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分立是指一个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分立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其中,原企业解散,分立出的各方分别设立为新的企业,为新设分立(也称解散分立);原企业存续,而其一部分分出设立为一个或数个新的企业,为派生分立(也称存续分立)。分立前企业的债权和债务,  相似文献   

2.
江希和 《财会学习》2006,(11):61-63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9号)的规定,企业分立指的是被分立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资产分离转让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现存或新设的企业,为其股东换取分立企业的股权或其他资产.企业分立有存续分立和新设分立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企业合并就是被合并企业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转让给另一家现存或新设企业,实现两个以上企业依法合并。企业分立就是被分立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资产分离转让给两家以上现存或新设的企业。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合并分立在所难免,做好其间的所得税征管工作是完善市场经济、确保国家税收稳定增长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税收     
国家税务总局:明确企业免征契税优惠 8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明确,全资子公司取得母公司划转的房屋,以及企业合并、分立后其存续的土地、房屋权属,均可以免征契税。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方面解释,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依据法律规定、合同约定,合并改建为一个企业.且原投资主体存续的,对其合并后的企业承受原合并各方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企业依照法律规定、合同约定分设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投资主体相同的企业,对派生方、新设方承受原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不征收契税。  相似文献   

5.
马静 《财会学习》2015,(17):150-151
企业分立是指企业将自身的全部资产或者部分资产转让注册新成立的企业,分立企业的股东换取该分立企业的股权或者非股权支付,从而实现企业的合法分立。在企业分立过程中必然会牵扯到税务的缴纳问题。本文主要详细论述了在企业分离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对企业分立时的涉税风险提供有效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希和 《财会学习》2006,(12):58-60
国税发[2000]119号文(即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将企业合并定义为:……被合并企业(指一家或多家不需要经过法律清算程序而解散的企业)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转让给另一家现存或新设企业(以下简称合并企业),为其股东换取合并企业的股权或其他财产,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依法合并.可见,企业合并实质上是被合并企业将整体资产的产权转让给合并企业,或被合并企业股东以放弃被合并企业股权为代价获得合并企业的股权,其合并的方式有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因此,企业合并的所得税处理实际上主要是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被合并企业资产转移是否作为销售处理;二是合并企业对收到的资产的计税成本确定;三是被合并企业的股东权益的转换或转让是否计税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蔚  高新华 《新金融》1994,(9):35-37
所谓企业重组,一般是指一个或多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经营目标,而发生的合资、合作、入股、兼并、转让、分立、改组、改造等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变化。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要素:一是企业法人发生变化,即出现原有法人的变更或者在法人数量上发生变化;二是实现资产转移,即企业资产通过多种形式与原企业法人分离。 企业重组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组合的一种基本形式,但因企业重组而造成银行贷款“悬空”的问题屡有发生,应引起我国银行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企业分立的基本类型 所得税法上的企业分立的定义来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按其规定:分立,是指一家企业(被分立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资产分离转让给现存或新设企业(分立企业),被分立企业股东换取分立企业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实现企业的依法分立.被分立企业失去的是标的资产,标的资产的接受者是分立企业.被分立企业本身不会获得转让资产标的的对价,标的资产对价的接受者是被分立企业的股东.被分立企业可以继续存在,也可以不再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9.
高金平 《中国税务》2009,(10):37-39
分立,是指一家企业(以下称为被分立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资产分离转让给现存或新设的企业(以下称为分立企业),被分立企业股东换取分立企业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实现企业的依法分立。  相似文献   

10.
一、企业分立应进行所得税处理的纳税人分立是企业重组的重要形式之一。所谓企业分立,是指一家企业(被分立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资产分离转让给现存或新设的企业(分立企业),被分立企业股东换取分立企业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实现企业的依法分立。无论哪种形式的分立,都需要从被分立企业分割财产到分立企业,被分割的财产不仅会引起被分立企业、分立企业净资产的变化,也会引起被分立企业股东权益发生变化。因此,企业分立的所得税处理涉及被分立企业、分立企业以及被分立企业股东三方。  相似文献   

