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一、德国重视发展生物柴油产业1.发展现状为了减少汽车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和汽车燃料对石油的过度依赖,德国政府非常重视生态燃料的发展。为适应市场推广使用生态燃料的需要,德国不断提高这种生态燃料的产能。近几年作为可再生燃料重要成分的生物柴油发展之迅速远远超出人们预测,  相似文献   

2.
拉美许多国家已经把发展生物能源视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和参与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要机遇。这其中既有委内瑞拉这样的石油出口大国,也有依赖能源进口的国家,如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等。巴西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生物能源的开发,是世界上最早强制性规定在汽车燃料中添加一定比例乙醇的国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据外报报道,泰国科学技术和环境部、泰国国家石油公司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最近签署了合作研究开发生物乙醇燃料用于柴油车的谅解备忘录。根据协议,三方将在为期一年的计划中研究柴油机使用的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性能。 业界人士指出,这项研究所得出的结果将对在常规和用涡轮给发动机增压的柴油机中使用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提供充分的数据。  目前,泰国国家石油公司加油站提供的乙醇-汽油混合燃料(10%乙醇和90%的汽油)已经被市场接受。泰国与福特公司联合研究柴油—乙醇混合燃料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信息》2004,(20):33-33
石油是国民经济的血液,车用汽油是最重要的石油产品之一,而加油站则是成品油销售的主要渠道和利润体现者。由于近年来汽车消费的逐渐升温,车用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其质量状况日益引起消费者关心;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加强,欧Ⅱ、欧Ⅲ排放标准的实施,对车用汽油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快讯》2009,(30):30-30
埃森克美孚3亿美元投资水藻炼油 石油巨头埃森克美孚公司7月14日宣称,将投入3亿美元用于生物燃料的研发,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对生物燃料的最大投入,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可能会再追加3亿美元。这块“大馅饼”砸中的是美国合成基因公司。美国颇具传奇色彩的生物学家和创业家克雷格·文特尔是美国合成基因公司的共同创立者,但这笔钱并不是砸向某个人,而是水藻。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7,(12):40-40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暨“钓鱼台峰会”上,国务院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特别强调指出,中国发展燃料乙醇应重点推进“非粮”原料,推进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的产业化发展。国务院文件中明确规定,要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盲目发展和出口。所以中国发展燃料乙醇,粮食不是方向。  相似文献   

7.
生物液体燃料的现状与我国的相关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宏伟 《科学决策》2006,(11):17-19
生物液体燃料是指通过生物资源生产的燃料乙醇和好基础,依靠我国生物质资源优势,发展生物液生物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国际上,生物液体燃料发展已有成功的经验,我国燃料乙醇发展也有良体燃料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部分替代石油运输燃料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李裕 《首都经济》2006,(4):11-11
分析师表示,受石油价格猛涨和对替代燃料渴求的推动,一种制造超清洁燃料的新方法正面临快速增长,它能让汽车使用天然气以代替石油。  相似文献   

9.
为鼓励和引导新能源汽车发展,近年来美国政府出台了诸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有效激励下,美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推广走在世界前列,尤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相关技术水平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本文对美国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所谓液体生物燃料,简而言之,就是以动、植物为来源的液体燃料。目前,世界范围内产业化运作的液体生物燃料主要包括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是以可持续生产供应的植物油脂(如豆油、菜籽油)或动物油脂为原料制取的脂肪酸甲醋。生物柴油既能经济有效地将太阳能经植物的光合作用转换为动态能源,供柴油发动机的车辆应用,又是可再生和具有生物可分解性的植物油脂加工油品。乙醇(又称为酒精),是以玉米、小麦、薯类、糖蜜或植物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成。乙醇既是一种能源,又是一种良好的汽油增氧剂和高辛烷值调和组分。将乙醇进一步脱水再经过不同形式的变性处理后成为变性燃料乙醇。燃料乙醇加入汽油中作为品质改善剂,混和为乙醇汽油,能显著降低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净化空气的功效。目前,一些国家将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来用。  相似文献   

11.
生物燃料可否应用于航空? 10月28日,中国国航、中国石油、中国航油及美国波音、霍尼韦尔UOP、普惠公司等多家中美多家企业巨头在北京首都机场举办航空生物燃料试飞计划,给出了明确的答案:YES!喝惯了石油的飞机,要由荤转素,换个口味了。  相似文献   

