,依据的是我国合同法规定的诚信原则。合同双方当事人进入缔约程序后,均应依照诚信原则的要求.尽到诚实,善意、通知,协助和保护的义务.否则,即有可能造成另一方当事人的损失。如果当事人在没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遭受损害.则既无  相似文献   

12.
缔约过失责任是1861年德国法学家耶林提出的一种特殊责任制度,冲击了“无契约即无责任、无侵权即无责任”的传统观念。本论文将对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特征、性质、法律基础、构成要件、赔偿范围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实现对缔约过失责任理论和制度有更深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是民事责任制度中一个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探讨了合同法中缔约过失责任的产生、特点、构成要件和责任承担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缔约过失责任存在于契约法之中,但与传统的契约责任判然有别,它不依赖于当事人所缔结的契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本文从回顾缔约过失责任理论的历史开始,简述了我国有关缔约过失责任的立法,分析其理论基础,研讨其构成要件,并对我国的相关立法进行评介并提出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5.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是我国民事责任形式制度的重要一部分,但是《合同法》并未对缔约过失责任中的损害赔偿范围进行明确规定,存在一定的立法不足。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具体讨论我国缔约过失责任损害赔偿范围的厘定,保证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权益,以求完善我国立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6.
刘睿博 《活力》2006,(3):149-1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于1999年10月1日颁布施行,缔约过失责任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在该法第四十二条。德国学者耶林于1861年提出缔约过失责任理论,我国这次《合同法》对其进行详细的规定。本文仅对缔约过失责任的产生和发展、概念、理论基础、构成要件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并分析了与其他相关法律关系区别。另对于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提出一点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42条以及有关的民事立法,所谓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故意或者过失地违反先合同义务,造成对方当事人信赖利益的损失时,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是民事责任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缔约过失责任理论的创立  相似文献   

18.
刘惠民 《活力》2010,(12):58-58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 缔约过失责任理论基础探究的是该理论的请求权基础。以此确定权利保护的合理性.对此.在学界主要形成了侵权行为说、法律行为说、法律规定说和诚信原则说等主要学说。以上学说各有其特点,对于完善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99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首次纳入合同管理的范畴,但由于理论争议较大,这一制度在实践中容易产生歧异。本文从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特征着手,阐述其构成要件,并对其适用类型、赔偿范围作了一定的探讨,从而揭示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确立对缔约行为的重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理论基础,学说和判例曾经有过许多主张,其中诚信原则说更为充分与贴切。我国确立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具有促进交易安全和效率、完善债法体系、维护受害人的利益等方面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