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论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的冲突与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敏耕 《市场论坛》2007,(10):85-86
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都受到宪法的认可和保护.舆论监督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一种基本形式,而司法独立是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一项基本原则.在现代社会,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是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司法权独立行使的原则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斥舆论监督对司法权的影响,由此导致二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解决这种冲突的关键是,要规范舆论监督权和司法权的行使,使它们在各自合理的限度内发挥彼此促进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余甜甜 《商》2014,(45):200-200
在我国法制建设中,司法独立原则的地住不可动摇。同时舆论监督作为法律赋予民众的一项权利,其合理行使也是必要的。因此,在司法独立原则与舆论监督权利相互碰撞时,怎样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冲突是我国法制建设需要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司法独立和新闻舆论监督是民主国家不可缺失的重要制度安排,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对立矛盾性。本文分析了两者的对立矛盾性关系,进而探讨司法独立与新闻舆论监督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武昕睿 《商》2012,(22):124-124
公众舆论影响司法公正的问题由来已久,本文通过探讨国外不同做法,以期能为实现我国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之间的平衡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新闻舆论对热点案件的报道和评论逐渐增多,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也备受关注。新闻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逐渐凸显,运用得当能够有效防范与纠正冤假错案、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运用不当则有可能干扰司法独立、损害司法权威。为了实现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平衡协调、和谐共存,应当规范新闻媒体监督行为,提升监督司法的工作水平;健全司法制度,注重司法公开并妥善处理投诉;完善新闻立法,明确规定新闻舆论监督的范围和方式。  相似文献   

6.
李艳东 《致富时代》2011,(3):202-202
网络舆论对司法活动进行监督作为法律监督的一种,对实现司法公平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网络舆论往往会“越界”,对司法活动进行着不合理的干预。因此,要正视网络舆论监督司法活动的现象,合理规制网络舆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以寻求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陈亚男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294-295
近年来,公众舆论在维护个体权利,揭露事实真相,表达民情民意,监督司法机关公正执法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也出现了舆论影响司法审判等负面影响。舆论监督是公众表达自由的宪法权利,而审判权独立也同样在宪法中予以规定。舆论自由与司法独立在维护人权和社会公正上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然而两者却存在着张性。司法独立让位于舆论审判并非常态,应当加快相关司法制度的建设和舆论媒体监督的立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公众舆论在维护个体权利,揭露事实真相,表达民情民意,监督司法机关公正执法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也出现了舆论影响司法审判等负面影响。舆论监督是公众表达自由的宪法权利,而审判权独立也同样在宪法中予以规定。舆论自由与司法独立在维护人权和社会公正上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然而两者却存在着张性。司法独立让住于舆论审判并非常态,应当加快相关司法制度的建设和舆论媒体监督的立法。  相似文献   

9.
在司法实践中,舆论力量可以对司法审判进行有效监督,但是,有时在媒体和网络片面或模糊的报道下,社会舆论很容易偏激地倒向司法审判中的某一方,舆论的压力甚至它的反客为主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司法独立判案,这会对司法实践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公信力产生不良影响。我国应从司法、媒体以及相互关系三个层面入手,既要保障落实舆论监督的理智,司法又要认真听取各媒体正确的意见,而不要屈从与舆论监督,实行真正的司法独立,规避“舆论审判”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曾妍 《现代商业》2007,(27):283-284
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首要前提,然而,媒体监督对司法独立具有天然的侵犯性,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界定司法、司法独立和媒体监督的含义和外延,深刻论述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在法律规定和现行体制下的矛盾,提出解决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矛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曾妍 《现代商业》2007,(33):283-284
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首要前提,然而,媒体监督对司法独立具有天然的侵犯性,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界定司法、司法独立和媒体监督的含义和外延,深刻论述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在法律规定和现行体制下的矛盾,提出解决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矛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商》2016,(11)
依法治国作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性目标,标志着全面依法治国被推向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建立完备的司法制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司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是正义的守护者。要想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法制建设要求我们建立司法独立制度,司法独立之都在我国还属于初探阶段,尚未形成系统性制度。本文通过对司法独立制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革完善的途径。另外,本文的司法独立专指人民法院的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媒体与司法之间的应然态势是相容性和冲突性并存,中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两者具有天然的契合性,而媒体与司法的冲突也日益凸显。如何实现媒体监督对司法独立、公开和公正的保障作用,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厘清媒体与司法的关系,以达成媒体与司法良性互动的合理构建。  相似文献   

14.
司法独立是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更是我国法治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我国目前的司法独立现状却亟需改观。从司法独立的涵义着手,通过分析阻碍我国司法独立的因素,对症下药,提出解决途径,为实现司法公正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司法独立原则的内涵问题上,司法独立的主体历来是法学界存在较大争议的一个问题。我国司法独立的主体应当指由国家赋予其独立地位和权力,所进行的司法活动不受任何干涉的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具体来讲就是指人民法院和法官。  相似文献   

16.
任兰 《消费导刊》2011,(7):124-125
舆论监督与司法都以实现社会公正为价值目标,司法追求法律的公正,舆论监督追求道德的公正。由于在规范标准、实现过程上的差异,舆论与司法在对公正的理解上时常发生碰撞。要使舆论监督与司法要通过体制的完善走向共赢,需要界定传播媒介的地位、权利与义务;明确舆论监督权与公正审判权协调的制度空间;改革司法,减少司法公正对外部因素的依赖。  相似文献   

17.
司法独立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西方国家已经将司法独立明确规定为宪法原则。司法之所以要独立,是市场经济规律上的反映,是法治的逻辑必然,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司法只有独立才能防止来自外界的不当干扰,从而保证司法裁判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满足社会成员对效益的需求。要实现建立法治社会,依法治国的伟大目标,就离不开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司法理论和实践中,对居于法院核心地位的审委会制度一直存在两个认识误区,它们都关系到我国司法独立性问题,必须予以澄清。其实,我国审委会制度的存在并没有影响到法官独立审判人格和法官对案件的决定权,审委会制度特别是审委会对案件的最终决定权与司法独立不存在必然冲突;而审委会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则严重影响了法官的独立和司法公正,其不应当在审委会制度中确立,其中可引入法官不当行为惩戒制度和法官全面评议制度,以保证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9.
吴玉环 《消费导刊》2013,(4):168-168
2009年后,微博平台成为公民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而在近两年,“微博反腐”现象也愈演愈烈,某种程度上,这是《宪法》41条所保障的公民监督权利在网络上的实现,也是对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功能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0.
鲍永梅 《中国报业》2023,(5):151-153
新媒体迅速发展,媒介环境逐渐变化,这让新媒体逐渐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传统媒体在此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为提升舆论监督效果,有必要在新媒体语境下整合各种舆论监督力量,实现舆论监督资源、人力的合理分配,以此来为做好舆论监督奠定基础。文章就新媒体语境下舆论监督发展特点、做好舆论监督途径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