12.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周刊》2009,(30):30-30
埃森克美孚3亿美元投资水藻炼油 石油巨头埃森克美孚公司7月14日宣称,将投入3亿美元用于生物燃料的研发,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对生物燃料的最大投入,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可能会再追加3亿美元。这块“大馅饼”砸中的是美国合成基因公司。美国颇具传奇色彩的生物学家和创业家克雷格·文特尔是美国合成基因公司的共同创立者,但这笔钱并不是砸向某个人,而是水藻。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科学院石化合成研究所与有机化学研究所的专家共同研制出一种新装置,这种装置将使油气田不再燃烧伴生气,直接把它变成便宜的高辛烷值汽油,既能避免环境污染和浪费资源,又能节省巨额资金。石油和天燃气开采部门再也不用到数千公里以外运燃料而在矿井旁就有燃料。新装置将把开采过程中燃烧的废气变成高质量的汽油。专家们估计,这种汽油的成本低于现在的汽车燃油,而生态性能更是无与伦比。为了提高辛烷值,普通汽油中要添加苯化合物,而用废气制成的汽油则不含这种有害物质。俄罗斯科学家的这一发明对全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地球的石油…  相似文献   

14.
《调查研究报告》2007,(245):1-13
伴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以及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替代燃料、生物燃料、燃气汽车也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热点。天然气汽车是目前在局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地区)具有推广价值的低污染汽车,尤其适合于城市公共交通和出租汽车使用。国际上车用乙醇汽油的生产和使用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美国和巴西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车用乙醇汽油生产和消费国。  相似文献   

15.
科技进展     
东南亚国家积极利用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在东南亚国家正快速成为发电用的燃料,丰富的天然气储量为这一地区提供了一种能够替代石油和煤炭的清洁而又本土化的能源选择。在世界一些地区正在重新考虑以核电作为清洁和高效电力的同时,东南亚国家正积极利用天然气发电。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CSFB)最近发表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目前在东南亚国家中,泰国发电能力的72%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而在马来西亚这一比例为67%。尽管马来西亚和泰国正在计划建造新的煤炭发电厂,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使燃料来源多样化。泰国国家电力公司的一…  相似文献   

16.
节能巴士     
使用洁净能源是当今的趋势,许多汽车已经使用了天然气,英国的公交车现在已经开始用上了生物燃料。名为“BIO—BUS”的公交车是以生物甲烷气体作为燃料。该公交车使用的生物甲烷气体是人类日常厨余垃圾和排泄物通过厌氧消化而获得。  相似文献   

17.
《调查研究报告》2006,(169):3-9,F0004
发展节能环保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先进柴油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都应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情景分析表明,高速情景下2020年当年发展节能环保汽车能够节省3991万吨原油.节油量相当于当年我国石油总需求的8.9%,汽车用油的14.3%,石油进口的16.0%,节油效果非常显著。另外,在高速情景下发展节能环保汽车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50万吨,相当子将当年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削减10%。  相似文献   

18.
人们都知道 ,素有“工业的血液”之称的石油 ,是人类重要的燃料来源和工业原料。然而 ,石油究竟有多少用途 ,就不一定都能说得清楚了。从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 ,叫原油。原油一般不能直接使用。人们掌握加工原油的方法 ,认识石油的秘密 ,曾经历了由浅入深 ,由少用到多用的三个阶段。在公元 3~ 4世纪 ,我国玉门一带就有人用石油来点灯。直到 174 5年以后 ,人们才懂得用加热分馏的方法 ,从石油中蒸馏制取煤油。用煤油点灯 ,比用石油明亮得多 ,既少黑烟 ,又无怪味。于是 ,人们开采石油仅仅局限于提炼煤油供照明用。这是人们利用石油的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产业》2006,(9):25-25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日前在全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后15年,我国在生物质能方面将重点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生物液体燃料、沼气及沼气发电和生物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四大领域,开拓发展农村新型产业,为农村提供高效清洁的生活燃料,并为替代石油开辟新的渠道。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气汽车在我国悄然兴起一项有利于环保节能的新兴产业———天然气汽车,正在我国悄然兴起。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天然气汽车3000余辆,加气站44座,每年可替代汽油4.5万吨,节约燃料费用3000多万元。80年代中期石油系统率先在国内进行天然气汽车试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