11.
《会计师》2015,(6)
<正>财税[201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西藏、宁夏、青海省(自治区)国家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国发[2014]14号),现将企业在改制重组过程中涉及的土地增值税政策通知如下: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非公司制企业整体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对改建前的企业将国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变更到改建后的企业,暂不征土地增值税。本通知所称整体改建是指不改变原企业的投资主体,并承继原企业权利、义务的行为。二、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且原企业投资主体存续的,对原企业将国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  相似文献   

12.
企业重组,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法律结构或经济结构重大改变的交易,其中包括合并和分立两种企业重组形式.企业合并或分立业务中必然发生企业资产权属的转移或变更,也必然发生企业所得税纳税事项的承继问题.尤其是亏损结转和税收优惠两大税收属性的承继问题最引起重组各方关注.笔者将企业合并和分立重组业务中的纳税事项承继归纳为两类,具体分析了两类纳税事项承继问题的,最后详细解读了企业合并和分立中如何承继亏损结转和税收优惠两类纳税事项,以供纳税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明 《税收征纳》2010,(5):34-35,40
企业分立,是指一家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资产分离转让给现存或新设的企业,被分立企业股东换取分立企业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实现企业的依法分立。《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将分立业务的所得税处理按照一般重组和特殊重组区别对待,一方面对有合理商业目的的重组予以支持,同时对以分立方式利用税收优惠等避税行为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4.
郭安清 《会计师》2011,(7):23-24
<正>一、企业分立的定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以下简称"通知")对企业分立重新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指一家企业(以下称为被分立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资产分离转让给现存或新设的企业(以下称为分立企业),被分立企业股东换取分立企业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实现企业的依法分立。笔者认为,上述定义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勇 《财政监督》2004,(6):60-61
一、企业改制重组中逃债的主要情形分析1、利用破产方式逃废债务。破产制度是调节和处置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非正常状态下的清偿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制度。一些企业却利用《破产法》逃废债务,侵害了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如有的企业在改制中,将同一行业或者不同行业的若干企业合并为总公司,把原企业的有效资产划转到总公司,而金融机构的债务继续留在原企业,然后对原企业实施破产,或者以一个  相似文献   

16.
企业合并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通常是一个企业取得对另外一个或多个企业的控制权.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合并交易.本文试图探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按公允价值对被收购方个别报表的调整,被收购方溢价部分资产变现后的账务处理方法,以及特殊合并事项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企业改制过程中悬空银行债权的主要表现形式。“金蝉脱壳”、“母体裂变”,悬空银行债权。一些企业在保留原企业牌子的同时,以划小核算单位为名,将企业资产分割组建成一个或若干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使这些新实体只接受原企业的资产,不承担原企业债务,使原企业名存实亡,拖欠的贷款和利息则由名存实亡的母体企业承担,而新成立的实体则另起炉灶,重新选择银行开户,故意割断与原债权银行关系,从而达到逃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会财会》2004,(4):60-6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企业改制的指示精神,规范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税收政策,现就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企业主管部门批准改制的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涉及的印花税政策通知如下:一、关于资金帐簿的印花税(一)实行公司制改造的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成立的新企业(重新办理法人登记的),其新启用的资金帐簿记载的资金或因企业建立资本纽带关系而增加的资金,凡原已贴花的部分可不再贴花,未贴花的部分和以后新增加的资金按规定贴花。公司制改造包括国有企业依《公司法》整体改造成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企业通过增资扩股或者转让部分产权,实现他人对企…  相似文献   

19.
高金平 《中国税务》2013,(11):51-53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以下简称《通知》)从业务实质上对公司分立进行定义:分立是指一家企业(以下称被分立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资产分离转让给现存或新设的企业(以下称分立企业),被分立企业股东换取分立企业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实现企业的依法分立。《通知》对分立业务的所得税处理区分不同条件分别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和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一方面对有合理商业目的的重组予以支持,同时对以分立方式利用亏损、税收优惠等避税行为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20.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独立的企业的联合,或者一个企业通过购买权益性证券、资产、签订协议,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另一个或几个企业控制权的行为。目前我国合并会计的发展还相当滞后,理论上和实务上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本文拟只对企业合并日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采用的合并方法,即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进行阐述,分析各自的特点,比较使用两种方法对财务报告的影响,以期对会计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