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是两篇重要的历史文献 ,但发表的时代背景不同 ,其立足点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有所不同。后者揭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带有全局性和规律性的问题 ,是对前者的理论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如何继承与创新,多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争而未果,现在也无绝对权威的定论和成功的实践范例.文章站在宏观的高度,从中国画的意境和气韵方面对这门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的传统艺术如何进行继承与创新作了有益的探索.对志存高远的画家在文、史、艺、时、政、态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这是一个中国画家要在继承与创新中有所作为的必备修养.  相似文献   

3.
继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当前的中国实践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点:将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是发展中国文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联系最紧密的结合点。从传统节日的视觉设计入手,使传统节日焕发新的活力,这不仅是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中国设计民族化、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传统节日视觉设计的内涵和应用,提出了传统节日视觉设计的继承和传统节日视觉形象设计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资源性作用,继承和弘扬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容与精华。作者认为,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和方克立先生所倡导的“综合创新”文化观对于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即一方面要系统总结和认真阐发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充分发掘传统和谐文化所蕴含的现代价值,同时汲取西方“和谐”思想的有益成分;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赋予传统“和谐”思想以崭新的时代内容,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对接,创造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6.
上海,是我的故乡,我出生在这里,也成长在这里.和许许多多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人一样,我热爱这座城市.和很多不曾离开过这座城市的上海人不一样的是,在我的青春岁月到中年长达21年的时间里,我又生活在中国的西南山乡,故而命运使得我有充分的时间来把上海和中国的内地相比较.这一比较,使得我可以用一种山里人的目光来观照上海。  相似文献   

7.
辽代陶瓷是在继承中原地区新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陶瓷,独树一帜,在我国陶瓷史占上有很重要的地位。辽代陶瓷的种类、样式、烧制方法使其成为我国古代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只有对辽代陶瓷的制作工艺、釉色、彩绘内容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仿辽瓷作品,为传承辽瓷文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和文化的特性入手,论述了经济全球化并不等于文化的全球化,应当在体现本土性的同时,借鉴和移植域外法文化,实现我国传统法文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李明 《企业家天地》2008,(5):149-149
一、继承的基本态度、整体性和一贯性 其一,继承的基本态度,也就是说我们站在什么立场上对待继承。我们不能搞所谓批判式的继承。这种态度不仪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实践上也是十分有害的。从理论上看,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批判式的继承足指新事物对旧事物的质的否定。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传统优势和基本工作方法,在新形势下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思潮,只有继承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才能克服当前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坚定不移地高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凝聚力量胜利前进。  相似文献   

11.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面临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日本近代文学在借鉴西方文学的同时,没有丢弃自己的文化传统,把握住了对立统一的分寸。明治初期的写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砚友社文学等努力向西方文学看齐,使日本文学西方化,进而与传统文学背离。明治中后期的自然主义文学等在批判传统的同时伴随着选择传统,最终走向了回归传统。明治末期和大正时期的唯美派、白桦派、新思潮派文学等走了一条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怎样正确对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遗产,科学地看待中西文化的关系,自近代以来一直是人们探讨的一大课题;应从总体上认识和分析中西文化的异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吸收西方先进文明,扬长避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3.
产生于封建社会缝隙之中的现代城市 欧洲的封建主义与东方的封建主义根本区别在于实行封土一采邑制,这决定了西方封建主义的特点与走向。  相似文献   

14.
企业发展存在文化差异愈来愈成为无可争议的命题。然而,东西方文化差异究竟怎样影响企业行为,则是需要更加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课题.其研究价值不仅有利于探索与解读东西方文化差异,而且有利于促进企业理性选择东西方文化交融发展的路径。在探究东西方文化共性的基础上,从创新、风险、用人、学习和政治情商等五个视角进行比较,有助于明晰文化借鉴、交融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子商务在各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加深了业已存在的"东西部数字鸿沟",加剧了地区间的差距,引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发展电子商务,既是缩小地区间差距的基本途径,也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西部地区应正确认识电子商务的本质及其发展效应,着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化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代时期,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近代西方物质文明,推动了近代西方政治文明,促进了近代西方精神文明。从科学技术与近代西方文明的相互关系中,可以总结出许多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7.
东西部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前30年内地和西部地区的重点建设重视了区域平衡发展但损失了经济效率;改革开放后20年东部沿海地区的重点发展重视了经济效率但损失了区域平衡,这两个时期都没有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世纪末开始施行的西部大开发揭开了西部地区再一次重点建设的序幕。这次区域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客观上要求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从经济体制、经济实力和国内外环境来看,也基本上具备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但从西部大开发实施情况来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仍需进一步加快,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开放开发的力度应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讨论了关于城市化的三个问题。(1)从工业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城乡结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国际比较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城市化水平,提出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50%的判断。作者认为,我国不存在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2)提出从人口密度、城市密度、城乡人口结构三个方面观察城市化现象从而得出东西部城市化存在较大差异的见解。认为,从效率更高并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合的要求出发,西部城市化宜采取大城市与城市圈结合的战略。(3)中国的城市化也要走一条非均衡协调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地区联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是中央为提高全国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作出的战略决策。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作为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只有通过与西部地区有效地合作,才能在促进和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使自身经济再迈上一个台阶,从而实现东西部地区的联动发展。本首先分析了东西部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接着论述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领域和重点,最后提出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和联动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东、西部旅游发展差距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根据历史统计数据对东、西部之间的旅游发展差距进行分析,对东、西部旅游发展形成差距的原因进行评述,认为西部大开发是缩小我国旅游发展东西差距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