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08年12月31日召开的2009年北京市粮食流通会议上获悉,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范同内经济衰退影响,国际国内粮食市场形势愈显复杂,北京市将采取四项措施完善调控粮油市场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政府调控能力,全力保障首都粮食安全,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初,国务院决定率先在浙江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这标 志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保证改革成功,达到预期目的,浙江必须 结合省情粮情实际,配套措施要跟上。   一、加快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培育粮食市场机制   粮食市场是政府调控的依托,搞活流通的载体。走粮食购销市场化路子,最重要的 是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调节省内粮食供求,建立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由多元化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竞争的粮食市场 体系。近几年浙江粮食市场活跃, 2000年从…  相似文献   

3.
北京是特大型粮食销区,80%的粮源需从外埠调入,对粮食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近年来,北京市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取得很大进展,市场功能充分发挥,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市场信息检测体系逐步完善.进一步加强北京市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对充分发挥粮食市场在组织粮食流通、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粮价、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8年我国粮食生产获得了连续第5个丰收年,总产达到5250亿公斤,比2007年增长4.7%.由于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综合影响,2008年我国粮食收购、销售价格出现了新的格局,呈现错综复杂的波动局面.但是.在国家及时出台一系列强有力调控措施下,总体来讲还是基本稳定的.从2008年我国粮食市场变化及国际市场粮食供求状况看,2009年粮食市场价格趋势在2008年基础上将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5.
《粮食问题研究》2007,(4):42-42
粮食安全系数:是指粮食库存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例.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为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实施的粮食价格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6.
向艾  刘颖 《南方农村》2011,27(4):42-46
通过对结构主义理论和现有文献的研究与分析,本文提出粮食储备调控政策的理论模型,运用Eviews软件时理论模型采用阿尔蒙多项式变换法和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修正.并用修正后的模型模拟粮食市场价格、储备变动量、粮食生产价格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为我国粮食储备规模变动对其价格调控的影响分析模型。得出结论:粮食储备变动量对当期粮食价格以及未来一期的粮食价格均有影响,且对未来一期粮食价格的影响要大于对当期粮价的影响。政府如果通过粮食库存改变市场的供求状况来调控当期或未来一期的粮食市场价格.以此熨平价格波动幅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1 行政首长负责,加强宏观调控1.1 强化粮食生产和流通行政首长负责制 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中央与地方政府粮食事权、财权分开后,地方政府对粮食工作的责任加重了。地方政府必须对粮食生产和流通全面负责,切实加强领导,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进程。在管理方式上,要由过去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以政策、法规和信息引导为主,建立粮食市场调控机制,保证粮食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8.
省级储备粮承储企业是江苏省粮食流通的骨干企业,是政府调控粮食市场、实现“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的骨干力量。这些企业的粮食库存实不实、存储的粮食质量好不好、能否有效执行政府调控的意图直接关系到粮食市场的稳定,影响到政府调控的效力。日前,江苏省粮食局组织力量,对这些企业开展了专项突击检查。  相似文献   

9.
健全粮情监测预警体系是实施“粮安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粮食市场调控能力,确保粮食市场稳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正>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这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的开始。自此,我国进入了供求决定粮价、市场配置粮源的新时期。为了在粮食供求发生重大变化时保证市场供应、保护农民利益,政府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对粮食市场实行了宏观调控。目前,除了粮食进出口调控机制以外,政府还握有"三大法宝",即粮食最低收购价、粮食临时收储计划以及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这些政策是怎样演变的?对粮食市场调控的效果如何?为此,笔者赴四川省开展专题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国发[1994]31号《粮食风险基金实施意见》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粮食风险基金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平抑粮食市场价格,补贴部分吃返销粮农民因粮食销价提高而增加的开支,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维护粮食正常流通秩序,实施经济调控的专项资金。这是我国针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而建立的第一个专项宏观调控基金。粮食风险基金的用途主要有:用于国家储备粮油、国家专项储备粮食的利息、费用支出和在特殊情况下需动用中央储备粮调节粮食市场价格时所需的开支,用于地方政府为平抑粮食市场价格吞吐粮食发生的利息…  相似文献   

