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发展对外投资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新常态下江苏省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在促进江苏经济增长的同时,是否也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总体、分行业、分地区对江苏省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江苏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建议,以更好地发挥其对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服务国内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山东、江苏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其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2008—2017年山东省17地市、江苏省13地市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对两省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总体区域间差异进行衡量,并针对对外直接投资差异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源成本、研发水平和金融发展规模对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不显著;人力资源成本、出口贸易对江苏省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显著,研发水平、工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以及金融发展规模影响不显著,分析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作为外向型经济起步较早并发展充分的发达地区,江苏的境外投资近年来取得了迅猛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但江苏对外投资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长期形成的贸易优势对对外投资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企业缺乏国际化经营经验,对海外风险认识不足,对外投资的自发性导致整体投资布局纷乱无序、政府方面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支持体系尚不完善等。要提升江苏对外投资的规模和质量就必须更新对外开放观念、加强对对外投资的规划和引导、促进海外集聚区建设,加大对于对外投资企业的金融、保险、人才、信息等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得到了快速发展,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入手,阐述了现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并据此分析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王媛 《江苏商论》2014,(9):34-36
在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ODI)过程中,合理选择投资区位是关键问题,关系到对外投资活动是否成功。目前基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基于国家层面,而本文以江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江苏ODI区位选择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江苏ODI区位选择存在的问题,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各因素对江苏ODI区位选择的影响,并提出优化江苏ODI区位选择的对策,为江苏省ODI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了母国的要素需求结构,从而影响了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收入差距。本文从直接效应、逆向技术溢出和结构调整三个方面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部门内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结合中国2003—2014年31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缩小了收入差距,但在不同的时间区段对外直接投资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低技术部门及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缩小了收入差距,高技术部门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了收入差距,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收入差距没有明显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缩小了收入差距,而结构调整扩大了收入差距。本文的结论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和收入差距调节政策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基于中国快速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背景下,分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对母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利用微观企业数据及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为克服样本选择和内生性,采用了倾向匹配得分和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为技术创新带来积极影响,其中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给企业带来的作用最为显著,以资源寻求的对外投资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趋势,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企业间工资差距存在动态非线性影响,其影响趋势取决于OFDI母公司与其他企业对外来技术的吸收能力。在实证层面,基于2002-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的合并数据,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验证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间工资差距存在动态非线性影响的理论假设。研究还发现:在对外直接投资一年后,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间的工资差距并没有造成影响;在对外直接投资三年后,工资差距在显著扩大;在对外直接投资五年后,国内工资差距虽仍在扩大,但其扩大速度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07—2014年中国对62个代表性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从投资动机的视角分析了营商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营商环境总体上对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正向影响;当出于不同的投资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东道国的营商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各异;出于市场、自然资源寻求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东道国的营商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负相关关系;而出于劳动力、战略资产寻求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东道国的营商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正相关关系。本文考察营商环境的具体方面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发现开办企业、建筑许可等5个方面有利于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信贷则起到负向作用,而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和登记财产则不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在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急剧上升,对中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研究,为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基础。本文依照邓宁的理论将中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分为市场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资源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和政策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四种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加入利润和效率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得出我国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市场导向型和资源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为主,应该逐步向技术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85-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和服务贸易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服务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都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对外直接投资对服务进口的拉动效应要大于服务出口,因而对外直接投资的净效应是服务贸易的逆差扩大。  相似文献   

12.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已构成我国外经贸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将逐步影响国内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本文研究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影响,首先通过理论机理将影响过程分解为资金转移途径和生产转移途径,并表明资金转移途径将挤出国内投资,且这种效应的强弱取决于金融发展程度;生产转移途径的影响则取决于投资动机,横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挤出了国内投资,而纵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则促进了国内投资。进一步地,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总体上能促进国内投资,金融发展则在促进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更为深入地发现较小规模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会挤出国内投资,较大规模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才能促进国内投资,这是因为生产转移的正向效应只有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显现。  相似文献   

13.
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母国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利用计量经济模型,揭示了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研究了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与巨大潜力,提出了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走高,但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却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市20032009年的面板数据,探讨影响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差异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从全国层面总的数据看,制度因素和金融发展对我国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的影响;从地区内部层面来看,制度对东部地区省市的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受制度的影响;金融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显著,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建清 《商业时代》2004,(35):61-62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的影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母国经济效应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曹瑞耘 《现代商业》2013,(30):157-158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母国的技术进步的影响逐渐的凸显。本文利用1991—2010年期间的统计数据研究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与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与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应该优化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和行业分布,以获得更显著的技术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观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利用2007~2011年中国在61个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并结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从东道国的公共治理水平的视角分析了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针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企对外直接投资力度越来越大,不同国家(地区)的劳动力数量和工资水平因素对投资的影响越来越凸显。为了考察东道国劳动力数量和工资水平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影响,选取2001~2012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的84国家(地区)的数据。运用条件logit模型分析了东道国劳动力数量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上的作用,以及东道国工资水平因素对东道国劳动力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两者关系的影响。计量结果发现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富有劳动力的国家,并且东道国工资水平对东道国劳动力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两者关系具有反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影响的基本理论。然后,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国际收支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之上,采集1983年-2004年数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国际收支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显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由于规模较小等方面原因,对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影响不大,对金融账户影响不稳定,与国际收支余额不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投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入手,阐述了现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并因此来分析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