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2003—2010年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对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科技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和环境保护支出五类非经济性公共物品支出需求函数进行了估计,实证检验了与公共支出需求相关的因素。结果显示:非经济性公共物品需求与人均收入、人口规模和城市化率正相关;在温饱问题解决后,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即使居民的税收负担有所上升,居民对教育、医疗和科技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失业率的上升会减少居民对教育、科技和医疗的需求,但会增加对社会保障的需求;环境保护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可能有助于缓解环境保护支出与需求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通过对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特点的考察,探索了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产业结构根源。文章首先回顾了关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内在关系的若干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其次对我国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基于统计数据的考察,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现有产业结构下流动性过剩的生成机理,进而论证了要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必须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这一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群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群城市间产业分工也处于持续不断的形成与演进当中.文章以中国11个国家级城市群1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城市群产业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此过程中是否发挥了中介效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群内部所形成的中心城市集聚发展服务业、外围城市发展制造业的产业分工格局,对城市群整体、中心城市、外围城市的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中介机制来看,城市群产业分工可以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带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基于城市群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总量的提升,更体现在结构的优化.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群内部产业分工体系,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并行推进,助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在其著作《国富论》中,第一次进行了关于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讨论,他认为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之于经济增长是有促进作用的.从此之后,各个国家的经济学家不遗余力地进行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一时之间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理论成为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阐释经济之所以增长的理论在不断进化中,这段演进历史,也是经济学家不断寻找经济增长源泉,以及对经济增长路径分析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比较与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济增长理论从古典理论发展到今天的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这其中不仅体现了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源泉的不同理解,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的不断发展。笔者认为,不论是观点和思想的变化,还是方法和工具的进步,都是经济增长理论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因此,本文对于经济增长理论的综述将同时关注来自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劳动剩余、分工演进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视作是一个劳动剩余逐渐消减的过程,但是人们对于劳动剩余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传统的劳动剩余理论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将劳动剩余看成是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则从劳动分工的角度出发将劳动剩余视为经济发展的促进力量。我们利用了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提出了有关劳动剩余经济的几个命题,揭示了劳动剩余对分工演进和经济发展的两种均衡,解释了其决定性的因素是交易效率和对土地的依附程度。我国改革以来的经济格局在一定意义上支持了本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理论演进与经济增长模型浅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十分强调物质资本的作用,这种对资本积累作用的强调,形成了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资本决定论”;新古典经济增长强调了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相对于单纯强调资本作用的“唯资本论”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进步;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就是一个以知识积累为基础,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演进和制度变迁等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社会过程,并分别从技术变化、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变迁、分工演进的角度,提出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型,使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和方向发生了转移。 相似文献
9.
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关注资源配置的新古典经济学那里 ,分工问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这主要是因为新古典经济学以分工既定为前提 ,而且它的完全理性及完全信息的框架也无法分析分工这一制度范畴 ,这也决定了新古典经济学无法合理地解释经济的增长问题。相反地 ,只有在有限理性和有限信息的分析框架下 ,我们才能透析专业化分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它通过促进行为人所掌握的理性知识水平及信息量的提高 ,进而带来其生产能力的提高 ,从而实现经济的增长与进步。新增长理论是对上述思想的模型化表述 ,它所设定的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是其整个理论分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两部门增长模型,通过参数化和数值模拟估算了我国税收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及公共资本拥挤性、资本利用效率和外部性对税收政策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降低资本所得税更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改善;基于福利最大化视角,应对劳动进行补贴,对资本减税;公共资本拥挤性强化了资本所得税的减税效应,但不利于福利水平改善,对劳动所得税减税效应影响不大;公共部门资本生产效率和公共资本外部性对减税政策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equality and Growth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e present a model that links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economic growth with the division of wealth in society. When capital market imperfections restrict the access of poor households to capital, the division of wealth affects individual incentives to invest in specialization. In turn, the division of labor determines the dynamics of the wealth distribution. A highly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of wealth leads to a low degree of specialization, low productivity, and low wages. In that case workers are unable to accumulate enough wealth to invest in specialization. Hence, in a highly unequal society, there is a vicious cycle in which the degree of specialization, productivity and wages stay low, weal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stays high and the economy stagnates. By contrast, greater equality increases investment in specialization and leads to a greater division of labor and higher long ru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2.
劳动分工、交易效率与产业集群演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文章运用古典经济学与新兴古典经济学思想,考察了劳动分工、交易效率与产业集群演进的互动关系,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杨小凯的基于专业化经济的劳动分工模型进行了拓展和深化,以便对产业集群的演进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支持了文章的观点。因此,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当前,政府更为紧迫的是要注重产业集群软环境的建设,以此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交易作为人类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日益增大,相应地带来了交易费用理论的蓬勃发展,但传统交易费用理论的许多不足严重制约了它在经济分析中的有效应用,其中主要的两点不足表现在:一是交易费用的概念过于庞杂、笼统;二是交易费用的概念更多地是被应用于企业理论的研究之中,应用于经济结构变迁、长期经济增长等宏观理论领域的研究较少.从分工演进的角度较为明确地提出了交易效率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求交易效率影响分工演进所带来的经济结构变迁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4.
15.
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中国的社会分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分工在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慢慢变革着生产关系,产生了许多深层次问题。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唯物辩证地阐述了分工的产生、运动及消灭的运动规律,为我们认识、分析及解决当前的社会分工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以农业发展缓慢、农民负担沉重、农村社会问题突出为主要表象的“三农”问题,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农村公共品供给不力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这就要求我们从公共财政学的角度科学地安排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进行农村财政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专用性公共品与企业性质:一种新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企业观,即企业是为获取专用性公共品帕累托最优解的经济组织.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公共品和私人物品.受成本约束,政府通常只会提供通用性公共品,专用于企业的公共品通常只能由企业自身来提供.但是当收益不能在各合约当事人之间作线性分配时,由各合约当事人自主提供公共品会严格劣于帕累托最优量.政府提供的公共品与企业自身提供的专用性公共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替代性.模型证明,随着政府提供的公共品增加,当合作收益较大时,会导致企业规模趋于扩大;当合作收益较小时,企业规模趋于缩小,市场分工趋于发达.文章还对企业专用性公共品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区域分工与合作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将明显加速,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竞争更加激烈,交流更加频繁,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进程加快。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融合愈发紧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国际分工与区域分工格局的冲击也越来越明显,中国未来区域分工合作的趋势将发生新的变化。在新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也就要求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促进中国区域分工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