12.
随着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储备粮成了政府调控粮食市场不可或缺的手段.而储备粮轮换作为粮食储备过程的中心环节,在优化储备粮品质、实现“两个确保”中的作用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综合分析2001年我国粮食供求关系、有关政策、宏观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对2001年下半年我国粮食市场价格走势,可望出现:价格将有所上升,但上升的幅度不会很大,地区差价、时间差价及品质差价将有所拉大,粮食市场购销趋于活跃.  相似文献   

14.
粮食风险基金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平抑粮食市场价格,维护正常流通秩序,实施经济调控的专项基金,它主要通过利益分配,实现粮食安全和粮食市场稳定两大目标。从200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粮食风险基金直补”改革,通过实施由间接补贴转向对粮食种植进行财政直接补贴,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5.
粮食风险基金是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专项资金。自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建立以来,粮食风险基金在有效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粮食安全和粮食市场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粮食风险基金包干政策实行以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亟待加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东南沿海八省市放开粮食市场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粮食市场带来的影响,粮食顺价销售越来越困难。如何搞活粮食企业经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通过调研,笔者认为粮食代购业务是现实粮食市场放开情况下,粮食企业搞好经营、增强竞争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3月17日至18日,全国粮食调控与统计工作会议在福建福州召开。会议认为,当前粮食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市场影响日益加深,国内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收储压力加大,消化库存任务艰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促改革、谋创新、求突破,牢牢掌握粮食调控工作的主动权。会议要求全国粮食调控战线不断  相似文献   

18.
董全海等同志著《中国的粮食市场:波动与调控》已由中国物价出版社于2000年12月出版。这是一部研究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新作。之所以称其为新作,是因为:  相似文献   

19.
粮食调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近远期粮食供需的有效平衡,而从消费、流通、生产等环节而对粮食市场实施影响的政治经济活动过程或系统,其实质是根据现有粮食供需状况与事先确定的发展目标,输入某种信号和能量,以引起某种粮食市场结构新状态,即通过影响市场供求的因素而间接地发挥作用。对于粮食调控来说,政策的力量毕竟是一种需通过较高素质的微观基础而发生作用的外部力量。为此粮食调调的成效依赖于以下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一是市场上能出现一些有利于粮食调控的信号与能量;二是现代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或农户能对调整信号与能量做出积极反应,产生良好效果。与安全调控相联系的微观基础,就是指经济主体(企业或农户)对调整信号所作反应的强弱,也可以把它理解为由一个个企业素质为基础所形成的产业素质。影响微观基础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产业制度或企业制度。由于在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基本制度是财产约束硬化的产业制度,一般企业都具有安全获取最大盈利的强烈欲望与相应能力,因此西方国家的粮食调控理论都有一个基本的假定——企业对调控信号愿意并能够做出反应。中国粮食调控经历了一个由市场一计划一市场化改革取向的发展过程。在总结建国初期我国调控粮食经验时,往往忽略了使正确调控措施发挥作用的市场条件,及其以此为基本背景的私营粮商、农户的作用。其实,正是这些私营粮商与农户有独立进行判断与采取行为的动力与能力,以及很好地从利益最大化角度对国家粮食调控影响下的市场价格进行积极反应等才使解放初期中国粮食调控产生了相应的良好效果。而以后为什么调控的效果不明显或调控的成本效率较低,很重要的原因是粮食企业与农户不具有建国初期私营粮商与农户的灵活机制。它使我们真切地明白了一个道理与事实:不以微观基础强化作为前提的粮食调控目标是难以实现的,不以微观基础强化作为改革取向的粮食调控成效是难以提高的。基于我国目前这样的一个内外环境条件,应该注重强化以平等合格的粮食流通主体为其基本表现的微观基础建设,它主要包括培育平等合格的粮食市场主体与加强粮农的社会组织化程度等;必须强化以体现国内外粮食供求变化为其基本特点的期现货粮食市场体系建设;致力于以弥补市场缺陷为其主要内容的政府职能转变,主要包括提高粮食调控有关机构之间的协调效率、规范粮食市场竞争环境与宏观调控依据、积极支持以强化各级粮食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发挥的组织体系建设与完善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变革,粮食购销已全面走向市场,粮食流通环境明显改善,粮食流通速度明显加快,市场调控粮食供求能力显著提高,粮食仓储企业都已成为粮食市场竞争的主体。而随着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一个顺应市场需求、大规模、多功能、高效益的新兴产业——现代粮食物流产业应运而生,粮食物流已成为粮食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